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今天分析《知否》裡面張棪琰扮演的康姨媽,康姨媽出身於蘭溪王家,父親是三朝元老,一代帝師,即使死後牌位也被供奉在名臣閣裡。她出身顯赫,長相美麗,言語伶俐,氣質高貴,從小受盡了父母寵愛。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小說裡康姨媽小時候父母外放為官,她的妹妹王若弗四五歲時只能跟著自己的叔叔,哥哥老實木訥,寄住成大學士門下讀書,只有康姨媽一個人在父母膝下,備受寵愛,正是因為獨自一個人吃獨食慣了的。

她從小被捧著誇大的,便瞧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她哥哥嫂嫂,妹子妹夫,還有旁的親戚……她覺著人人都該順著她,依著她。但凡有一丁半點不順心,就生出怨憤,總念著要討回口氣,事事睚眥必報。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王家有女初長成,到了議親的年級,盛家和康家都去提親,康姨媽恃寵而驕,凡事都要自己先挑,婚事也一樣,她隔著簾子看到剛考中了進士康姨父,長相俊美、意氣風發。再加上王家老太爺和康老太爺都是先帝的股肱重臣,兩家門當戶對,康姨媽芳心暗許。這門親事她的母親起初是不贊同的,她看不上這個浮誇自大的康家嫡子,但是她執意要嫁,父母也無可奈何。

康姨媽當時看不上家世比較低的盛紘,覺得盛家家世單薄,沒有依仗,其實她目光短淺,只看到了表面康家家世顯貴,卻不知道康家的兒子只是個公子哥兒,責任心也不強。成親以後,康姨父好色無度,妾室通房一大把,生下來的庶子庶女竟有十幾個之多。另一方面,康姨父不懂仕途經濟,家境每況愈下。康姨媽本不想管,可是族人卻說她不賢,她只好拿出自己的嫁妝,貼補康家。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盛紘沉聲道:“自你嫁進盛家後,我可有打過你嫁妝的一分主意?你要統統留給你生的三個孩兒,我也沒有半句話。可你摸著良心想想,你姐姐可有這般好運,這些年她的嫁妝都填到哪裡去了!不說康兄花用無度,還有那一屋子的庶子庶女,哪個聘娶婚嫁不是靠著你姐姐的嫁妝。”

每每說到這個連襟,都要感嘆:他花了媳婦兒的嫁妝,所以抬不起頭來。盛紘要臉面,從來不打媳婦和老太太的嫁妝,這是康姨父比不了的。康姨父年輕時和盛紘一樣,是個翩翩美少年。如今歲月流轉,盛紘還是個儀表堂堂的中年男人,康姨父卻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眼神渾濁,態度倨傲。官職還不如盛紘,二人的差異高下立判。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對於這種差距,盛老太太看的很清楚,說盛紘小時候經過人情冷暖,知道好日子來之不易,過日子便知道節儉謹慎,而康姨父是家中獨子,在康老太太寵溺下長大,不知道世事艱難。在為官方面,盛紘覺得康姨父恃才傲物,不知檢點,妄言內閣是非,官運不會長遠。

康姨媽,表面上看著長得慈眉善目,但手段厲害,康姨父的後院裡不知出了多少人命;發賣了多少妾室。康姨媽經常刁難庶出子女,他們一般娶無好娶,嫁無好嫁。連明蘭都感謝老天爺沒讓自己投胎到那種人家裡,不然的話,沒準她立刻掉頭尋死去了。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到了給孩子議親的年齡,康姨母一度想讓自己的嫡長女康允兒嫁給長柏,但是盛老太太和盛紘看不上康姨母家的女兒,後來在盛老太太的介紹下,康姨媽的女兒康允兒嫁給了盛家長房長梧,據說她的陪嫁妝還不如淑蘭嫁給孫秀才的多,康家已經真的沒落了,所以讓世家嫡出的允兒下嫁給商賈之家。不過盛家長房家財豐厚,後來又當了官,康允兒不像她的母親,所以生活還算幸福美滿。

後來,沒有心計的王若弗告訴自己的姐姐康姨媽,要把如蘭嫁給自己的孃家兄長的兒子,說著無心,聽著有意,這門親事最終被康姨媽截胡,最後王家表弟與康家的嫡次女康元兒定了親,王若弗雞飛蛋打,氣壞了。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康姨媽看到盛家庶女明蘭嫁入侯府,十分眼紅,說話陰陽怪氣:“明丫頭如今出息了,以後家裡指著你的地方怕是不少,你可要記著你母親對你的好處,不可忘本呀——!”她有一半嫁妝是折在庶子庶女手裡,本想將就幾門親事算了,偏康家仗恃著門第顯貴,窮要擺派頭。

電視劇裡這一段很有意思,不用明蘭出手,早就對康姨媽不滿的如蘭,毫不客氣地說:“姨媽,您說的對!六妹妹你可要記著,對你好的,就得回報,便是不能回報,也不能恩將仇報!”這話是說給她的親姨媽聽的,她本是個直腸子的,自康兆兒嫁入王家後,她便視康姨媽為卑劣小人,看見康姨媽為難明蘭,如蘭仗義出手。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後來康姨媽和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沆瀣一氣,共同對付明蘭。這個小秦氏比康姨媽還要技高一籌,康姨媽成了小秦氏的槍,康姨媽也甘願被別人當槍使。刁難明蘭,對康姨媽沒有什麼直接的好處,她就是看不得庶女明蘭過上了好日子,她眼紅人家嫁得好,後來她經常去侯府串門,藉機為難明蘭,其實康姨媽再厲害,在言語上,明蘭也是從不吃虧的:

康姨媽斥道:“長輩還沒說呢,你就這麼坐下了麼。”明蘭故作驚訝:“姨媽不叫我坐麼?”說著摸了摸懷孕的肚子。康姨媽一噎,大聲道:“那也得待長輩說了,你才能坐。”她一臉鄙夷的看明蘭,“什麼規矩!你祖母就是這般教養你的麼!才出閣多少日子,這就忘了我妹子素日對你的教導?!”明蘭不當下也沉了臉色道:“姨媽慎言。我是小輩,姨媽教訓也就罷了,可我祖母卻是太太的婆母,說起來也是姨媽的長輩。姨媽在小輩和親戚面前,這般議論長輩,又是什麼規矩?!”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康姨媽在明蘭連連怒懟之下,氣的臉色發紫,而明蘭神色自若,後來康姨媽又屢次過來,讓懷孕的明蘭站規矩。顧廷燁的奶媽常嬤嬤知道了之後,指著康姨媽的鼻子大罵,罵她不知好歹,說她是“狗頭嘴臉的姨媽”。論撒潑,康姨母遠遠不是常嬤嬤的對手,康姨媽被直氣的渾身發抖,幾乎癱軟在椅子上,最後叫人扶著出去的,她這輩子還沒在外頭這麼丟人現眼過。後來康姨媽又出殺招,把自己的庶女康兆兒獻給小秦氏,讓她為顧廷燁當妾,但是明蘭更加技勝一籌,把這個庶女嫁回囿陽老家。

小說裡康姨媽很愛她的孩子,當知道康姨媽給明蘭納妾,她嫁給盛家的允兒被當成了出氣筒,盛家兩房兄弟,本來就比別人家的嫡親兄弟還要好,明蘭的祖母對大房是有恩。康姨媽給明蘭納妾的事,盛老太太寫信告訴了允兒的公公。他公公一收到信就勃然大怒,她的婆婆叫她回宥陽站規矩,再派得用的丫頭來服侍長梧,本來允兒能跟著夫婿進京就是盛老太太幫著說項的,現在出了這個事,康允兒只能回老家伺候公婆了。小說里正是因為這個,康姨媽恨透了盛老太太和明蘭,後來才有了下毒,毒害盛老太太的事。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康姨媽毒害老太太事發之後,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自己的妹妹王若弗身上,如果不是王若弗有個好兒子——盛長柏,估計王若弗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王老太太為給她求情,不惜得罪自己的另一個女兒王若弗。

即使這樣,康姨媽還不感念老母親的不易,還心思惡毒咒罵母親: “娘,你要看著我死麼!盛家要我給他家老太太抵命呀!……好狠心的娘,一味踩著自己親骨肉去賣好,蹬高枝……”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康姨父對康姨媽早就恩斷義絕,多年從不踏入康姨媽屋子一步,聽說康姨媽毒害盛家老太太,讓他領回家處置,害怕這個極品老婆第N次絕地重生,他主動要求把送入慎刑司。

小說裡最終康姨媽被送去了慎戒司,慎戒司早期是用來處罰看管皇親國戚的女眷,後來業務擴大,那些權貴人家中犯了大過錯的女子,便統統送去了此處。慎戒司一旦進去,非有皇命,終身不能再出來,那裡更像一個活死人墓。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小說裡康姨媽被她送到這裡,瘋狂地咒罵自己的母親: “你怎能把女兒送進這種地方?!你算什麼母親?你又算什麼哥哥?!你們要我死麼?好狠的心,看著盛家富貴,你們就不管自己親骨肉死活了!你不肯救我,何必把我生下來!自己把我爹看的嚴嚴實實,卻總叫我賢惠婦道,我不如你的意,你就捨棄我!你不是我娘,你這個狼心狗肺的……”

王老太太看見自己的大女兒這般怨毒,終於受不住,咳出一口暗紅的血,軟軟倒下,王舅父見母親人事不省,面如金紙,怒而對妹妹道:“母親為你操碎了心,你卻這般傷她?我不是你兄長,好好好,從今往後,你也不是我妹子了!”康姨母在慎刑司還想耍橫,被裡面的女官一頓胖揍,被關了起來。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小說裡寫的比電視劇裡有意思,這個時候她的嫂子王舅母走了過來,王舅母早就恨透了這個小姑子。王家婆婆和夫婿都是和善人,誰知過門之後卻碰上了這樣奇葩的小姑子,王舅母本想著和小姑子和睦相處、一家和樂。雖知道沒有出嫁的小姑子卻插手兄嫂的房裡事,在王老太太面前搬弄是非,在兄長面前挑撥離間。為了日子好過,王舅母只能委曲求全討好康姨媽。王舅母想起那段屈辱的日子,恨意就湧上心頭。王舅母剛生下長女,她就攛掇王老太太給自己的哥哥納二房,幸虧她的哥哥溫厚,王老太太明理,沒聽她的話。

康姨媽結婚的時候,看上了王舅母陪嫁的那尊白玉送子觀音,那是人家的母親三步一叩首,從楓霞山上求來的。她威脅家人,說是不給就不嫁,王舅母無奈,只能笑著雙手奉上。自那日起,王舅母心底真恨極了她。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康姨媽不僅自己飛揚跋扈,還教育的嫡次女康元兒無法無天。康元兒嫁給王舅母的兒子進門後,沒大沒小,不恭不敬,婆婆訓斥她幾句,就回孃家告狀。康姨媽挑撥自己的女兒不尊敬婆婆,王舅母恨透了他們母女,讓人去青樓尋了一味斷子絕孫的湯藥,給康姨媽的女兒康元兒服了,她一輩子也不可能生兒育女了。

別怨王舅母狠毒,受了這個小姑子一輩子的氣,她無處發洩。她本不願意和康家結親,無奈王老太太執意這樣做,她被逼無奈,哪怕自己的兒子斷子絕孫,也不想生下和康姨媽有血緣關係的後代。她還告訴康姨媽要給自己的兒子找一個平妻,康元兒行事橫衝直撞,招搖跋扈,她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把康元兒關起來好好養病。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多年委曲求全,今日雪恥,王舅母真是說不出的開心。她終於擺脫了這個魔咒般陰魂不散的禍害,丈夫再也不用低聲下氣去求情善後,自己也不用每年省出銀兩來供她揮霍,關於自己的兒子的平妻問題,這回她要好好挑選,出身低些也不打緊,只要品行端正,為人賢惠。

關於康姨媽,一方面婚姻的不幸,加劇了他的心理扭曲,另一方面她的貪得無厭、自私自利,她的母親王老太太造成的,王老太太對她一味嬌慣,讓她更加有恃無恐。 他的哥哥為了遮掩康姨媽身上的人命案,花了大把的銀子,到處求人。康姨媽對付老母親很有一套,每每總能說得母親心軟。七八年前康姨媽被送入康家家廟思過,才半年功夫,王老太太就耐不住康姨媽的哀求,親自上康家,求著、逼著、叫人把康姨媽又放了出來。母親的包庇縱容了她的惡行,她總以為出了事有孃家出頭,便有恃無恐。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即使出了毒害盛家老太太這麼大的事,她跺還腳撒潑,甩著滿頭亂髮:“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我一定要出去!叫娘想法子,叫哥哥想法子,去送銀子,給人許官兒,去託父親生前的友人……”

縱觀康姨媽的害人歷史,她總覺得自己倒黴、可憐,就把自己的倒黴都轉嫁到無辜者身上,看不得別人過好日子,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做妖。這種扭曲的心態是一步步日積月累而成,婚後的不如意,和婚前的風光、受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不幸,她不自己努力緩解,而是手段強硬,把自己的枕邊人越推越遠。

知否:康姨媽婚姻不幸,看見別人過好日子她就難受,就要作妖

所以,當一個人生活中遇到不幸時,態度很關鍵,你是選擇勇敢的面對,堅強的奮鬥,用善良的心胸去包容別人,還是用自己的惡毒的去傷害無辜的人,去遷怒,去殘害別人。

相反,盛老太太婚姻也是不幸,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為了自己的庶子,搭上了一輩子的幸福,但苦盡甘來,最後孫子、孫女至誠至孝,晚年幸福,而康姨媽要在慎刑司裡度過悲慘的一生,她的悲劇也來源於婚姻,可真正高貴善良的人格,是不會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改變的。 人生百態,就看你怎麼去選擇了,願世界上少一些康姨媽這樣的人,多一些善念,多一些與人為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