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今天分析《知否》里面张棪琰扮演的康姨妈,康姨妈出身于兰溪王家,父亲是三朝元老,一代帝师,即使死后牌位也被供奉在名臣阁里。她出身显赫,长相美丽,言语伶俐,气质高贵,从小受尽了父母宠爱。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小说里康姨妈小时候父母外放为官,她的妹妹王若弗四五岁时只能跟着自己的叔叔,哥哥老实木讷,寄住成大学士门下读书,只有康姨妈一个人在父母膝下,备受宠爱,正是因为独自一个人吃独食惯了的。

她从小被捧着夸大的,便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她哥哥嫂嫂,妹子妹夫,还有旁的亲戚……她觉着人人都该顺着她,依着她。但凡有一丁半点不顺心,就生出怨愤,总念着要讨回口气,事事睚眦必报。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王家有女初长成,到了议亲的年级,盛家和康家都去提亲,康姨妈恃宠而骄,凡事都要自己先挑,婚事也一样,她隔着帘子看到刚考中了进士康姨父,长相俊美、意气风发。再加上王家老太爷和康老太爷都是先帝的股肱重臣,两家门当户对,康姨妈芳心暗许。这门亲事她的母亲起初是不赞同的,她看不上这个浮夸自大的康家嫡子,但是她执意要嫁,父母也无可奈何。

康姨妈当时看不上家世比较低的盛纮,觉得盛家家世单薄,没有依仗,其实她目光短浅,只看到了表面康家家世显贵,却不知道康家的儿子只是个公子哥儿,责任心也不强。成亲以后,康姨父好色无度,妾室通房一大把,生下来的庶子庶女竟有十几个之多。另一方面,康姨父不懂仕途经济,家境每况愈下。康姨妈本不想管,可是族人却说她不贤,她只好拿出自己的嫁妆,贴补康家。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盛紘沉声道:“自你嫁进盛家后,我可有打过你嫁妆的一分主意?你要统统留给你生的三个孩儿,我也没有半句话。可你摸着良心想想,你姐姐可有这般好运,这些年她的嫁妆都填到哪里去了!不说康兄花用无度,还有那一屋子的庶子庶女,哪个聘娶婚嫁不是靠着你姐姐的嫁妆。”

每每说到这个连襟,都要感叹:他花了媳妇儿的嫁妆,所以抬不起头来。盛纮要脸面,从来不打媳妇和老太太的嫁妆,这是康姨父比不了的。康姨父年轻时和盛紘一样,是个翩翩美少年。如今岁月流转,盛紘还是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人,康姨父却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眼神浑浊,态度倨傲。官职还不如盛纮,二人的差异高下立判。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对于这种差距,盛老太太看的很清楚,说盛纮小时候经过人情冷暖,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过日子便知道节俭谨慎,而康姨父是家中独子,在康老太太宠溺下长大,不知道世事艰难。在为官方面,盛纮觉得康姨父恃才傲物,不知检点,妄言内阁是非,官运不会长远。

康姨妈,表面上看着长得慈眉善目,但手段厉害,康姨父的后院里不知出了多少人命;发卖了多少妾室。康姨妈经常刁难庶出子女,他们一般娶无好娶,嫁无好嫁。连明兰都感谢老天爷没让自己投胎到那种人家里,不然的话,没准她立刻掉头寻死去了。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到了给孩子议亲的年龄,康姨母一度想让自己的嫡长女康允儿嫁给长柏,但是盛老太太和盛纮看不上康姨母家的女儿,后来在盛老太太的介绍下,康姨妈的女儿康允儿嫁给了盛家长房长梧,据说她的陪嫁妆还不如淑兰嫁给孙秀才的多,康家已经真的没落了,所以让世家嫡出的允儿下嫁给商贾之家。不过盛家长房家财丰厚,后来又当了官,康允儿不像她的母亲,所以生活还算幸福美满。

后来,没有心计的王若弗告诉自己的姐姐康姨妈,要把如兰嫁给自己的娘家兄长的儿子,说着无心,听着有意,这门亲事最终被康姨妈截胡,最后王家表弟与康家的嫡次女康元儿定了亲,王若弗鸡飞蛋打,气坏了。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康姨妈看到盛家庶女明兰嫁入侯府,十分眼红,说话阴阳怪气:“明丫头如今出息了,以后家里指着你的地方怕是不少,你可要记着你母亲对你的好处,不可忘本呀——!”她有一半嫁妆是折在庶子庶女手里,本想将就几门亲事算了,偏康家仗恃着门第显贵,穷要摆派头。

电视剧里这一段很有意思,不用明兰出手,早就对康姨妈不满的如兰,毫不客气地说:“姨妈,您说的对!六妹妹你可要记着,对你好的,就得回报,便是不能回报,也不能恩将仇报!”这话是说给她的亲姨妈听的,她本是个直肠子的,自康兆儿嫁入王家后,她便视康姨妈为卑劣小人,看见康姨妈为难明兰,如兰仗义出手。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后来康姨妈和顾廷烨的继母小秦氏沆瀣一气,共同对付明兰。这个小秦氏比康姨妈还要技高一筹,康姨妈成了小秦氏的枪,康姨妈也甘愿被别人当枪使。刁难明兰,对康姨妈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她就是看不得庶女明兰过上了好日子,她眼红人家嫁得好,后来她经常去侯府串门,借机为难明兰,其实康姨妈再厉害,在言语上,明兰也是从不吃亏的:

康姨妈斥道:“长辈还没说呢,你就这么坐下了么。”明兰故作惊讶:“姨妈不叫我坐么?”说着摸了摸怀孕的肚子。康姨妈一噎,大声道:“那也得待长辈说了,你才能坐。”她一脸鄙夷的看明兰,“什么规矩!你祖母就是这般教养你的么!才出阁多少日子,这就忘了我妹子素日对你的教导?!”明兰不当下也沉了脸色道:“姨妈慎言。我是小辈,姨妈教训也就罢了,可我祖母却是太太的婆母,说起来也是姨妈的长辈。姨妈在小辈和亲戚面前,这般议论长辈,又是什么规矩?!”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康姨妈在明兰连连怒怼之下,气的脸色发紫,而明兰神色自若,后来康姨妈又屡次过来,让怀孕的明兰站规矩。顾廷烨的奶妈常嬷嬷知道了之后,指着康姨妈的鼻子大骂,骂她不知好歹,说她是“狗头嘴脸的姨妈”。论撒泼,康姨母远远不是常嬷嬷的对手,康姨妈被直气的浑身发抖,几乎瘫软在椅子上,最后叫人扶着出去的,她这辈子还没在外头这么丢人现眼过。后来康姨妈又出杀招,把自己的庶女康兆儿献给小秦氏,让她为顾廷烨当妾,但是明兰更加技胜一筹,把这个庶女嫁回囿阳老家。

小说里康姨妈很爱她的孩子,当知道康姨妈给明兰纳妾,她嫁给盛家的允儿被当成了出气筒,盛家两房兄弟,本来就比别人家的嫡亲兄弟还要好,明兰的祖母对大房是有恩。康姨妈给明兰纳妾的事,盛老太太写信告诉了允儿的公公。他公公一收到信就勃然大怒,她的婆婆叫她回宥阳站规矩,再派得用的丫头来服侍长梧,本来允儿能跟着夫婿进京就是盛老太太帮着说项的,现在出了这个事,康允儿只能回老家伺候公婆了。小说里正是因为这个,康姨妈恨透了盛老太太和明兰,后来才有了下毒,毒害盛老太太的事。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康姨妈毒害老太太事发之后,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自己的妹妹王若弗身上,如果不是王若弗有个好儿子——盛长柏,估计王若弗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王老太太为给她求情,不惜得罪自己的另一个女儿王若弗。

即使这样,康姨妈还不感念老母亲的不易,还心思恶毒咒骂母亲: “娘,你要看着我死么!盛家要我给他家老太太抵命呀!……好狠心的娘,一味踩着自己亲骨肉去卖好,蹬高枝……”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康姨父对康姨妈早就恩断义绝,多年从不踏入康姨妈屋子一步,听说康姨妈毒害盛家老太太,让他领回家处置,害怕这个极品老婆第N次绝地重生,他主动要求把送入慎刑司。

小说里最终康姨妈被送去了慎戒司,慎戒司早期是用来处罚看管皇亲国戚的女眷,后来业务扩大,那些权贵人家中犯了大过错的女子,便统统送去了此处。慎戒司一旦进去,非有皇命,终身不能再出来,那里更像一个活死人墓。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小说里康姨妈被她送到这里,疯狂地咒骂自己的母亲: “你怎能把女儿送进这种地方?!你算什么母亲?你又算什么哥哥?!你们要我死么?好狠的心,看着盛家富贵,你们就不管自己亲骨肉死活了!你不肯救我,何必把我生下来!自己把我爹看的严严实实,却总叫我贤惠妇道,我不如你的意,你就舍弃我!你不是我娘,你这个狼心狗肺的……”

王老太太看见自己的大女儿这般怨毒,终于受不住,咳出一口暗红的血,软软倒下,王舅父见母亲人事不省,面如金纸,怒而对妹妹道:“母亲为你操碎了心,你却这般伤她?我不是你兄长,好好好,从今往后,你也不是我妹子了!”康姨母在慎刑司还想耍横,被里面的女官一顿胖揍,被关了起来。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小说里写的比电视剧里有意思,这个时候她的嫂子王舅母走了过来,王舅母早就恨透了这个小姑子。王家婆婆和夫婿都是和善人,谁知过门之后却碰上了这样奇葩的小姑子,王舅母本想着和小姑子和睦相处、一家和乐。虽知道没有出嫁的小姑子却插手兄嫂的房里事,在王老太太面前搬弄是非,在兄长面前挑拨离间。为了日子好过,王舅母只能委曲求全讨好康姨妈。王舅母想起那段屈辱的日子,恨意就涌上心头。王舅母刚生下长女,她就撺掇王老太太给自己的哥哥纳二房,幸亏她的哥哥温厚,王老太太明理,没听她的话。

康姨妈结婚的时候,看上了王舅母陪嫁的那尊白玉送子观音,那是人家的母亲三步一叩首,从枫霞山上求来的。她威胁家人,说是不给就不嫁,王舅母无奈,只能笑着双手奉上。自那日起,王舅母心底真恨极了她。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康姨妈不仅自己飞扬跋扈,还教育的嫡次女康元儿无法无天。康元儿嫁给王舅母的儿子进门后,没大没小,不恭不敬,婆婆训斥她几句,就回娘家告状。康姨妈挑拨自己的女儿不尊敬婆婆,王舅母恨透了他们母女,让人去青楼寻了一味断子绝孙的汤药,给康姨妈的女儿康元儿服了,她一辈子也不可能生儿育女了。

别怨王舅母狠毒,受了这个小姑子一辈子的气,她无处发泄。她本不愿意和康家结亲,无奈王老太太执意这样做,她被逼无奈,哪怕自己的儿子断子绝孙,也不想生下和康姨妈有血缘关系的后代。她还告诉康姨妈要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平妻,康元儿行事横冲直撞,招摇跋扈,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把康元儿关起来好好养病。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多年委曲求全,今日雪耻,王舅母真是说不出的开心。她终于摆脱了这个魔咒般阴魂不散的祸害,丈夫再也不用低声下气去求情善后,自己也不用每年省出银两来供她挥霍,关于自己的儿子的平妻问题,这回她要好好挑选,出身低些也不打紧,只要品行端正,为人贤惠。

关于康姨妈,一方面婚姻的不幸,加剧了他的心理扭曲,另一方面她的贪得无厌、自私自利,她的母亲王老太太造成的,王老太太对她一味娇惯,让她更加有恃无恐。 他的哥哥为了遮掩康姨妈身上的人命案,花了大把的银子,到处求人。康姨妈对付老母亲很有一套,每每总能说得母亲心软。七八年前康姨妈被送入康家家庙思过,才半年功夫,王老太太就耐不住康姨妈的哀求,亲自上康家,求着、逼着、叫人把康姨妈又放了出来。母亲的包庇纵容了她的恶行,她总以为出了事有娘家出头,便有恃无恐。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即使出了毒害盛家老太太这么大的事,她跺还脚撒泼,甩着满头乱发:“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我一定要出去!叫娘想法子,叫哥哥想法子,去送银子,给人许官儿,去托父亲生前的友人……”

纵观康姨妈的害人历史,她总觉得自己倒霉、可怜,就把自己的倒霉都转嫁到无辜者身上,看不得别人过好日子,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做妖。这种扭曲的心态是一步步日积月累而成,婚后的不如意,和婚前的风光、受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不幸,她不自己努力缓解,而是手段强硬,把自己的枕边人越推越远。

知否:康姨妈婚姻不幸,看见别人过好日子她就难受,就要作妖

所以,当一个人生活中遇到不幸时,态度很关键,你是选择勇敢的面对,坚强的奋斗,用善良的心胸去包容别人,还是用自己的恶毒的去伤害无辜的人,去迁怒,去残害别人。

相反,盛老太太婚姻也是不幸,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为了自己的庶子,搭上了一辈子的幸福,但苦尽甘来,最后孙子、孙女至诚至孝,晚年幸福,而康姨妈要在慎刑司里度过悲惨的一生,她的悲剧也来源于婚姻,可真正高贵善良的人格,是不会因为命运的不公而改变的。 人生百态,就看你怎么去选择了,愿世界上少一些康姨妈这样的人,多一些善念,多一些与人为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