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各有所表,其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在每一年的24個節氣中,立夏是第7個節氣,也是立夏之後天地自然所交的第一個節。

從古人總結的民間24節氣歌中的“上半年6、2、1,相差不足一兩天”,可知,每一年立夏的交節時間範圍在,每年公曆的5月5日至5月7日左右。

今年,立夏的交節時間是5月5日。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斗轉星移,指向《易經》東南“巽”卦方位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四月建巳。

歷史上,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夏啟在建國471年後,被商湯滅掉。因此,中國人,稱自己為“華夏子孫”。許慎在《說文解字》就稱:夏,中國之人也。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二晉收, 南北隋唐五代繼, 宋元明清皇朝休。”

“夏”,既指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又指一年中的農曆4至6月。

傳統民俗古籍《曆書》一書中談到: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所謂:夏長,指的就是萬物經過春天仁和之氣的生髮,到了夏天,氣溫明顯升高,炎熱的暑氣來臨,大自然就會進入萬物生長時期,農民也進入了農耕繁忙季節。

“華者,,花也,光燦也;夏者,大也,盛也!”

立夏中的“夏”,也有“盛大”之意。

在民間的傳統習俗文化中,留有了許多有名的歌謠,比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青柳,七九八九河開口,到了九九,遍地耕牛走”。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從上面的“冬九九”歌謠內容中, 我們可知,所描述的季節是夏天和春天。其中,從當年冬至日算起,直到第二年的3月11日或12日清明前後,方才結束冬的“九九寒天”。

有關勵志的格言中,古人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因為“三九”天和“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冷和最熱的季節。

冬天有“冬九九”,夏天有沒有“夏九九”呢?

查閱民俗資料,“源易緣”發現,“夏九九”雖然沒有“冬九九”那麼被人熟知,但在民間還真有這個說法在流傳。

比如: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與“冬九九”代表的“冬春”節氣相反,“夏九九”代表的正是一年之中的夏天和秋天,形容的是立夏後,夏天酷暑的炎熱程度和立秋後,氣溫的逐漸下降。

那麼,一年之中的“夏九九”,又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數“九”呢?

“夏九九”歌謠的第一句,就是“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可見,“夏九九”的數九時間,並非從立夏之日,而是從一年之中的“夏至”之日算起,也就是一年中的陽曆6月21日或22日開始,每九天“一九”,數到陽曆的9月10日或11日為止。

“夏九九”的“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指的正是夏季中最炎熱的“三伏”天。而到了秋冬之節之際,就會出現“床頭摸被單,子夜尋棉被,開櫃拿棉衣”防寒措施。

可見,古人智慧總結出的“夏九九”和“冬九九”,都是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的生動展現。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夏季到來,古代帝王都會率文武百官,一律身穿硃色禮服,佩戴硃色玉佩,就連所乘的鑾駕、馬車等物也是硃紅色,來到南郊之地,舉行盛大的、隆重的“迎夏”祭祀儀式等習俗。

為何古人會選擇“硃紅色”,來到南郊?

這是因為,傳統文化《易經》中,東方為木,南方為火,西方為金,北方為水,中央為土。

傳統文化常識裡,“硃紅”、“大紅”也叫正紅,古代稱大紅為“絳”。

《易經》八卦中,代表五行火屬性的“離卦”,正是位於南方,代表的顏色是紅色或紫色。

《尚書洪範》一書中稱,五行火德“炎上”,"炎"指的是:焚燒,炎熱,光明之義。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由一陰二陽組成,屬於陰性卦。

在五行的方位上,南方丙丁火,對應顏色為紅色、紫色。五味屬苦。

紅色,在民間象徵吉祥和喜慶。紅色,也代表光明和烈火,照耀四方。

《離》卦的《彖傳》說:“日月離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一,乃化成天下。”

古人從日月與百穀草木推及人間,要“以雙重光明來附麗正道,如此可以教化造福天下百姓。

可見,從戰國末年起,古人就特別的重視“硃紅”色的迎夏儀式,表達了對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美好生活願望和祈求。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傳統文化24節氣》、《易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