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逸闻:曾国藩初办湘军,先向乞丐借了一件东西

本文根据曾国藩故乡——湖南省双峰县荷叶塘民间流传整理而成。无出处,不可考,纯属谈资,博君莞尔。

曾国藩虽然是个文人、文官,但他杀起人来却毫不手软。他在给朝廷的上疏中写道:“欲用重典,以锄强暴,即臣得残忍之名,亦不敢辞。”

正因为有“欲用重典”的决心、蔑视“残忍之名”的勇气,曾国藩才干出了一番大事。他在长沙办团练时,下大力气整顿会党、维护治安,宁可错杀,绝不姑息,以致杀人无数。因此,曾国藩又被人称作“曾剃头”。长沙城中小孩啼哭,一提“曾剃头”,哭声立止。

曾国藩逸闻:曾国藩初办湘军,先向乞丐借了一件东西

为了树威,曾国藩有时也不免滥杀无辜。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曾国藩到长沙办团练、创湘军,在城中鱼塘口设立行辕。

开辕之日,曾国藩突然决定用人头来祭帅旗。于是,他交给下属一个特别任务——捉拿两个匪徒。

由于事起仓促,下属一时之间无法完成任务,情急之下,只好在小吴门外胡乱抓了一个乞丐回来复命。

乞丐不知何事,跪在堂前瑟瑟发抖。曾国藩见只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并没有发怒,不加盘问,反而和颜悦色地对乞丐说:“本帅行辕开张,特向你借一件东西,不知肯否?”乞丐答道:“小人身无分文,如果有,一定奉上。只是不知大人所要何物?”曾国藩答道:“项上人头。”于是,曾国藩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下属砍了乞丐,用这颗人头祭了帅旗。

杀戒一开,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曾国藩逸闻:曾国藩初办湘军,先向乞丐借了一件东西

曾国藩办团练伊始,发现湖南地区会党极多,长沙尤盛。太平军入湘后,会党更是里应外合、蠢蠢欲动,曾国藩便决定拿会党开刀。

会党原是城乡无业游民、手工业者和社会黑恶势力组建的一种民间秘密组织。在不良头目的唆使下,会党常有打架斗殴、杀人越货之事。著名的会党有天地会、串子会、红黑会、半边钱会、一股香会等。会党虽然影响了社会治安,但无关大局,官府历来也不予深究。

但自从太平军入湘后,会党就开始活跃起来,有的甚至公开投靠太平军,如天地会。这引起了曾国藩的极度恐慌和高度警觉。于是,他痛下决心,将清查会党当作第一要务,甚至不惜大开杀戒。

曾国藩逸闻:曾国藩初办湘军,先向乞丐借了一件东西

曾国藩在鱼塘行辕设立审案局,一旦抓获会党成员或匪徒,立即用严刑拷打加以审讯,并分别以会匪、散匪、盗匪、寻常痞匪等名目,诛戮处斩。据说,审案局开张那天,曾国藩一口气杀了两百多个会党匪首祭旗。

有一次,有人举报在湘江上有强行勒索民船的会党份子,曾国藩立即派人前往,当场抓捕三人,随即枭首示众。长沙湘乡码头开张,他又杀了16个会匪“庆贺”。曾国藩还下令湖南各地官员和团绅,可以自行捕杀会匪,不必一一上报。

曾国藩的举动,虽然令猖獗一时的会党偃旗息鼓,但也上下震怒,莫衷一是,,一时“曾剃头”之名广为传播。

曾国藩逸闻:曾国藩初办湘军,先向乞丐借了一件东西

曾国藩的门生李瀚章,时任益阳县令,见其杀戮过多,曾写信劝谏“广施仁义,缓于刑法”。但曾国藩却斥之为“书生之论”,置之不理。

至今,在曾国藩的家乡荷叶塘,仍有民谚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万一,就怕宽一。”宽一即曾国藩小名。足见曾国藩当时给民间带来多大的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