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老城街“传统古法”种下2200亩开原大蒜

“开原紫皮大蒜”是开原市的传统名牌农产品,已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最近一段时间,在开原市老城街道各村的田间地头,蒜农们在田间施肥、翻地、起垄、划沟、栽植、碾平,随处可见种蒜的忙碌场景。

铁岭老城街“传统古法”种下2200亩开原大蒜


教军场村是老城街道大蒜主要产区之一。这些日子,蒜农谭人敏一家人都为大蒜播种忙活着。家里雇人挑选蒜种、扒蒜,为第二天种蒜做准备,大地里雇人栽着蒜。谭人敏告诉记者,这时候栽的蒜到6月中旬抽蒜薹,6月末就可以起蒜了。

铁岭老城街“传统古法”种下2200亩开原大蒜


谭人敏家种蒜已有30余年历史,谈起“种蒜经”,她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蒜地撒上肥料,再耙地。蒜种泡一夜捞出来用药拌一拌就可以栽了,栽完蒜覆上土,再用滚子压实,再浇完水,这蒜就算是种好了。”后期,为了大蒜长势更好,全程都得人工浇水和除草。

铁岭老城街“传统古法”种下2200亩开原大蒜


种植大蒜虽然很辛苦,但是效益非常可观。谭人敏介绍,去年大蒜最贵的时候每公斤卖到了40多元。6月起完大蒜后,还可以再种一茬蔬菜,这样算下来,1亩大蒜的收入可以顶上10亩玉米。教军场村和谭人敏一样种植大蒜的农民达到百余户,年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今年俺家种了10余亩大蒜,目前已经雇人全部栽种完毕,希望能有个好收成。”谭人敏说。

铁岭老城街“传统古法”种下2200亩开原大蒜


老城街道的大蒜有着400年种植历史,独特的土壤、水质使得老城大蒜皮色紫红、辛辣适度、汁液醇厚、口感极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为了推动大蒜种植向高质量发展,老城街道成立了大蒜专业协会,通过集中管理,提高了蒜农科学种植的水平。

铁岭老城街“传统古法”种下2200亩开原大蒜


今年,全街道约有千余名农户种植大蒜,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为了指导蒜农科学备耕,疫情期间,街道组织经验丰富的蒜农和农业专家,在线上开展了大蒜种植、管理及市场知识专题培训,为今年种蒜打下了坚实基础。”老城街道党委书记李玉柱介绍,眼下,全镇大蒜种植已基本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提升大蒜的经济价值,今年,各村陆续开展了建设恒温库、成立合作社、引进新设备等新的种蒜计划。

记者|张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