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一季報利潤分化:國壽、平安比慘,太保逆勢瘋漲

在中國人壽(601628.SH)和中國平安(601318.SH)紛紛以淨利潤下降三成及四成的一季報來表現行業今年開局的慘淡之後,第二天發佈一季報的中國太保(601601.SH)就給了市場一個驚喜,以超過五成的淨利潤同比漲幅走出了“獨立行情”。

“沒想到太保一季報的淨利潤能實現這麼大的同比增長,大大超過市場預期。”一名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上述三家上市險企的一季報,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今年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34.4%及42.7%,而中國太保的歸母淨利潤卻在新單保費下降的情況下逆勢增長53.1%。

為什麼在同樣的市場情況下會出現如此大的利潤表現分化?仔細翻看各家險企的利潤表,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淨利潤下降主要原因為投資業績下降,以及市場利率下行之後折現率改變而多提準備金所造成的利潤下降。而和前兩家險企相比,中國太保淨利潤大幅上漲,一方面是因為保費企穩的同時費用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太保的投資業績表現更為穩健,總投資收益率僅下降0.1個百分點,遠低於另兩家上市險企。

三家上市險企一季報業績表現

险企一季报利润分化:国寿、平安比惨,太保逆势疯涨

注:中國平安已適用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根據險企一季報整理)

利潤分化:國壽、平安“比慘”,太保逆勢“瘋漲”

在4月23日晚間分別發佈一季報的中國人壽及中國平安向市場展示了保險行業今年開局的慘淡。

具體來說,中國人壽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達34.4%,近年來均實現穩健增長的中國平安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表現更慘,同比降幅達42.7%。

而後一天,中國太保的一季報表現則給了市場一個驚喜,在新單保費兩位數下降的情況下,其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仍然實現同比增長,且增長幅度達到53.1%。

對於中國人壽及中國平安來說,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淨利潤下降早在市場預期之中,就如中國人壽在季報中所解釋的一樣,淨利潤下降主要是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及總投資收益下降的綜合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險企在2019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均高達七成以上,其中,中國人壽更是近乎翻番,其基數也相對較高。

疫情下的全球市場動盪和低利率使得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的總投資收益率均有不小的降幅。其中,中國人壽的總投資收益率從去年同期高達6.71%的水平下降1.58個百分點,而中國平安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則從去年同期的5.1%下降1.7個百分點至3.4%。

從總投資收益的明細來看,儘管這兩家險企由於投資資產的增加以及進行部分資產的獲利了結使得投資收益呈現超過三至四成的增長,但它們各自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上年同期呈現了巨大的震盪,中國人壽從去年同期的浮盈139.45億元至今年一季度變為浮虧54.11億元,“一上一下”差距達到193.56億元,而其今年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絕對值為170.9億元,這一科目對於淨利潤的影響可想而知。

對於中國平安來說,由於是目前在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執行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而新準則使得過去被放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權益性資產大量分類至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因此相對其他上市險企還能將一些浮虧在股東權益中“藏一藏”,不至於影響利潤的“籌劃”,中國平安的公允價值損益隨著市場情況出現更大的波動,直接從去年同期的浮盈341.7億元變為浮虧168.41億元,差距超過500億元。

而低利率除了對於險資再投資的影響,對於保險公司準備金假設中的折現率假設也會造成影響。其簡單的邏輯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通常在險企進行傳統險準備金計提時充當分母中的折現率,而當收益率下降,分母變小,需要計提的準備金就變多。

一季報中,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就分別披露了由於折現率造成的對險企利潤的影響,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分別就此原因造成利潤減少53.31億元及19.35億元。

不過,披露營運利潤的中國平安表示,在剔除投資、折現率等短期影響後,其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實現了5.3%的正增長至359.14億元。

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的一季報相比,中國太保無疑成為一季度上市險企的業績“黑馬”,其一季度的歸母淨利潤逆勢實現同比53.1%的漲幅。

面對同樣的疫情,為何結果截然不同?通過對中國太保的利潤表分析及總結行業分析師的觀點,中國太保的淨利潤大幅上漲,一方面是因為保費企穩的同時費用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中國太保的投資業績表現更為穩健,總投資收益率僅下降0.1個百分點,遠低於另兩家上市險企。

在負債端,中國太保一季度壽險的新單保費表現其實並不出色,代理人渠道的新單保費同比下降31.1%至120.22億元,但絕對值更大的續期保費則實現平穩增長,同比上漲6.1%至728.86億元,續期保費的拉動使得其壽險保險業務收入僅微降1.1%,而總體的保險業務收入則實現2.2%的同比上升。而從利潤表可以看到,中國太保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同比大幅下降21.9%,天風證券認為,這預計與一季度新單銷售較弱及公司費用管控力度較強有關。如果比較中國人壽的利潤表,其在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的同時,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也大幅增長34%,中國人壽對此解釋稱,這是由於公司業務增長及結構優化,期交業務佣金增加所致。

而在資產端,中國太保的總投資收益率表現較其他兩家更為穩定。相對另外兩家險企超過1.5個百分點的總投資收益率降幅,中國太保僅下降0.1個百分點。天風證券判斷,這一方面是由於太保權益資產佔比較低(常年居於上市同業最低位),並且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佔投資資產比例僅0.3%,因此受股市波動影響較小。另一方面,預計一季度太保兌現了部分股票的浮盈及市值類債券資產的浮盈。不過,從絕對值上來看,儘管下降超過1.5個百分點,但中國人壽今年一季度5.13%的總投資收益率水平仍然大幅領先中國太保的4.5%。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現行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下的金融資產分類,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都有大量的權益性資產放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一分類中,這部分資產的浮盈浮虧在賣出結轉或計提減值前不會反映在利潤表中,而是反映在其他綜合收益中。從一季報來看,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在其他綜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有大量的浮虧,其中中國人壽從去年同期的浮盈348.02億元轉為浮虧30.96億元,中國太保從浮盈95.53億元轉為浮虧11.59億元。因此,如果算上這部分浮虧來觀察一季度各自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綜合收益總額,則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同比分別下降79.8%及40.1%。

新單分化:平安、太保仍承壓,國壽正增長

淨利潤分化之外,這三家險企一季度新單保費也呈現出分化,但分化情況不同。

淨利潤均慘的中國人壽及中國平安兩家,中國平安呈現新單保費、淨利潤雙跌,而中國人壽的新業務價值則實現難能可貴的正增長。而另一邊,儘管中國太保的淨利潤上升,但其壽險的新單保費則呈現大幅下滑態勢。

其中,中國人壽的新業務表現遙遙領先同業,其核心指標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8.3%,背後主要是新單保費增長的拉動。其第一季度首年期交保費達760.56億元,同比增長13.9%;總保險業務收入3077.76億元,同比增長13%。

方正證券表示,中國人壽由於去年10月就提前開始佈局2020年開門紅,春節前完成大部分年金任務計劃,規避了疫情衝擊。其大部分新單增長來自開門紅所售3年期年金險,造成第一季度新業務價值率可能略有下滑(測算同比下降7%)。公司目前退保率僅0.3%,同比下降0.3pt,保單質量穩定。疫情後公司線上增員、靈活考核,代理人隊伍突破200萬人,人力同比增長30%,穩固了新單增長趨勢。

而平安壽險、太保壽險在轉型推進下無法避免疫情的負面影響,體現出較大的業務壓力。其中,平安壽險新單保費下降16.3%,而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新單保費則更是下降31.1%。同時,中國平安的新業務價值及新業務價值率也同比下降24%及3.4個百分點。

天風證券分析稱,中國平安的新業務價值率下降主要由於疫情期間長期高價值的產品銷售難度加大,代理人更多的銷售短期險或者價值率偏低的產品,這類產品有助於獲客,後續可推動客戶加保長期險種。

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均在去年啟動壽險改革,並宣稱將進行隊伍的提質,因此這兩家險企去年底代理人隊伍規模就有所下降。而今年兩家開始賣力地“招兵買馬”,其中,中國平安的新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更是親自現身創業說明會招聘代理人。

不過,效果似乎還未顯現。一季度中,中國平安的代理人規模為113.2萬人,較年初仍然下降3.0%,中國太保則未披露代理人規模數字。

儘管險企一季報整體難言亮眼,但業內分析師普遍預期,3月部分上市險企保費降幅有所收窄,而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二季度將迎來保費端的全面復甦。

天風證券表示,4月開始線下展業逐步恢復,且疫情有助於提升保障需求;各公司疫情期間儲備了較多的代理人新人及客戶;並且各家公司採取更加積極的產品、費用、隊伍政策。這些因素均將使得保單銷售出現改善,預期全年大部分上市險企的新業務價值將實現正向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