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领空,人们叫它[生物圈]。一旦异物侵入这个范围,就会使其感到不安并处于防备状态。”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1

朋友小周跟我讲了一件令他备感郁闷的事。

前不久,他在老家的一位侄子刚从大学毕业,提出要借住在他家找工作。一开始,他很干脆地答应了,觉得大家都是亲戚,能帮就帮。

令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原来的好心好意却换来了大矛盾。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侄子从头到尾就不把自己当外人看。

因为要外出找工作,每天晚上,小周的爱人都会先煮好了饭,然后等侄子回来。结果常常是等了半天,侄子才姗姗来迟地打来电话,说自己有事不回来吃饭了。

不仅如此,房间他也从来不收拾,换洗的衣服都是直接丢在一旁,然后没事就抱着手机埋头玩游戏,好像理所当然就会有人替他整理一样。

有好几次,小周看不过去了,试着委婉地和侄子提意见,可侄子的反应比他还激烈。对侄子来说,我把你当亲叔叔看,才随意了一点,你跟我计较这么多小事,明摆着是在找借口催我搬走。

听到这些理直气壮的话,小周真是感觉自己有理说不清。

那天聊到最后,小周无奈地叹了口气,问我:“难道因为是亲戚,就连基本的礼貌和尊重都不需要有了吗?”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当然不是。人与人相处,无论亲疏,以礼相待都是最基本的素养。

如果只心安理得地享受对方施与的善意与帮助,却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很显然,这不过是借熟人之名,行自私之实。

有些时候,“太不把自己当外人”,实际上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你对待他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人回应你的方式。长此以往,必定只会让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2

小明从小长在农村,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买了个大房子,成了家、也有了孩子,父母也跟着一块住。

因为父亲是家里的老大,所以每年过年就有很多亲戚来到家里,他姑姑就是其中之一。

话说他姑姑家因为这几年承包工程赚了点钱,家庭逐渐富足起来,但其实文化、修养却没有跟上,可可偏偏因为“壕”了起来后自以为高贵无比。

和谁说话都是高昂着头,显得骄傲无比,每次到小明家跟小明母亲说话,虽然嘴里喊着“嫂子”,但是却丝毫感受不到她的尊重。

还经常趾高气昂地指点小明:你该咋咋咋...不该咋咋咋...不听我的就会咋咋咋...只要听我话,你一定能咋咋咋......

弄得每次看见这个姑姑小明都快崩溃了,但是就这一姑姑,还是嫡亲的,怎么办呢?

事实上,真正有教养的人,心里都标有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尺度。而这个尺度,就是对[分寸感]和[界限感]的把握。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不以熟识为借口而忽视分寸,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礼仪。

熟不拘礼是一种随性,但懂得熟而不越界、不逾矩,才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

无论什么样的关系,要想维持好它,都离不开应有的界限感。这不单是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原则,更是衡量一段关系能否走得长久的前提

所谓[将心比心,方得真心],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3

细节见人品,处事显教养。

很多时候,对别人提出要求或做出评价都很容易,难的是换位思考,回过身来查看自己的言行。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人总是习惯拿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觉得大家都这么熟了,没必要在乎太多细节,结果却在无意间[伤人又伤己]

其实,越是亲近的关系,越值得我们用心去维护和经营。因为知根知底,更应该注意有所顾忌,避免随意碰触别人的隐私,也不要随意去揭别人的短处。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论语》中有一段话:“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意思是说,见到服丧的人,即使是亲近者,也必定要改变神色,表示同情;见到戴着礼帽的人和眼盲的人,即使是熟人,也要表示礼貌与友好。

在我看来,这段话很形象地道出了教养的本质。因为一个人的教养,正是在于对他人的周到和体谅,而非以己度人。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如果懂得换位思考,能够想别人之所想,应别人之所急,并从中掌握人际关系的界限感,做到[行为得当、不疏于礼],这样的人自然也最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世事洞明者,不以世故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以礼相待,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默经过观察与实验认为,人人都具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它像生物的“安全圈”一样,是属于个人的空间。

真正有教养,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都会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不侵犯他人的[安全圈]。

礼仪 | 有一种教养,叫熟不逾矩

-END-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些许帮助

请在下方"好看"处印上您的钢戳

点一下呗!

WX公众号:sanshui_haomiao

每天一点礼仪小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