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時節應該吃什麼?中醫生提醒霜降進補不能盲目

今天是10月24日,我們迎來了秋季在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在這個節氣過後我們近逐漸步入冬季了,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裡我們該如何做好入冬的準備呢?同心堂經常說冬季要進補,其實民間有一句話叫做:冬補不如補霜降,也就是說冬季進補不如霜降時節進補,但是如何飲食也不能盲目進行。


霜降時節應該吃什麼?中醫生提醒霜降進補不能盲目


要進補,吃啥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冬補不如補霜降,為什麼秋季進補這麼重要呢?這是因為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交接季節,這個時候人們剛經歷了夏季的燥熱,體內存在溼熱毒氣,因此需要及時進補養生,做好過冬的準備,如果等到入冬了再進補就有些來不及了。


霜降時節應該吃什麼?中醫生提醒霜降進補不能盲目


中醫理論認為“兩陽合明謂之陽明”“兩陽合明降於土”,意思是說陽氣的潛藏需要依靠脾胃的正常運轉。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軸,就好比車輪子的中軸,中軸旋轉,方可實現左升右降的氣機周流。在霜降節氣加強健運脾胃,可以幫助陽氣的潛藏。

但是,霜降進補也是有講究的,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在這個時候選擇進補,因為自霜降以後,秋燥漸去,冬寒漸至,此時飲食養生可根據個人體質的寒熱不同,適當進食溫熱之品以防寒,但亦不可過早過多地進補溫燥之品,需要溫燥與涼潤相結合。中醫強調“秋冬養陰”,秋冬季節的天地陽氣以收斂、潛藏為主,養生要順應斂藏之性。如果過於溫燥,溫燥升散則會影響人體陽氣的潛藏,甚者會導致“冬不藏精,春必溫病”。


霜降時節應該吃什麼?中醫生提醒霜降進補不能盲目


注意保暖很重要

雖然民間都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但是進入霜降後也就代表著進入了深秋時節,而春捂秋凍其實說的是初秋時節,因此這個時候還是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從腳入”,深秋時節的保暖當然要從腳開始,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效百倍”,蘇東坡曾經讚美熱水泡腳的保健功效。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會覺得暖和,熱水泡腳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此之外,胃部的保暖也很重要,深秋時節溫度較低,在飲食上要避免寒涼的食物,這會刺激人的腸胃功能,導致胃酸過度分泌,刺激胃部、十二指腸粘膜,同時,寒冷還可造成胃腸自身缺血、缺氧。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破壞胃腸黏膜的防禦屏障,引起急性胃炎甚至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對於曾患或已患消化性潰瘍的人來說,此時應避免生硬、油、炸、煎、炒等難消化的食物和酒類、酸性飲食、濃茶、咖啡等。此時宜吃些半流質且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稍高的食物,如大米粥、蛋花湯、蒸雞蛋、藕粉、蜂蜜、果汁等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

霜降來了,你準備好自己的養生計劃了嗎,同心堂希望大家都能制定良好的養生計劃,早睡早起、勤鍛鍊身體、多注意飲食,這樣才能收穫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