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歡迎閱讀《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中國的原始社會中,商朝的名氣要遠勝於科技還是文化水平比他先進的周王朝,這響亮的名氣,要歸功於商朝歷史上有名的兩對夫婦。只不過他們一對是以正面形象示人,而另一對卻是以昏庸之君的形象為普羅大眾所熟識。構建商朝中興盛世的武丁及其妻子婦好,他們的名聲卻又遠不及紂王及其寵妃妲己。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妲己


造成以上的偏差,原因在於今天鋪天蓋地的有關商紂王夫婦的影視劇節目的泛濫,而《封神演義》的出世,更是將紂王這對夫婦的“光輝”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當然,作為了解商周交替時期的歷史故事的一部重大著作,《封神演義》所刻畫的不只是有紂王酒池肉林的糜爛生活。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妲己


作為一部經典的志怪小說,封神其中的內容,有的不免誇大事實,或者刻意編造,但是我們今天翻開史書,尤其在出土的一些文物上面,仍然可以直觀的感受這個史上第一暴君,是如何的帶著自己的老婆極盡荒唐,一步步葬送自己的王朝。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商紂王


中國古代歷來有後世給前朝君王作諡的習慣,一方面見賢思齊,一方面藉著先人的肩膀標榜自己的豐功偉績,這無可厚非,畢竟我們每個人都習慣給別人貼上自己心中的標籤。後世給紂王的廟號是“帝辛”,而紂這個字正是後世人對於紂王在位時的一系列駭人聽聞的光輝事蹟的深刻描繪。作為帝王諡號,“紂”這個字可謂是帝辛一個人所獨享了,而紂字歷來為諡號裡面最惡毒的一個稱謂。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婦好


商王朝的瞬間崩盤,源於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戰。原本作為王室正統的商王紂,坐擁雄師,勝地千里,而西周只不過是他的一個藩屬國。作為一個並不是很強大的藩屬國。周武王公然挑釁強大的宗室商紂王,在紂王的眼裡,這就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周武王


可是,但凡偉大的事情,總會來個但是。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的額紂王,雖然在戰鬥開始佔據上風,但是很快就一瀉千里。這是為何呢?當年決定拿破崙滑鐵盧失敗的原因,到了最後竟然是一個小小的馬蹄釘,而在當年的牧野戰鬥中,對於戰鬥走向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竟然是為數不多的三百兩戰車。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婦好


根據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殘片上的記載,整個商朝時期,並沒有出現有關戰車作戰的記錄,可見作為宗室的商王朝並不擅長打車戰。而古代的戰車,其實其配置很簡單,無外乎一匹馬或者幾匹馬拉著一個車,車上載幾個人,有負責射箭的,有負責點火的。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商朝


但是最終決定牧野戰鬥勝負的就是這三百兩戰車,周人靠著戰車的機動性,迅速將戰鬥開始的被動局面一舉扭轉,作為戰車的標配,一人駕馬車,一人射箭,一人拿著長矛,可以說是各個兵種的協調性很高了。有點像今天的特種兵作戰,以少量人數,從敵後發起突擊,最終影響戰鬥全局。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周朝


其實周人用戰車取勝的故事是符合史實的,我們都知道,周王朝的祖先生活在西垂邊境,那地方盛產各類戰馬,所以周人想要組建一支戰車部隊並不是什麼難事,而商人地處中原王朝,步兵則是他們的主要優勢,結果在戰鬥開始,周人就派出一支三百戰車組成的突擊隊,瞬間瓦解了商朝防線,戰鬥也順利拿下。關於周人使用戰車作戰的事情,在詩經中也有篇幅介紹,今天我們之所以難以見到這場戰鬥勝利的關鍵原因——戰車的使用,則是因為後世儒家學派出於維護周武王光輝形象的刻意迴避,變相隱瞞下來了。

周武王憑藉什麼戰勝商紂王?贏得出其不意,卻被刻意隱瞞了

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