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父親48歲去世,死因難以啟齒,慈禧一輩子都不願提起

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厲害的女性人物,在晚清時期著名的女性就是慈禧太后了,在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她一介女流之輩,竟然最後執掌清朝皇權幾十年之久,也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女性人物。慈禧太后在我國曆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很好,她的一生也是充滿了爭議的,對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也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慈禧太后的一生也是經歷了很多曲折的,傳奇的一生也是叱吒風雲,大多數人對於慈禧的一些人生經歷也是比較瞭解的,但是在提起她的家庭出身的時候,知道的就不是很多了,歷史上也沒有過多的記載。

慈禧的父親48歲去世,死因難以啟齒,慈禧一輩子都不願提起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成為實際上的執政者,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但是他的出生其實很一般,並不是出生於王公貴族之中,而是出生在一個比較普通的官吏之家。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當時只是從五品的官職,而他的祖父景瑞,也只是擔任刑部山東司員外郎這樣的職務,最高不過從五品。再說他的父親惠徵,也不是什麼有才能的人,在仕途上也沒有多大的起色,道光11年入仕,擔任吏部筆帖式,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文員,主要的職責就是抄寫文件。要知道古代是沒有複印機和打印機的,朝廷各部累積了很多的公文存在,這些公文都是靠人手工抄寫完成的,而慈禧的父親就是從事這一職務。他的仕途經歷,比父輩更為艱難,在這個職位上幹了十幾年,直到道光26年的時候,才得到了升遷的機會,成為吏部文選司主事,仕途開始進入上升期。

慈禧的父親48歲去世,死因難以啟齒,慈禧一輩子都不願提起

直到道光29年,他在這個職位上熬到了頭,成為山西歸綏道道員,這是一個地方長官的名稱,職位略低於總督巡撫,但是卻高於知府,官職是正四品,與祖輩相比,他的仕途算是有了很大的突破,成為家族歷史上關節最高的一個人。他在這一職位上兢兢業業的幹了三年,才得到了朝廷的肯定,最後又調任安徽寧池太廣道,駐地蕪湖。從一個比較貧窮偏僻的地方,調到了富饒繁華的江淮地區,這對於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且在此期間,他的運氣好了起來,女兒也通過宮廷選秀進入宮中,就是日後的慈禧太后,而他也成了朝廷的國丈。

慈禧的父親48歲去世,死因難以啟齒,慈禧一輩子都不願提起

按理說他的人生應該越來越好,但是好景不長,在一年後,他的人生就走向了跌落,咸豐三年時去世,當時他只有48歲,正值壯年,年紀輕輕的他到底為什麼而去世呢?他真正的死因實在難以啟齒,在史籍中也有所記載,慈禧太后甚至把這段經歷看成是自己人生的黑點,一輩子也不願提起來,說起他父親的死因,其實是和太平軍起義有關的,當時他父親調到安徽之後,正是太平軍起義頂峰,當時太平軍的力量越來越大,從南方殺來,而他駐紮的蕪湖就成為了抵禦太平軍的前沿,但是當時清軍的力量已經非常衰弱了,並沒有多大的軍事力量,而且清軍也沒有鬥志,在太平軍的攻擊下連連敗退,直到咸豐三年,太平軍攻佔了安徽重鎮慶安,當地巡撫被斬。這一時間裡,安徽到處草木皆兵,尤其是朝廷的官員,都小心翼翼,甚至望風而逃。

慈禧的父親48歲去世,死因難以啟齒,慈禧一輩子都不願提起

其中就包括慈禧太后的父親,他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官,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經歷過打仗,看到太平軍這麼的彪悍兇猛,嚇得魂飛魄散。在太平軍快要打到蕪湖的時候,他謊稱要去督辦糧餉,然後逃到了江蘇鎮江,到自己的老朋友江蘇巡撫楊文定那裡去避難,沒過多長時間,安徽就被佔領了,咸豐皇帝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非常生氣,下令進行徹查,安徽的一系列官員都被撤職下獄,殺的殺關的關,裡頭也包括惠徵。惠徵雖然是咸豐的老丈人,但是慈禧太后當時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妃嬪,沒有能力干涉朝政,再加上這正是國家危險之際,咸豐也顧不得那麼多,所以惠徵也在被追查的官吏中。

慈禧的父親48歲去世,死因難以啟齒,慈禧一輩子都不願提起

但是惠徵畢竟是後宮妃嬪的父親,是皇帝的老丈人,身份還是比較特殊的,所以新上任的安徽巡撫等官員,也是比較凌厲的,對於他的問題採取的是拖延觀望的決策。但是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惠徵太過膽小,聽到朝廷有旨意要查辦他,竟然嚇得一病不起,最後憂鬱過度,一命嗚呼,就這樣窩窩囊囊的被嚇死了。惠州臨陣脫逃,最後又為罪而死,死因這麼窩囊,就像是慈禧太后也感覺難以啟齒,所以從來不在人前提起,把這當成是自己一輩子的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