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卿到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共有十一家,即狐氏、先氏、胥氏、郤氏、栾氏、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晋国卿族与其他各国不同的是,国君之子不为卿,卿族多异姓。

十一族中,最先亡的是狐氏。晋襄公七年(公元前 621 年),晋国在夷地举行蒐礼。晋襄公本已任命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助。阳处父从温地回到国都后,认为应该让赵盾为中军元帅,于是又在董地演习军队,把狐射姑的中军元帅撤掉,换上赵盾。狐射姑怨恨阳处父,于是派续简伯杀死阳处父。晋国以无故杀大臣罪诛杀续简伯,狐射姑知自己在晋国孤立,就逃到狄人中去了。赵盾让人把狐射姑的家眷、财产送到边境。这样狐氏一族就从晋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接着被灭的是先氏。先氏的先轸在晋文公时任中军元帅,至先縠时任中军佐。在晋、楚邲之战中(公元前 597 年),他违背主将令,擅自率军渡河与楚交战,致使晋军大败。次年又召赤狄侵晋,赤狄军队一直打到清(即清原,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 20 里)。晋人追究邲战失败的原由与清地赤狄内侵之争,归罪于先縠,“尽灭其族”,先氏于是灭亡。

从六卿到三家分晋

晋厉公七年(公元前 574 年),晋厉公欲加强中央的权力,杀掉“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的三郤,郤氏被灭。在杀三郤的事件中,胥童为主谋。三郤被杀后,晋国贵族恐慌。栾书、中行偃于是囚禁了厉公,诛杀了胥童,胥氏一族被灭。

三郤被杀后,接着晋厉公也被栾书派人杀死,栾氏一族强横。晋平公六年(公元前 551 年),范宣子利用栾氏家族内乱之机,驱逐了栾盈。栾盈先逃到楚国,后又逃到齐国。在齐国的支持下,于晋平公八年又潜回封地曲沃,率领曲沃地方武装,进攻国都。旋即被打败,栾盈被杀,族被灭。到此,晋十一卿族,五族被灭,只剩下范、中行、知、及韩、赵、魏六卿。这时已到春秋中期,再过 4 年就是向戌发动的“弭兵之盟”了。

晋国六卿并存的政局,保持了半个多世纪。历史已进入春秋晚期,六卿都在扩大自己的地盘,巩固阵地,不同程度地在封地内进行封建性的经济改革。据 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所出竹简《孙子兵法吴问篇》载,六卿都废弃了“步百为亩”的旧田制,扩大面积,征收实物税,以拉拢民众,准备战胜其他强家。

六卿暂时的力量平衡,到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 497 年)被打破。晋定公十二年,晋赵鞅围攻卫国,卫国人惧怕,贡献给晋 500 家人,赵鞅把他们安置在邯郸。邯郸是赵鞅从兄弟赵午的封邑。晋定公十五年,赵鞅要把卫国送来的 500 家移到他的封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去。赵午开始同意,回邯郸与族中长老商议时,都以为不妥。认为卫国支持邯郸,是由于有这 500 家卫人之故,若迁到晋阳,卫国与邯郸的关系就不会那样紧密。他们打算先攻齐国,齐国攻邯郸,这样就可借口邯郸危险,将卫人移于晋阳,就不致使卫国与邯郸的关系断绝。赵鞅以不能立即实现迁卫贡 500 家的计划而生气,将赵午召来并囚禁于晋阳,不久就将赵午杀死。赵午的儿子赵稷与家臣涉滨于是反叛了赵鞅。赵鞅乃派上军司马籍秦围攻邯郸。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与范吉射又是儿女亲家,他们声气相通,故不参加围攻邯郸,且攻击赵鞅。赵鞅逃回封地晋阳,晋国军队于是包围晋阳。

从六卿到三家分晋

韩氏与范氏不和,魏氏也与范氏不睦,知氏想提拔亲信梁婴父为卿,欲驱逐荀寅以梁婴父取代。知氏于是向晋定公提出,赵、荀、范三家为乱,皆尽驱逐。这样知、韩、魏三家借着晋定公名义讨伐荀、范二家。但却未取胜。荀、范二氏见晋君同知、韩、魏三家进攻自己,于是攻击晋定公。晋国的国人站在晋君一边,荀、范二氏失败,逃到朝歌(今河南淇县)。韩、魏二氏向晋君为赵氏说情,赵鞅又从晋阳回到国都。知氏逼杀了赵氏谋臣董安于,赵氏的地位方被恢复,赵鞅乃率军围攻朝歌。

范氏、中行氏得到齐国、卫国、郑国等的支持,齐、卫多次谋伐晋援助范氏、中行氏。晋定公十九年,齐国送粮给范氏、中行氏,由郑国子姚、子般护送。赵鞅在戚邑的铁地与郑国送粮的军队相战,结果赵鞅大获全胜,“获齐粟千车”。次年,范氏、中行氏(荀氏)被迫逃到邯郸。晋定公二十一年,赵鞅伐邯郸,中行氏逃到鲜虞(中山)。次年,晋军围攻范氏、中行氏所在的柏人(今河北隆尧县隆尧镇),荀寅、士吉射最后逃到齐国①,范氏、中行氏于是灭亡。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 458年),知氏与韩、赵、魏三家,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私自瓜分,而不给晋国公室。这也是晋国史上政局的一大变化。以前贵族被灭后,他们的土地收归国家,私家不得侵占。如晋平公十二年,晋灭祁氏、羊舌氏后,将他们两家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晋国在两家土地上设立 10 个县,由中央派县大夫治理。现在四卿公然瓜分被灭贵族的土地为私产,可见四卿已不把晋国君放在眼中了。

从六卿到三家分晋

晋国君对四卿的这一举动十分恼怒,但自己又无力惩罚他们,于是向齐国和鲁国求援,想借这两国的军队讨伐四卿。四卿害怕,于是联合起来先对晋君出公发动攻击。晋出公逃往齐国,在半道上死去。知伯于是立晋昭公(公元前 531—前 526 年在位)曾孙骄为国君,是为晋懿公。

四卿中,知氏势力大,执晋国政,欲削弱三家,独据晋国。他强行向三家索取土地,韩、魏两家力弱,畏惧知氏,只得各向他“献”一个“万家邑”。赵氏此时已是赵鞅的儿子赵襄子毋■为家族长。赵襄子在此前曾杀了他的姐夫代王而拥有代地,实力雄厚,拒不给知氏土地。知伯见赵氏不给土地,就联合韩、魏二家共同攻击赵氏,约定灭赵氏后三分赵氏地。

知、韩、魏三家围攻赵氏晋阳城,因晋阳城在赵氏多年的经营下,百姓亲附,粮草、兵器充足,三家围攻一年都未攻下。三家于是引晋水淹晋阳。晋阳城被水困,只有三版高的城墙出于水面。据说三家围晋阳前后 3 年,百姓架高床睡觉,把锅吊起做饭,城中断粮,“易子而食”。赵氏内部已发生动摇,赵襄子接受谋士张孟谈的建议,联合韩、魏二家,反攻知氏。

韩、魏两家从知氏伐赵,也是被迫的。在知氏用水灌晋阳城,赵氏危在旦夕时,知伯曾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人国。魏氏的封邑安邑在汾水旁,韩氏的封邑平阳在绛水旁,皆可用水攻。韩、魏二氏听了这话,理会到知氏的用心和自己的处境。当赵氏来联络反攻知氏时,立即达成协议。赵、魏、韩三家反而联合攻知氏,将知氏的首领知伯瑶活捉而杀死。韩、赵、魏三家灭掉知氏,三分其地。这样,晋国就由四卿变而为三家。这一年是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453 年)。

三家灭知氏后,晋国君地盘已不多,只保有国都绛及曲沃两地,其余土地都归了三家。晋国君幽公畏惧三家,反而要去朝拜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原来的晋国实际已不存在。

韩、赵、魏三家升格为诸侯,战国时期七雄强国的局面就正式形成。

不过晋国公室还残喘了一段时间,到周显王元年(公元前 368 年),三家把晋君领有的一小块土地瓜分掉,晋国君静公降为普通平民,从西周初年唐叔虞受封的晋国,才最后从历史上消失掉。此时已进入战国中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