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白話譯文

最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手握權柄,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辯護說,不是他不讀書,而是軍中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孫權說:"我豈是要你研究儒家經典,去當教書匠?只不過希望你大略有個印象,知道歷史就夠了。如果說沒有時間,誰能比我更忙,我還經常讀書,我認為有天大的好處。"呂蒙才開始求學。

後來,魯肅路過尋陽,跟呂蒙談論,不由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識智略,已不是當年吳郡時代的呂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發現得未免太遲!"魯肅於是就去拜見呂蒙的孃親,結交成為好友,然後告辭。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此文選自《資治通鑑》,文題為後人所加。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吳國的創建者,黃龍元年(222)稱王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如今在江蘇南京),229年稱帝。

2.初:當初,起初,這裡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3.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4.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東漢末孫權手下 的將領。

5.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6.當塗:當道,當權。當:掌管,主持。"塗"通"途",道路,仕途。

7.掌事:掌管政事。

8.辭:推託。

9.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0.治經:研究儒家經典。治,研究。經,指《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等書。

11.博士:古代專門掌管經學傳授的學官。

12.邪(yé):後寫作"耶",語氣詞,表示反問或疑問的語氣。

13.但:只,僅。

14.涉獵:粗略地閱讀。

15.見往事:瞭解歷史。見,瞭解;往事,指歷史。

16.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17.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18.就學:指從事學習。就:趨向。

19.及:到了……的時候。

20.尋陽: 縣名,在湖北黃梅西南。

21.者:用在時間詞後面,不譯。

22.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

23.非復:不再是。復:再,又。

24.吳下阿蒙:指在吳下時的沒有才學的呂蒙。吳下,指吳縣,如今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暱的意味。現指才識尚淺的人。

25.士別三日: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裡指"幾"。士,讀書人。

26.即:就。

27.更(gēng):重新。

2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對待.看待。

29.大兄:長兄,這裡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30.見事:認清事物。見,認清,識別。

31.遂:於是,就。

32.拜:拜見。

33.別:離開。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中進士甲科。宋英宗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熙寧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鑑》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後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著作收錄於《司馬文正公集》中。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主播簡介

邊福來 品學兼優。喜歡 朗誦 閱讀 書法 ...並多次獲獎。中國歌劇舞劇院考級七級 中國跆拳道協會考級四級 藍帶。是一個聰明 漂亮 善良 多才多藝的女孩。明星小主播朗誦團隊成員。多家網絡平臺兒童特約主播。


聽:孫權勸學


聽:孫權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