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近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聊天截圖,有一位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在求職時,因為本科就讀的湖北工業大學既非985,又不是211,就被應聘單位嚴詞拒絕。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網絡上流傳的聊天截圖

What?大跌眼鏡啊!上海交通大學,可是國內響噹噹的頂尖高校,全國最牛高校“九校聯盟”(C9)成員之一呀。這樣無情的拒絕,可以說是相當不給交大博士留情面了。

有人說:這企業要逆天啊,連上海交大的博士都看不上。

還有人說:高考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能力,高考沒考到名校,後面考上碩士博士也白搭。

那麼,企業在招聘時,為什麼要如此執著地追求985、211高校的本科學歷呢?難道普通本科的同學們就只能默默接受“高考定終身”的殘酷現實,即使考研到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大學讀了碩士和博士,也無法鹹魚翻身,彌補這段“黑歷史”嗎?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首先普及一個小知識,人們通常把本科學歷稱為“第一學歷”,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實際上,第一學歷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

計劃經濟背景下,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上級是各省市原第一教育局,畢業時頒發的學歷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所以稱之為第一學歷。

當時的“第一學歷“可以分清區別於工人農民的幹部出身,例如一個接受了普通大中專教育的大中專畢業生,一定是有鐵飯碗和幹部身份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的象徵。

在1999年大中專院校擴招之後,已經沒有了這種提法。我們暫且延用這種通俗的說法。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一、招聘單位的第一學歷“名校情結”為哪般?

無論你的學歷是本科還是研究生,也無論你就讀的大學是普通大學還是985、211、雙一流等名校,這些都是證明你身份的標籤,是你在求職時的與競爭對手PK的武器,同時也是招聘企業篩選人才的標準。

用人單位以及社會上對於人才的評價中,通常會有對於第一學歷的“名校情結”和“普校歧視”,即使繼續讀了研究生也會被選擇性忽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1.高考與考研的選拔方式不同

大學本科的選拔方式是高考。高考被認為是當今我國最能體現學生真才實學、最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方式,所有的考試科目,均由各省或全國統一命題,大家同時開考、同場競技,能否錄取只看分數是否達到錄取線這一條硬指標。

研究生的選拔方式分為初試和複試,初試的公共課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課則由招考學校自主命題;複試包括筆試和麵試,也是由招考學校自主實施。因此,不同學校考生的考題難度並沒有統一標準,分數也不具備普遍對比性。

有第一學歷名校情結的人認為,考研的最終錄取存在暗箱操作和不可控因素的可能性,因此在公平性方面,並不如高考,因此選拔的人才也不如高考的含金量足。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2.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內容不同

本科教育屬於高等教育的基礎階段,學習的專業知識點多面廣,側重對於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而名校的本科教育,優質教育資源更多,教學質量更高,學生的素質也更全面。形象點說,就像是種地,在一片莊稼地裡種很多種農作物,到時收穫的是各種糧食。

研究生期間的學習,需要在大專業下細分研究方向,學生要在某一個較細的研究領域內垂直挖掘和探索,側重於學術研究的深度。形象點說,就像是鑽石油井,在一個小範圍內挖得很深,出來的只有石油,但不深挖的話你得不到。

有第一學歷名校情結的人認為,職場中要求的是專業的綜合素質,名校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更加紮實,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而研究生階段鑽研得再精再深,如果本科時沒有足夠的知識面寬度,也沒有競爭力。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二、企業招聘的第一道門檻,一定是最高學歷

在效率為王的當今社會中,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篩選簡歷的最快捷方式,就是先看學歷和學校。

怎樣招聘到高概率優秀的人才?顯然是擁有高學歷、畢業於名校的大學生。

當然不是說學歷不高、普通大學就沒有人才,只是概率要小,這就是招聘單位的偏見,而且你基本不會有消除這種偏見的機會。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我認為,最高學歷的含金量比第一學歷更高。

高考考進好大學的同學,有的是自己天賦異稟加上勤奮努力,但還有許多同學是被老師像趕牛一樣,抽著鞭子被動學習,高考考得好也許是因為在學校和家長的嚴防死守下別無他法,只能學習。而進了大學後,還能否自我約束,保持高中時代的學習勁頭,真的不好說。我們見過多少高分考生在大學裡因為網絡遊戲、戀愛或兼職等迷失了自己、荒廢了學業的例子?

而第一學歷非名校的同學,通過考研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則是他們自己要求進步並刻苦努力的結果,這種自主奮鬥、不斷學習、勇於挑戰的內驅力量才是他們最強的武器。在本科學校並不如意的情況下,他們有能力扭轉高考失利的局面,通過自身努力繼續提升學歷,苦心鑽研專業學術並順利畢業,也是具備真才實學的。而這種在逆境中迎頭趕上的難度係數無疑會更大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因此,企業招聘時的門檻順序,一定首先是最高學歷,然後才是第一學歷。

硬性招聘研究生的單位,也許你是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本科也不會要。

如果沒有學歷硬性要求,那麼研究生在和本科生競爭時,通常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優勢。畢竟,能考上研究生,特別是名校的研究生,說明學生在學習能力、專業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還是不錯的,應該會比本科生高一個臺階。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三、招聘單位看重第一學歷並非“矯情”

讀研究生時,我曾參與過校園招聘會的協調管理工作,與不同企業的招聘人員有過深入交流,同時在自己的畢業應聘季,也關注過不少單位的招聘條件。確實有不少的企業,在看重研究生學歷的同時,還看重本科畢業學校的情況,基本上要求均為211學校起步,招聘標準可謂“嚴苛”。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招聘單位看重第一學歷也無可厚非。

1.對於高端、高智等專業性極強的行業,如果不是人中龍鳳的高、精、尖人才肯定無法勝任,那麼他們的招聘條件必然極度苛刻,應聘者通常從小就是出類拔萃的天才和精英。

2.對於部分壟斷性國企等高薪熱門單位,應聘者眾多而招聘崗位稀缺,那麼用人單位天然會有十足的底氣精挑細選、優中選優。

3.在應聘者均跨過了第一道門檻,即最高學歷均為研究生的同等情況下,用人單位則會把本科學校出身作為第二輪篩選的依據。

因此,

雖然並不是所有招聘單位都會注重研究生的本科學歷出身是否名校,但這件事情本身很正常,畢竟誰都想招聘到最優秀的人才。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招聘會上,某單位只招收博士

四、普通本科大學生出路在哪裡?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求職時,有的招聘單位確實鍾情於第一學歷為名校的大學生。對於非名校的本科生,我有以下建議送給你們:

1.做好人生規劃,然後朝著目標堅定地努力

高考時成績不如意,也許是你當時不夠努力,也許是你學習還未開竅,還有可能是你生在河北、山東、河南等高考大省。現在進入了普通大學,已經無法改變。想想未來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對於現狀並不甘心,那麼一定不要放棄自己。

2.學歷不直接等於能力,但沒有學歷可能連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都沒有

考研是改變普本出身最好的方式之一。先確定你的考研目標學校,不能好高騖遠,但也不要為了混學歷而考研。說實話,讀非211、985學校的研究生,意義並不大,對自己的提升也著實有限。沒有含金量的研究生畢業證書,並不足以讓你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3.招聘時,本科非名校,即使讀了名校博士也白搭,只是“倖存者偏差”

不要因為本文開頭那個上海交大博士求職被拒,就覺得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即使讀了碩士、博士也無濟於事,這只是個例,是一種“倖存者偏差”——“名校博士因本科非名校而遭拒”這件事很少見,因此足以引起我們的關注,而讓我們忽略了那些大量的沒被報道的“名校博士找到自己滿意的好工作”的例子。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指的是隻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碩士博士們在學歷提升過程中帶來的改變,比如學術能力提升、認知水平提高、自信心增強、眼界開闊、思維方式靈活多樣等等,這些改變都是奮鬥的成果,是能力的證明。有了名校碩士博士的金字招牌,除了過分看重第一學歷的招聘單位,還會有許多其他的選擇,實在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求職“倖存者偏差”:第一學歷是二本,讀了碩士博士也白搭?

結語:學歷只是起點,能力決定高度

綜上所述,我們明白了本文開頭提出的2個疑問:企業在招聘時,執著地追求第一學歷出自名校,並非普遍現象,而是出自於其招攬人才“優中選優”的需要。出身普通本科的同學,通過考研提升自己,讀了重點名校的碩士和博士後,也會擁有輝煌光明的未來。

但是,所有同學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即使是出身名校,即便是讀了碩士博士,名校和學歷光環加成,也只不過是為你的求職增添了入圍的砝碼,它們只能決定你的起點,但決定不了你的終點。

進入職場後,那就真的是“英雄不問出處”了,你的所有光環會瞬間消失,一切歸零,你只是一個職場新人而已。決定你能在職場上走多遠、升多高的,只有2個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