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師陳建明在創作上延續傳統文化

在《禮記》中,龍與鳳、龜、鱗一起並稱“四靈”。它為百鱗之長,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更是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徵。


中國文化中龍不僅是吉祥與權貴的象徵,作為“龍的傳人”,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龍成為了皇權的象徵。龍文化繁衍至今,在各類藝術中都有融入龍的元素,也在玉雕的創作道路上深深地影響著玉雕師們。


想要在面積較小的玉石上進行創作,並且呈現出龍的威嚴視覺效果的震撼也是極為不易的,這對玉雕師在線、面、點、及色彩處理上有著極高的要求。玉雕師陳建明在創作上延續傳統文化,豐富其造型形態細節,將其再演化和發展,創作出一系列龍造型雕件精品。

龍在玉雕中的設計多種多樣,從事玉石雕刻有十多年的玉雕名師陳建明,對龍玉雕作品中的線條、形制、圖案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設計上沿用傳統龍紋飾的基礎上,根據材料的特色進行設計,大膽創新。他認為:一件優秀的具有時代特徵的工藝美術品,從製作工藝到思想內涵都應體現傳統工藝與創新精神的集合。


陳建明

玉雕師陳建明在創作上延續傳統文化


陳建明,現任四會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2006年成立隆肯工作室,從事翡翠雕刻、設計與管理,擅長人物及山水題材的創作,喜歡有色彩材料的雕刻,他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善用材料的色彩去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結合中式藝術的寫意,與西方藝術的寫實,大膽獨到的雕刻手法,將玉石的色彩玩到另一個高度。他讓手中的作品有自己的靈魂,作品不僅有精工細雕刻技法,有設計創意的靈性,極具收藏與欣賞價值。



作品介紹

玉雕師陳建明在創作上延續傳統文化


《中國龍》

作品中,神龍昂首騰躍於空,須目怒張,龍軀彷彿攪動著雲氣,以俯瞰之勢,盡顯神龍的兇猛霸氣和威武神情。細細一看,別緻的龍頭,鋒利的牙齒以及龍身上不同的鱗片紋理,都是玉雕師經過漫長的精雕細琢,雕工細緻到位,翡翠本身材質的冰潤細膩與龍的威武兇猛,二者互相映襯,別具一格。延續至今,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成為一種文化積澱。寓意著中華圖騰,是安寧吉祥的象徵。

玉雕師陳建明在創作上延續傳統文化

《中國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