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明与“宣城画派”

汪立军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39期

10月22日上午,夏子超副专员和柳国财陪同亚明一行拜谒梅清陵园。走进陵园,亚明一步一鞠躬,口中说道:“梅大师,我带着你的徒子徒孙来拜祭你了。”在亚明的带领下,学生们恭敬站立,然后向梅清墓园行三鞠躬。礼毕,他起身抚摸墓碑,看着陵园内的雕像,十分欣慰。他对在场的人说:“比我想象的好,修得好!明春要在梅清墓前左右各植一棵‘黄山松’,一来可以装点陵园气氛,二来梅清本身也是一位画松的高手。还要在墓园的后面栽种一些竹子,一是文人喜欢竹子,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二是竹子长大以后对墓园还可以起到‘华盖’的作用。”

他对夏子超副专员说:“梅清是宣城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中国美术史上可以留下一笔的人物。作为梅清的家乡,宣城要重视对梅清的研究,把梅清和石涛的艺术灵魂延续下去。陵园建起来,还不够,要珍惜这份难得的文化遗产,挖掘、研究、整理,并影响一代人,培养新一代的艺术家。历史上的大师,越研究越有价值。”

返回途中,亚明一行游览了宣城近郊的扬子鳄繁殖中心。下午六时到达宾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晚饭后,对同行的学生说:“这次我要在宣城多住几天,还要登敬亭山,观谢朓楼,上九华山(在池州市)。”

10月23日,亚明带着学生赴城北敬亭山游览写生。金秋的敬亭山万木葱荣。三百多年前,梅清和寄居在此的一代山水画巨匠石涛和尚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传为艺坛佳话。

亚明与“宣城画派”

亚明走走停停,不时表达他对敬亭山的印象。他说:“敬亭山从山势看,并不高大,但有一股清韵之气,给人思想以浩荡感。登上敬亭山使人精神一爽,神采飞扬。”他接着又说:“为什么唐以后那么多文人墨客来敬亭山?他们来一不是为升官,二不是为发财,就是因为敬亭山有文气和艺术家气质,他们来想得一点灵气。”在虎窥泉旁边的绿雪茶社,亚明坐下来喝茶。这时候,他的思路一转,想起了石涛,他说:“石涛24岁由武汉到宣城敬亭山,在宣城生活近20年,他的成功及在画坛影响的基础全在敬亭山。徐霞客讲‘五岳归来不看山’,李白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个定义下得好!敬亭山美哉、秀哉、壮哉。”

亚明的生活很有规律,晚上九点之前休息,早上六点起床,中午要午休两小时。学生们来宣城白天写生,晚上创作。

来宣城的第四天,亚明游览了谢朓楼遗址。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中心陵阳山巅,是一座文化名楼。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谢脁楼历来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几经修葺重建,抗战时期该楼被日机炸毁,仅存遗址为一座高6米、面积1500平米的高台。亚明登上雄踞陵阳山巅的高台,凭栏远眺,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古诗意境,历历在目。敬亭烟云心头起,谢李诗魂入梦来。

第二天上午是亚明此行在宣城的最后一天,他安排在宾馆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画了七张四尺三开的花鸟、书法十余张分赠给宣城的老友,并为宣城画家黄书元题写了“黄书元画展”的展标。这其中,他在一张《醉蟹图》上题有:“丙子九秋,往宣州专拜一代宗师梅清安息处,同行者北京杨彦伉俪、扬州吴汉华曹江萍、苏州周霞,期间蒙柳国财局长盛情,看敬亭山、观谢太守楼(将要重建),兴致信手写此,奉家祥薛君。合肥亚明。”记录了此行的经过。

10月26日,亚明离开宣城,柳国财带病护送亚明回苏州东山。得知几天的劳累让老友生病,亚明很感动,离开东山近水山庄,亚明一直把柳国财送上车,然后挥手告别。东山的银杏树金光灿烂,柳国财看着窗外的美景,身心渐渐地轻松起来。

这一年的岁末,亚明画了一张《李白独坐敬亭山》(见封底)寄赠给柳国财,六尺三开的宣纸上,郁郁葱葱的山林与远处潺潺的流水把敬亭山的清韵之气描绘的淋漓精致。众鸟已远,敬亭山像一位老朋友与李白相望,这是亚明对李白诗意的感悟和对敬亭山的欣赏与推崇。也表达了他对完成自己心愿的老友一份感激之情。接到来信,柳国财赶忙与亚明通了电话,电话的那一端,豁达的亚明轻松地说:“这张比出版的(作品)还好,你好好留着。”

亚明一生将“宣城画派”梅清、石涛等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深入生活、写生自然的创作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中。他曾说“我以人民、生活、传统三者为师”。

他爱家乡安徽的黄山,更爱画黄山;他崇拜自然,更崇拜以自然为师的梅清、石涛等“宣城画派”巨匠。他曾在《黄山图》上题句:明清至今画人写黄山者,得山之性者,只几人而已,今人皆未得,多写形,余亦然。在他1997年创作的《黄山雨意图》中又题到:丁丑仲夏,余八到黄山,三十余年前登,踏遍众峰写廿开册页,皆对景取形。二到又写松百株,三次方知山之精神,六到才明山之性也。

亚明一生九上黄山,体味着黄山变幻的烟云,感悟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 他推崇梅清、石涛等“宣城画派”大师的绘画思想,把“笔墨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作为终生实践的信条。

晚年的亚明计划在敬亭山建设创作基地,将“宣城画派”精神进一步传承发扬光大。1997年夏天,他在给柳国财的信中写到:

宣州敬亭山美哉、秀哉、壮哉。幽幽静静,足养心也。昔清初新安画派中坚梅清故乡,石涛上人修学之地。当时宣州书画社广集海内外高人逸士,为宣州增色添韵,扬一代风流。余有意在敬亭山下建一小屋作创作休息之用,再者为海内外画家提供方便,如能获当地政府恩准,余当为宣州作出贡献。具体建屋事宜,余委托他人办理,无须麻烦政府。 亚明 丁丑仲夏近水山庄

接到来信,柳国财立即向市政府报告,得到了时任宣州市市长朱恩三的支持。亚明对这间文化小屋寄予期待,他甚至对小屋的风格都有明确的构想,他希望这间文化小屋外观古朴,总造价在30万左右。建好后他每年来一至两次,每次住十天半个月,同时也为海内外同行来宣城研究、挖掘梅清和石涛的绘画艺术提供休息和创作的场所。

1997年夏天,亚明八上黄山,从黄山下来,下榻泾县泾川宾馆。第二天,他安排到泾县宣纸厂参观,文革期间,亚明曾在此停留过一个月,这次算是故地重游。参观以后,工人摆出了一张四尺整纸,亚明说:“我给你们写几个字吧。”工人们希望亚明能够画一幅画,亚明便开笔画了一张《竹石图》,并题写了三竖行的长款。时值盛夏,没有空调的厂区工作室,整整.40分钟时间作画让亚明热得满头大汗,工作人员用一条白毛巾不断地给他擦汗。

从泾县驱车来到宣城,他又想起了敬亭山,这一次是亚明第4次上敬亭山。第二天上午,司机直接从后山开到山顶,从山顶下车,直走到翠云庵旁的平台,远眺水阳江。此刻,他像阔别多年的老友俯看敬亭山,他兴致勃勃地计划第二年九上黄山,1999年要十上黄山。

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春天,亚明经检查不幸身患肺癌,经多方治疗,仍不能见效。2002年2月19日,新华社电告:为人民创作出大量艺术杰作的当代著名国画家亚明,今天放下了辛勤耕耘了50多年的画笔,清晨在南京逝世,走完了他78年的生命路程。

亚明的生命和艺术之路就此剧终,留给宣城的还有许多未完成的空白和无尽的遗憾。

2011年6月9日,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书画院主办的“梅清与宣城画派学术研讨会”在宣城市隆重召开。全国著名美术史家陈传席、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臣彬,安徽省各市书画院院长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理论家、书画艺术家60余人出席研讨活动。围绕梅清和“宣城画派”艺术,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举行座谈、笔会等活动,并参观了梅清故里,冒雨集体拜祭了梅清陵园。

亚明与“宣城画派”

梅清陵园,依然保留着当年亚明来到时的样子,洁白的雕塑,梅清深邃的目光跨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墓园内碧草连天,苍松挺拔,青翠的竹林如华盖一般围绕在墓园的周围,墓园上空,一棵参天的大树拔地而起,那树茂密而浓烈,气势直冲云霄,让在场所有人都举目仰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