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中的養生文化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清初時人。因科舉失利,他就組建了個戲班子,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有機會四處走動,參加遊覽,增廣見識。他寫成一本《閒情偶寄》。書中的“飲饌部”可概括為24個字,即“重蔬食,崇儉約,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膩,講潔美,慎殺生,求食益”,體現了李漁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他的飲食觀與養生觀。

蔬食粥飯香

  李漁的飲食主張首重蔬食。作家周作人稱其為“吃菜主義”。李漁說:“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體現在“飲饌部”的寫作結構上就是蔬食第一,飯粥第二,肉食第三。李漁認為蔬菜才是天下真正一等美食,對健康有益。在蔬食中,他又認為以筍為第一等,因為筍出自山林,不受汙染,色潔白,質細嫩,味清鮮,“《本草》中所載諸食物,益人者不盡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兩擅其長者,莫過於此”,誠乃“菜中珍品”。可見那時候的人就已具有很高的營養和健康意識。值得一提的是,李漁吃筍與眾不同,只用白水稍微煮一煮,加點醬油即可。他認為這樣才能盡筍之美。

  如果一定要和肉類同煮,他主張擱肥肉,然後去掉肥肉,剩下筍,將煮筍的湯加點酒和醋做成蘸汁,就是人間至味,這即後來流行一時的肥肉燒筍。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出“醃篤鮮”,是長三角餐桌上的常見菜。

  李漁認為僅次於筍的是蕈(xùn),即各種菌類。他說:“蕈之物也,無根無蒂,忽然而生,蓋山川草木之氣,結而成形者也……食此物者,猶吸山川草木之氣。”這與古人早晚勤吐納,吸天地日月之精華以養生的主張十分契合,只不過李漁將其具象化和物質化了,更便於普通人理解。此外,黃芽菜、髮菜、瓜、茄、葫蘆、芋、山藥、蔥、蒜、韭、蘿蔔、芥菜都是他推崇的蔬菜。

  在李漁看來,蔬食之外,飯粥為第二,原因是“食之養人,全賴五穀”。這與《黃帝內經》主張“五穀為養”的觀念契合。而且他指出,煮飯勿以水多而減,煮粥勿以水少而添,“米用幾何,則水用幾何,宜有一定之度數”,這樣煮出來的粥飯不但美味,而且營養也不會損失。

吃魚重在鮮

  李漁不喜歡吃肉,對於肉食,《閒情偶寄》中有個開玩笑的說法:“肉食者鄙(語出《左傳·曹劌論戰》),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謀也。食肉之人不善謀者,以肥膩之精液,結而為脂,蔽障胸臆,猶之茅塞其心,使之不復有竅也。此非予之臆說,夫有所驗之矣。”李漁調侃,老虎為什麼會成為野獸中最愚蠢者,就是因為老虎天天吃肉,非肉不食,光吃肉不吃菜讓老虎變蠢了。

  不過,李漁也並非素食者。他雖然不愛吃雞、鴨、鵝、豬、牛、羊,但對水族中的魚類尤其是螃蟹卻情有獨鍾。他認為,吃魚首重在鮮,其次是肥。鱖、鯽、鯉以鮮取勝,而鰣、鯿、鰱則以肥取勝。還認為,魚必須等客人來了再做,以便離鍋即吃。他說“遲客之家,他饌或可先設以待,魚則必須活養,侯客至旋烹。魚之至味在鮮,而鮮之至味又只在初熟離釜之片刻,若先烹以待,是使魚之至美,發洩於空虛無人之境;待客至而再經火氣,猶冷飯之復炊,殘酒之再熱,有其形而無其質矣。”李漁吃魚的主張被後來許多美食家繼承,並且發揚光大。不但是魚,所有熱菜均須離釜即食,也即所謂“菜不等人”。李漁認為,做魚要少放水,放的水只要能把魚弄熟就足夠,所謂“水多一口,則魚淡一分”,尤其主張水要一次放足,中間不能反覆添水。認為這樣會使魚的“鮮味減而又減”。還有一法,把鮮肥現宰的魚放在盆內,加入陳酒、醬油,蓋上瓜、姜、菌、筍等鮮物,緊火急蒸,一熟就吃。

  李漁愛蟹如痴,不僅在《閒情偶寄》裡歌頌了螃蟹好幾回,每當“蟹秋”將至(農曆九月至十月逢螃蟹產期,李漁因此命名之),就算他一窮二白,還是要存錢買蟹。他認為螃蟹最好的做法是清蒸。“世間好物,利在孤行”。因此,想要留住鮮味,就不能用太複雜的烹飪方式,作料也僅能為凸顯螃蟹之鮮。他尤其厭惡把螃蟹以煎、作羹、炸來料理。《閒情偶寄》寫道:“蟹之為物至美,而其味壞於食之之人。以之為羹者,鮮則鮮矣,而蟹之美質何地?以之為膾者,膩則膩矣,而蟹之真味不存。更可厭者,斷為兩截,和以油鹽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與蟹之真味全失。”

養生宜喝湯

  李漁主張吃飯時一定得有羹(較濃的湯),他說“飯猶舟出,羹猶水也,舟之在灘,非水不下,與飯之在喉,非湯不下,其勢一也。且養生之法,食貴能消;飯得羹而即消,其理易見。故善養生者,吃飯不可不羹;善作家者,吃飯亦不可無羹。”故他主張:“寧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有湯下飯,即小菜不設,亦可使哺啜如流;無湯下飯,即美味盈前,亦有時食不下咽。”李漁的主張,從現代營養學角度而言,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飯前或飯中喝點湯,有利於食物下嚥,減少對腸胃道刺激,也有助於食物在胃中稀釋和攪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消化和吸收。若飯前不喝點湯水,飯中也不喝,飯後因胃液大量分泌可能使體液喪失過多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沖淡胃液,影響食物吸收和消化,讓人患上胃病。營養學家則鑑於湯中鹽分過多的問題,主張飯前或飯後少量喝點淡茶水,有助消化,又可避免鹽分攝入過多。

激動勿進食

  在《閒情偶寄》中,李漁也闡述了膳食調節的方法。他說,要調節飲食,先調節腸胃的飢飽。大概餓到七分就應該吃東西,這是合適的標準,在這之前太早,在這之後又太遲。但是七分餓,也應該吃到七分飽。這是平時養生的食量。有時因為繁忙的工作,餓過了七分還不能吃飯,以至餓到了九分、十分時,就是餓過頭了。這時吃東西,寧可吃少點,也不能吃得太多,太多飢飽相交,易使脾胃受傷,幾個月的調節也抵不過這一日的紊亂。

  李漁主張情緒激動時不能輕易進食:“喜怒哀樂之始發,均非進食之時。”但是喜樂的時候還好,在悲傷和憤怒的時候就一定不要進食了。發怒時吃飯,容易嚥下卻很難消化;悲傷時吃飯,難消化也難下嚥。這兩種情緒存在時都應該先等一段時間,待到情緒稍微平靜些才可。飲食不論早晚,總是以腸道消化的時間為尺度。早吃卻不消化,不如遲些吃很快消化。不消化是個問題,消化了就不用擔心這一頓會出問題了。

  李漁還認為,疲倦時不要進食,這是為了防止瞌睡,因為睡著了食物就會停在胃裡不消化了。煩悶時不要進食,是為了避免噁心,噁心時不但不能嚥下而且還會反胃。這些都與現代養生觀念相符。

(王寧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