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裡克森——如同親子教育指南(中)

圖/來源網絡

艾裡克·洪伯格·艾裡克森(Erik H Erikson),美國精神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是一位堅持弗洛伊德力比多學說的新精神分析流派代表人物之一。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艾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我會分成三期去介紹他的這項理論。

上期我們說到艾裡克森不平凡的一生,在機緣巧合之下,遇到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在一系列的學習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後半生闖入了心理學的殿堂,在那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艾裡克森——如同親子教育指南(中)


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他對人格發展劃分8個階段的理論。還沒有看過上一期的小夥伴們可以點個關注,查看一下上一期的內容呀。

階段一:口唇期

這個階段大概從出生延續到一歲,人生面臨的第一個危機就是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的問題。此時,新生的嬰兒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接受和吸收世界的一切,尤其重要的是在嬰兒從吃奶的時候。從生理角度看,吃奶的過程是維繫嬰兒生命的重要過程,更是處於嬰兒以口唇為敏感帶的時候,因此母親的哺乳和擁抱,是嬰兒與世界的第一次交互作用。

如果收到母親充滿關愛的照料,嬰兒便能獲得對這個世界基本的信任感。相反,若母親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在孩子身邊經常表現出疑慮,那麼孩子也會感到害怕,無所依靠,養成基本不信任感。長大容易與人不和,孤僻封閉,不善交際。

這一危機的成功解決,使信任感大於不信任感,在人格中就會形成希望的品質

艾裡克森——如同親子教育指南(中)


階段二:肛門期

這個階段大概從一歲到三歲期間,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自主——羞愧和懷疑的問題,此時孩子有一定自主行動能力,但存在許多不良行為需要被改正。

此時,若父母能給孩子相應的空間,讓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於孩子犯錯的行為態度溫和,循循善誘。那麼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能夠有能力相對控制對自己和環境,從而形成自主感,若是過多的大聲呵斥,過於保護,久而久之孩子會容易產生羞恥感,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逐漸超過自己的信任感,開始對人與事保持懷疑。

這一危機的成功解決,使自我選擇,自我控制的決心大於羞恥與懷疑,在人格中就會形成意志的品質

艾裡克森——如同親子教育指南(中)


階段三:生殖器期

這個階段大概在三到六歲期間,這一階段的危機是主動自發——罪惡感的問題,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一定的獨立思維,他們會思考,能表達,還有不俗的創造力。

若是這個階段的父母能給予孩子豁達與開明,懂得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小心的保護孩子們的求知慾,鼓勵孩子們勇於邁出腳步,進行實踐,同時又給予相應的保護,對孩子受挫、打擊時進行安慰與開導,那麼孩子在勇於嘗試,敢於實踐的環境下,就會產生主動感。(提示一下,階段三所說的主動感,是孩子們願意主動去探索世界,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而剛才階段二的自主感,是對自己周圍的人和事,表現出一定的控制感,而不會出現失去控制感的不適)相應的,若是父母在這個階段,父母不願回答孩子們的“為什麼”,對他們的奇思妙想予以譏諷,嘲笑,表現出荒謬幼稚的態度,那麼孩子們會受到很大的打擊,當以後孩子需要主動下決斷時,會回憶起被父母不認可,譏笑的場景,從而唯唯諾諾,對自己即將的行為產生罪惡感,缺乏追尋目標的勇氣。

這一危機的成功解決,使自發趕超越罪惡感,在人格中就會形成決心的品質,勇於追尋自己的理想與價值,即使受到了別人的蔑視,受到懲罰,也不會放棄。


階段四:潛伏期

這個階段大概在六歲到十二歲,大概是孩子們大概上小學的年齡,這一階段的危機是勤奮——自卑的問題。孩子們開始了知識與技能的專業學習,而在學校的學習中,孩子們通過學習獲得的,還有對自己價值的肯定。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能夠對孩子們的支持和鼓勵,對他們的成果給予一些獎勵,讓他們能明白勤奮的結果是成功予獎勵,孩子們的興趣便會從玩耍轉移到工作,學習上來。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學習使我快樂”,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感覺。反之,老師和父母如果一味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或是對孩子們的期望過高,又或是對孩子的成績不聞不問,他們的壓力過大,則會使他們產生自卑

艾裡克森——如同親子教育指南(中)


好的,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歡迎收藏訂閱轉發,謝謝各位支持!下期我們將繼續分析艾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將後續的4個階段奉送給大家,希望我的內容大家能夠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