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

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

長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

其中魚類400餘種

特有魚類180餘種……

但這一切已成為過去式

2019年

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佈了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

從2020年元旦開始

分步驟推開,禁漁十年!!!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2019年11月中旬

江西省都昌縣鄱陽湖邊

捕魚的人減少

仍有一些漁民在捕蝦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楊智傑 攝

【--《方案》劃重點--】

1)2019年年底前

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區完成漁民退捕

2)2020年底前

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護區以外水域要完成漁民退捕

3)自此,母親河長江全面進入十年休養生息期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江蘇長江江蘇鎮江段執法艇巡江執法檢查

確保長江禁漁制度的執行

視覺中國 圖

除了禁漁,還有哪些拯救長江水生生物的手段?


除了禁漁

保護長江水生生物的手段和措施

還包括增殖放流、設置人工魚巢(礁)

棲息地修復、江河連通

水生生物就地保護、遷地保護

瀕危物種的人工繁育

禁止違規挖沙、築壩等涉水工程

還有水利工程的生態調度等

特別是在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

一定要儘可能減少

這樣會阻斷魚類洄游

導致魚類不能繁殖

如果一定要修建

也要配套建過魚通道或其他過魚設施

胭脂魚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江豚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此外,還有我們原生愛好者

手中這些小型的原生魚

是否感覺數量一日不如一日?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資料顯示

水壩是近百年來造成全球1/5淡水魚類

滅絕、威脅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幾乎已經沒有不被水壩箍起來的河流

基本上能被利用的江河

都已經成為用水庫搭起來的階梯

越來越多的國家或地區開始反思

以工程為主的治水思路

開始倡導‘為河流讓出空間’

‘為洪水讓出空間’

‘建立河流綠色走廊’等

以恢復健康完整的河流生態系統及其生態功能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長江迎來最長禁漁期!十年禁漁方才有魚!保護母親河刻不容緩

》》》後記

之前有休漁期嗎?

實際上,為了保護水生生物資源,自2003年以來,長江就已經全流域實行每年三個月的禁漁制度。

但每年7月1日開捕,瘋狂的捕撈就將三個月的成果消耗殆盡,許多魚剛出生兩三個月就被捕撈上岸,魚類種群依然無法繁衍壯大。

為什麼是十年?

每年三個月的禁漁制度在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流域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長江漁業資源急劇衰退的大趨勢。“亟須實行更大範圍、更長時間的十年全面禁漁,給長江水生生物留出更多休養生息的空間和時間。

以“四大家魚”為例,它們通常生長四年才性成熟,連續禁漁十年,這些魚類得以有二到三個世代的繁衍,種群數量能夠顯著增加。

會影響老百姓吃魚嗎?

長江已基本喪失漁業生產價值,捕撈漁業退出長江不僅不影響老百姓吃魚,反而有利於長江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我國淡水水產養殖規模早已遠遠遠遠超過野捕,長江全面禁漁對淡水水產市場供給側的負面影響很小很小,反而有助於統一標準,規範市場。

對生態有什麼影響?

長江全流域禁漁不僅是為了魚,更是為了漁民。《方案》的出臺,就是為了打破‘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

人工養殖魚類在經過多代繁衍後,不可避免會出現遺傳多樣性退化,需要補充優質的野生親魚改善種群,長江正是魚類的天然種質資源庫。保護好長江的野生魚類,關乎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