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影响挺大的

公元219,220年在整个三国都挺有意思的,可以称得上是跌宕起伏

这两年的主角是刘备集团,先是老将黄忠一刀斩了曹氏集团西南战区最高指挥官夏侯渊;刘备称王;关羽紧随其后开始北伐,水淹七军直逼得曹操差点迁都;再往后我们就都知道了关云长走麦城,刘备丢了荆州,以及之后一连串的反应。

次之便是与刘备集团反目成仇的东吴孙权集团,收复了荆州,收获了新的将星——陆逊;痛处在于,吕下阿蒙,吕蒙死了。与西蜀决裂,要面对刘备无穷的愤怒。

曹操集团这两年一开始一直是被动挨打,夏侯渊战死,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被关羽俘获,随后低走高开,襄樊之战抗住关羽的压力,又联合东吴断了关羽后路,转而逼得一代名将关羽走向穷途末路。转而反手一推,把关羽死因推给东吴,坐山观虎斗,成为了唯一赢家。

关羽之死,影响挺大的


除此,这两年还有众多大事。曹氏集团一把手曹操和最高司令夏侯惇去世;高级参谋程昱去世;刘备手下最高智囊与诸葛亮齐名的法正去世;东汉覆灭,曹丕称帝……这些都是后话,咱们以后细细道来,今儿主要说一下关羽之死。

关羽之死,影响挺大的



说回来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在蜀称王,估摸着二弟想让大哥事业更上一层楼,没怎么打报告便出师北伐了。

217年地图来看,荆州三郡处于边界,关羽要同时面临东吴和魏两个威胁。虽说前几年主要战争是,张辽和东吴的战争,但是关羽镇守荆州能做到没有任何的差池,已是不易。这个时候自己选择主动向魏进攻一定程度上有些莽撞

关羽之死,影响挺大的


然而,关羽确实一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数月时间便直抵襄阳城下,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一时间名震天下,克服中原似乎也是指日可待。甚至曹操都开始犹豫是否迁都。最终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说下,才终于决定游说东吴,联合抗关。

关羽为人一直比较傲慢,心气也高,没少得罪人。所谓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关羽经常得罪东吴使者和西蜀士人,官僚。这也为他以后陷入绝境埋下伏笔。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对孙权使者诸葛瑾说得“虎女焉能嫁犬子。”瞧瞧,关老爷把人脸这打的。

再说回来,关羽北伐,其实后方补给,治安,他也仍是极为重视。

对于补给,曾经严厉地训斥傅士仁和糜芳的运粮问题。(可巧不巧的,正是这二位果断投降东吴,背后捅了关羽一刀。)

对于治安,其实也很看得重,一直关注东吴大都督吕蒙的动向,也正是吕蒙得病告老还乡蒙蔽了关羽。(下一年吕蒙便得病死了,这个时候中的病可能是真的。)可也正是这时候吕蒙发现了自己的继任者——陆逊。由陆逊偷偷调兵遣将,准备奇袭荆州……再往后就是白衣渡江了。东吴以货船出发,船上将士着商人,平民衣服。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荆州。

此时的关羽,进攻襄阳面临徐晃顽强抵挡,背后老家被占。又加上,刘封,孟达和西蜀本地救援不及,荆州三郡的投降。所有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加起来,共同把正值事业巅峰期的关羽推向了穷途末路……

关羽之死,影响挺大的



关羽被俘以后,没有马上被杀,过段时间后,可能是孙权年轻气盛,怕他继续千里走单骑那一出,便杀了他。可惜事后发觉事情不对,怕刘备集团的报复,便来一招祸水东引,把关羽头颅送给了曹操。

曹操也是老谋深算,见招拆招,一方面自然知道孙权算计,一方面也是念及旧情。给关羽以列侯礼仪送葬。又加官进爵,重赏孙权。把刘备的怒火全引给东吴。

最终还是回归到刘备集团。一方面关羽的死,给原本人才就不多的西蜀集团造成了重大的打击。另一方面,关羽的死捎带着葬送了刘备的荆州土地,自此蜀汉再无法自荆州出川北伐。三国格局基本稳定。

而关羽被杀,于国内,于国外都要有个交代。国内便是刘封,孟达见死不救。直接推动了孟达的反叛,间接推动了刘封和刘备反目。

国外则是,东吴见利忘义,背信弃义。自当诛之。西蜀确实险些打到南京,却因火烧连营,一把火彻底葬送了蜀汉的前程和刘备的生命。

关羽之死,影响挺大的

总的来看,关羽的死和荆州土地的丢失,直接和间接影响,彻底的断送了蜀汉的前程。三国基本稳定。


最后值得一提,公元220年就是最近常说的,会有大忌的庚子年。

俱往矣啊,还看今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