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今天的文章,重點並不在於王思聰本人,更在於其背後的萬達,以及一直以來浮誇表象下的真正邏輯。

《萬達夢》?

一週前,王思聰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的信息傳開時,我說了一句,王思聰也許可以去寫一本《萬達夢》。大部分人表示你開什麼玩笑,《萬達夢》?他有這個能力嗎?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但實際上,我並沒有在開玩笑。

事情,要從二十年前,萬達的崛起說起。

萬達和足球夢

2010年,廣州足球隊因打假球而被降入中甲,一時間,廣州足球陷入低谷。

就在此時,恆大地產以1億元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的全部股權。並且在接手俱樂部後,恆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喊出了自己的口號“5年奪得亞洲冠軍”

一時間,坊間傳為笑談。大家表示,好久沒有見過這麼美的夢了,人們紛紛期待著一個土老闆在足球俱樂部上被弄得頭破血流的劇情。

但很快,大家就笑不出來了

第一年,恆大沖入中超,第二年,恆大拿到了中超冠軍。

2013年,在中超賽場實現“三連冠”之際,恆大橫掃亞冠賽場,拿到了中國足球第一個亞冠冠軍。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恆大的輝煌戰績背後,是超級大手筆的投入,三年投入20億,請來了世界盃冠軍教頭裡皮,超級大腿穆裡奇,孔卡。加上鄭智郜林等各路國腳。很多人可能會奇怪,土豪你這麼砸錢,就算拿了冠軍又怎樣?俱樂部不還是賠錢的嗎?球員薪水多少錢,冠軍獎金,比賽門票才多少錢?

但實際上,土豪之所以是土豪的原因就在於,他的算法,和一般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從來沒從俱樂部的角度做過盈虧計算。

許家印真正的算法是,

劍南春化了6億拿下央視標王,效果就一個新聞聯播前的整點報時,換算一下,等於說在中央電視臺打廣告的價格是1秒鐘15萬。恆大一場比賽下來,比如說4月2日中超揭幕戰,有25家電視臺現場直播,有300多家媒體報道。全場要給你念無數次“恆大”。一個半小時的直播時間,如果換做廣告來看,要多少錢?”

當俱樂部來算,恆大虧了,

當廣告部門來算,這簡直賺翻了。

恆大足球俱樂部帶給恆大地產無窮的品牌知名度和天然的好感度,比如老許表示,以前去見地方政府,別人都沒空理你,因為你就一蓋房子的。現在去,完全不一樣了,你是中國第一足球隊的老闆,你麾下的球隊是全民偶像,影響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地產招投標過程有很多灰色的小動作,放在以前,頂多就是“廣州某地產商被欺負”的財經版塊短訊,而現在,可就是“恆大老闆遭遇不公”的頭條新聞,對方的顧慮會多很多。

除了政府方面,更重要的是大眾層面的影響力。

當時的中國地產流行期房模式,即地產商拿下地塊之後,建好售樓處,弄個樣板房,捏個樓盤模型直接就開始賣。買房者們對著樣板房和模型掏錢。地產商拿到錢後回籠資金,再開始一期一期的建實體樓盤。很多時候,用戶兩年前掏了錢,兩年後才完成實體房交付。中間這兩年的時間差,地產商靠著用戶們提前交納的這筆資金,早已可以在其他多個樓盤複製同樣的操作了。

這個模式的好處在於,房產商只要掏一筆買地塊的錢,之後就可以靠著買房者們的資金完成樓盤的後期建設。因此可以用很小一筆資金作為啟動槓桿,完成巨大的樓盤開發。

這個模式也意味著無須等待漫長的“樓房建設期”,地產商可以迅速拿地迅速回攏資金,再迅速開啟多個新樓盤。這個模式也被大家稱為房地產商的“高週轉”。

業內有名的比如萬科,用的是“598”高週轉標準,即拿地5個月內動工、9個月開始銷售、第一個月售出八成。碧桂園則是“456”,即拿地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籠,6個月資金再週轉。

六個月時間,地基都還沒打完,房子已經售出大半,賺到的錢又可以去別的城市拿地皮,開啟幾個新樓盤。新樓盤繼續快速聚攏資金,再去更多的地方拿地收錢。房地產商們就是靠著這樣的模式,滾雪球一般的完成擴張。

但這個模式,有一個無比核心的問題在於,用戶們得為你的期房買賬。

畢竟用戶們掏錢的時候,你房子都沒建好,很多人都會擔心你無力完成建設,或者拿了錢就捲款跑路,留下沒建好的房子成為爛尾樓。那些年因為資金鍊斷檔跑路,導致的爛尾樓案例也不在少數。

這個時候,地產商的名氣和實力,就成為非常影響用戶購買決策的一個因素,甚至堪稱決定性的因素了。你是不知名的小公司,大家就會擔心你沒錢跑路,你的房子就賣的慢。你是全國知名的大地產商,全國樓盤無數,大家就覺得你肯定有實力完成這麼一個小樓盤的建設。甚至你越有名,大家對你的實力越有信心,掏錢買單就越爽快,你的樓盤就能越快售出,資金回攏和週轉就會越快。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就理解恆大俱樂部的意義了,它幫助恆大從業內有名的地產商,進一步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公司。用今天的話來說,足球俱樂部,幫助恆大出圈了。

你是中超最牛逼俱樂部,亞洲冠軍球隊的老闆,天天新聞上都看見你們,你還能缺錢?

雖然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但無數國人,是認可這個邏輯的。

這個認可,最終反映在了事實數據上,在恆大地產投資足球之前,其在2009年的銷售額為307億元人民幣,而到了2012年,這個數據已翻了三番,達到923億元。

而當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在亞冠半決賽,4比0大破日本球隊柏太陽神,歷史性的挺近亞冠決賽之時,恆大地產的當月銷售額暴增60.8%。創造了恆大公司有史以來單月最高銷售紀錄。

恆大也連續三年成為中國房地產公司品牌價值TOP1。

說完恆大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要有疑問了,不是說王思聰和萬達嗎?怎麼介紹起恆大的案例了?

因為,恆大的案例年代較近,方便大家理解這個邏輯。

而這個套路,其實早在二十年前,萬達就用過。

沒錯,就是老一代人印象深刻的萬達足球。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1994年,大連體委和大連萬達合辦了大連萬達足球隊,根據合同,王健林每年贊助球隊400萬。400萬在那個年代看似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問題在於,萬達俱樂部建立了中國足球的第一個王朝。

1994年甲A聯賽建立,大連萬達拿下甲A元年的冠軍,並隨後開啟了萬達王朝,截止1999年因裁判風波退出,萬達在六年的時間裡拿下了四屆甲A冠軍,並且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職業聯賽連續55場不敗的神話。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除了稱霸國內,萬達的外戰成績也非常顯赫,1996年,友誼賽1-0戰勝意大利那不勒斯俱樂部,6-5戰勝烏克蘭國家隊,1998年甚至歷史性的打進亞洲俱樂部冠軍盃(亞冠前身)決賽,可惜飲恨賽場,獲得亞軍。否則,就可以將恆大的亞冠戰績,提前十多年拿下。

這樣一隻戰績輝煌的球隊,在那個年代自然也是國人家喻戶曉的超人氣球隊,包括郝海東,孫繼海,李明等一大批大家熟悉的球星,都是當年萬達麾下。鼎盛時期,國家隊半數以上球員都出自大連萬達。萬達也成為了90年代中國足球的代名詞。在國際足聯的排名中,大連萬達名列亞洲第一,國際排名最高到達過第29位。

和足球成績一起水漲船高的,還有萬達的企業品牌,贊助大連足球那5年,讓萬達從一個東北海濱城市的房地產公司,迅速擴張成為一個全國著名的地產巨頭。

說完這兩個案例,大家應該就能理解了:

房地產行業獨特的期房-高週轉擴張模式,迫切需要強大的知名度作為支撐和背書。而投資足球,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種廣告方式。既因為足球的全民性受眾廣泛,也能通過豪門球員引入來告訴大家,我很有錢你們放心。

大牌球員身價不菲,豪門俱樂部花錢流水,但相對於地產公司每年鋪向全國的鉅額廣告費,這點投入實在是九牛一毛了。

“資本的世界裡,沒有人是傻子“

王思聰和電競夢

而如果你完全吃透了這個邏輯,那麼你可能就會對一些事情恍然大悟。

“地主家的傻兒子,因為愛玩遊戲買了一隻電競戰隊,每年花那麼多錢,哈哈哈太敗家了”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但實際上,中國電子競技市場的用戶規模已經突破3億,不亞於國內足球球迷的數量。

而目前國內戰績最優秀的電子競技俱樂部,就是王思聰旗下的IG。

他先在2012年拿到了中國第一個DOTA2的全球總冠軍,接著又在2018年拿到了中國第一個英雄聯盟的全球總冠軍。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這張傳遍全網的吃熱狗圖,其實就是在2018年英雄聯盟總冠軍決賽的觀賽現場拍出來的,背後已經反映了電競賽事的全民關注度了。這可比一般明星買熱搜的操作,來的實在多了。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所以,地主家的兒子不傻,買電競戰隊也不傻,當年買大牌球隊,今天買大牌戰隊,同樣的邏輯同樣的套路。甚至嚴格說起來,頂著首富之子的名頭天天佔著頭條,也不能算傻。

從小對萬達和老王這套高舉高打配合地面擴張的操作耳濡目染,王思聰會去複製這個操作,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但當年萬達買足球隊的操作,配合的是萬達地產在全國的拿地擴張。

王思聰買戰隊佔頭條的操作,配合的是什麼樣的實體產業來落地呢?

這個問題,才是今天的第一個難點。

大計劃

答案,還得從萬達起家說起。

王健林起家的80年代,時代主流是城市化的滔天巨浪,無數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中國城市人口在短短20年內翻了數倍,甚至深圳這樣,從一無所有的小農村暴漲到一千萬。這個背後是無數人的居住需求,對住宅和家的渴望。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房地產行業因此賺的盆滿缽滿,在那幾年內幾乎壟斷了富豪榜單。

所以我們可以說,房地產,算是那個年代的風口賽道,他們吃到了那個時代最大的紅利。

順帶,家電行業,和地產一樣,也是這一波城市化的紅利行業。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那麼,新時代的風口賽道,時代主流是什麼?

目前大家的主流認知是:互聯網,以及互聯網化的新零售,新文娛等一系列第三產業。

而王思聰的尷尬之處在於,他出發的時候,這些賽道已經都有人了。他沒有把握也未必有信心去虎口奪食。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選擇了一個很小的切入點:新生代娛樂行業。

不論熊貓直播,還是電競戰隊,抑或網魚網咖,以及各種網紅公司,都是這個思路的產物。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按照這個思路去梳理王思聰的投資,也許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很多你們熟悉的網紅,都在其投資範疇內,成果其實並不弱。只不過大眾層面這塊的感知不強,因為大家熟悉的還是他高度參與的熊貓TV。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整體來看,王思聰主要的投資佈局是非常密集的

1.遊戲電競:網魚網咖,創夢天地、英雄互娛、ImbaTV,熊貓TV

2.文化娛樂:在行(沒錯我把知識付費算是娛樂範疇)、摩天輪票務、笑果文化

總結一下就是— —服務新時代城市人群的新興娛樂產業

這個思路,不能算錯。

那麼執行結果呢?

我認為,是成功的。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熊貓平臺都倒閉了,被人追債,這還能算成功嗎?

因為算法不是這麼算的,我們得連上萬達一起算。

很多人不要被那個“拿五億去練手”的話騙了,以為王思聰真就自己玩自己的。

實際上王思聰的投資方向,一直和萬達的大船轉舵是契合的。

萬達從近年開始,從商業地產全面轉向第三產業,背後邏輯也很清晰,中國城市化高速期已過,新增城市人口開始減少,在這個時代大潮面前,賣房子這個生意,不論你多能玩出花來,也絕對是一年不如一年的。萬科甚至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活下去”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相比於萬科等地產公司,萬達的思路則明確的多,轉型向娛樂和服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

比如說,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打造自己的萬達院線萬達影視。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比如說,投資酒店行業和文旅項目,成立自己的萬達酒店連鎖。投資商超,建立自己的萬達百貨連鎖。

再比如,投資世界鐵人公司、盈方體育傳媒、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這些體育行業公司。

甚至還和騰訊百度成立萬達電商,被人戲稱為“騰百萬”。

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中表示,萬達商業2019年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轉型成為徹底的商業運營企業。

換句話就是,以後咱們不建萬達城不賣房子了,這一錘子買賣不能再做了。以後要做的,是在我們的萬達城內用影院,商場,酒店這些,賺多次的服務費,這些可都是細水長流的生意。而且萬達自己擁有馬德里俱樂部這些體育賽事俱樂部,等於從上游俱樂部,到中間的賽事策劃,再到最末端的傳媒公司和影城內容發佈,全產業鏈打通了。

這是一個新的文娛內容+舊的實體地產,兩條腿走路的超級帝國。

而當你理清萬達的轉型思路後,就會清晰的發現。

萬達的新業務方向——文娛,剛好就是王思聰這兩年深耕的賽道。

王思聰在普思集中的投文娛行業,用各種小項目練手。能成最好,即便不能成,學到了經驗,把這艘小船玩好了,將來順勢掌舵萬達大船,帶領萬達完成轉型。

甚至咱們可以推測一下

最好結局:

王思聰在普思的某個小項目居然大獲成功,自己打出一片天,那就最好,之後強勢入主萬達,雙劍合璧。

中等結局:

王思聰在普思的眾多小項目,不溫不火,但其積攢了文娛行業的經驗和人脈,而且畢竟有了親身創業經歷和職場班底,總比日後一個人空降去萬達來的要好。

最差最差的結局:

即便王思聰在普思投賠了,但這依然給予了他文娛行業的親身經驗,有助於日後接手萬達。甚至某種意義來說,做賠了,也意味著他提前把學費交了,對於萬達這樣的龐大帝國來說,掌舵者早早的交學費,被市場教育和摩擦,懂得敬畏市場,說不定比某些小項目賺它一個億後忘乎所以還來的寶貴。

而且老王的文娛新業務+小王的泛娛樂帝國,可能會形成1+1>2的效果。

比如,萬達商業迴歸A股成功,然後順勢把小王的熊貓TV收購進來,那麼哪怕熊貓半死不活,也會是A股第一支直播概念股。

進,可以拿上錢補充彈藥,和鬥魚虎牙接著幹。

退,可以在A股市場上開始炒作。

現在很多人算王思聰的商業,單算熊貓和普思,這帳確實是虧的,但若是把萬達的轉型背景一起算進去,這可就說不準了。從一開始,熊貓TV的思路就不是苦心經營辛苦盈利的思路,他們可能從沒考慮過靠熊貓平臺那點打賞分成模式來賺錢,他們想要的就是熊貓TV可勁燒錢可勁造,弄得轟轟烈烈全民皆知,然後萬達和各投資公司給點面子,收購接盤,打造出王思聰五億變五十億的創業光環。然後用創業光環+萬達文娛化轉型帶來的千億級別股價波動賺錢。

說實話,以A股這韭菜思路,網紅思聰+創業光環+萬達集團背書,這邏輯很多人都會認的,萬達商業千億市值的盤子拉起來,王思聰一個減持,就可以套現幾十億。前期那點虧損早回來了。

而且到時候王思聰有了這幾個文娛項目行業經驗,又有了成功創業的富二代勵志人設,本身又是超級網紅自帶流量,接班萬達開啟文娛時代的轉型,簡直畫美不看。

這應該才是老王+小王的真正劇本。

也是我眼裡,真正符合首富水準的商業計劃。

我從來不覺得,王思聰是真拿了五個億就出來自己創業了,不論資金,時間成本也是非常寶貴的,即便是首富之家,又有幾個風口可以錯過?所以我認為王思聰的創業和萬達轉型,必須放一起看,不能切割開。這是一個完整的超級大計劃。

事實上,他們也基本成功了,從IG奪冠,到網魚網咖,再到熊貓TV,再到衝頂大會,幾個項目都打的有聲有色,既在大眾層面立住了王思聰的創業人設,也在業內層面,證明了王思聰的眼光是足夠的,他很明白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會喜歡什麼,哪些項目會火。

萬事俱備,就差萬達商業迴歸A股這把東風了。

順帶,我想了很久,這個案例為何給我一股熟悉的感覺,後來我一查,果然是太陽下沒有新鮮事:

1991年,李澤楷受父之命投資4億美元創立Star TV。運營兩年後,傳媒大王默多克以9.5億美元進行了收購,一時間,李澤楷聲名鵲起,大家紛紛表示,商界奇才商界奇才~

【第一步,先打出名氣】

之後李嘉誠又給了李澤楷五億美金,他拿著這個錢創建了盈科集團,表示從此自主創業,與家族企業分道揚鑣。

初自立門戶時,李澤楷表現得自我、隨意、特立獨行,他常穿著15塊的球鞋和休閒的運動裝,戴著誇張的塑料手錶揹著大揹包,他看不慣老一代富豪的“土氣”和“俗氣”,也不打算靠傳統的生意掙錢,儼然一副硅谷風格,要把大洋彼岸的“新經濟”風潮帶到香港。這樣接地氣又銳意進取的形象讓他在當時的一舉一動都天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第二步,再立住接地氣和懂新時代潮流的人設】

(為什麼口無遮攔,為什麼年少輕狂~~現在你懂了麼~)

也正是靠著這個形象,1998年,在公司實力較弱的情況下,他用三寸不爛之舌向香港政府展示了一個全新“數碼港”計劃,愣是從香港政府手中免費獲取一片64英畝的臨海土地,得到香港信息技術園區— — 數碼港的獨家開發權。

政府的想法也不難猜測,當時香港也希望擁抱互聯網進行產業轉型,但老一代富豪都是傳統實業起家,不懂互聯網不懂新經濟。而李澤楷,又年輕又有活力,還留過洋,斯坦福大學電腦工程系畢業,還有成功創業經歷,實在不行還有他首富老爸掏錢接盤,說實話,讓我來選,肯定也覺得李澤楷是當時最適合操盤數碼港的人。

拿下數碼港項目後,盈科上市,李澤楷雄心勃勃地宣佈,要讓盈科成為“全球最大的寬帶互聯網企業”,要通過衛星和互聯網向全球觀眾提供互動娛樂節目,並提出名為“世界網”(Network of the World)的NOW計劃。

頭頂首富之子光環,又是高科技概念股,還有實體地皮這樣的硬通貨,盈科數碼剛上市就收到資本追捧。2000年2月中旬,公司市值曾高達2389.16億港元,幾乎比肩李嘉誠多年經營的長和實業。李澤楷的身家也一度躍升至香港富豪榜第四位,與老爸李嘉誠差不了幾個身位。

【這是第三步,上市開始收割】

儘管公司市值一度暴漲,但李澤楷心裡清楚,當時的盈科只是個空架子,他沒有能力經營好數碼港這個項目。(數碼港的故事以後會單獨說,這本身是一個試水性質的高科技孵化園,但當時大家並不知道該怎麼運營這個東西,李澤楷見識過硅谷,可能開始想法也是好的,但也確實沒有超越時代的眼光和能力,最後這個項目還是變成了李家擅長的地產性質,真正比較成熟的高科技孵化園,可能要等幾年後深圳南山的騰訊們崛起才算了)

盈科是一個空架子,他必須要找到落地實體。最後,他將目光投向了當時盈利能力強勁的香港電訊,當時的香港電訊,1999財年總營收超過320億港元,淨利潤高達115.07億港元,經營狀況良好。

2000年,李澤楷發動收購攻勢,在短短48小時內,靠出售盈科數碼公司的股票籌集了10億美元,接著又用剩餘股票質押,獲得了130億美元的貸款。接著他又許諾以現金+配股方式收購香港電訊。

香港電訊考慮再三,最終答應了李澤楷的收購方案。一方面,當時盈科是高科技第一股,李澤楷又是公認懂互聯網的新生代商業領袖,手上又有數碼港這樣的超級項目。

從11號公開宣戰到29號解決戰鬥,只用了18天。

18天,一個近乎空殼的公司,憑藉互聯網概念+股市的泡沫,鯨吞了一家淨資產數千億的大企業。

四兩撥千斤,一時令輿論譁然。這一案例的前半部分,成為業界以科技包裝地產的典範。這一案例的後半部分,成為資本運作的教科書案例。

當然,很久以後大家才發現,李澤楷擅長炒作包裝,短期資本運作,但不擅長企業長期經營的特點。不過當時,李澤楷被冠以“小超人”稱號,“虎父無犬子”的溢美之詞不絕於耳。不但被那一年的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信息科技界精英之一,還獲得了08年的世界傑出華人勳章~

【這是第四步,資本運作,扭虛為實】

有沒有發現高度的相似性?甚至連五個億的金額都是類似的,也許這是剛好能撬動槓桿的最小啟動資金。

順帶,這個套路,在國外,也有人用過,也是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人

那就是川普競選前的人設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老爸也是地產大亨+自己也是靠著商超文娛轉型,都有成功創業的光環,還都自帶網紅流量。

還都是社交網絡著名噴子~一個推特小能手,一個微博小紅人

嗯,有錢人的思路,可能都有點類似吧。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萬達夢》

現在,你們理解,為什麼我說這可以寫一本《萬達夢》了吧

如果不是萬達自己出現意外,以致於無法給熊貓兜底,那麼熊貓包裝成功,萬達迴歸A股,老王小王兩父子同登富豪榜,思聰又是微博網紅,產業又是電競直播這樣曝光度極高的公司,這熱搜這漲停,沒十個估計打不住。

這個計劃,可能也會成為之後幾十年,富二代接班及企業轉型的教科書案例。

金錢,慾望,理想,野心,財富的新貴,漂亮的網紅,被懵逼的大眾,一切你能想到的浮華元素,這個計劃中都有了。真完完整整還原出來,《紅樓夢》比不上,《了不起的蓋茨比》應該是差不多的。

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他們沒有想到的意外情況是,時代的大浪迎面糊臉上,萬達這艘大船,要翻了。

萬達翻船的事很多人可能聽過,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中鐵希望買下馬來西亞大馬城地塊60%的股權。以此作為交通樞紐,為後續東南亞直通高鐵做準備,萬達居然橫叉一槓競爭報價。

懲罰來得比想象中還要快。之後萬達遭遇“股債雙殺”,王健林的身家半天便蒸發了60億。這還沒完,之後中國銀監會直接將批評的矛頭對準萬達,排查其授信風險,這直接導致萬達6份境外項目融資遭到嚴格管控,各銀行也開始斷供。

少了銀行的子彈支持,本身又是極其依賴現金流高週轉的地產企業,半年前還是一片大好光景的萬達瞬間被打回原型。後面發生的事情,很多人就能記得了,就是當時傳的沸沸揚揚的萬達大甩賣:

13個文旅城帶著6000萬平米的土儲,折價賣給融創;77家酒店,摔杯賣給富力,一大堆萬達廣場和長白山度假區等項目也全部打包轉售。

很多人疑惑為何如此瘋狂操作,原因就是萬達的資金流出現了問題,如果不趕緊甩賣,資金鍊一旦崩潰,很可能會導致債主們擠兌,屆時輝煌帝國的倒塌,也不過一瞬間罷了。

而除了緊繃的資金鍊外,更要命的是,萬達商業早前從港股退市想回歸A股市場時,與投資者簽署了對賭協議,萬達商業需在港股退市後滿兩年或於2018年8月31日前在內地主板上市。若萬達回A股失敗,將要支付高達400億港幣進行股權回購。

而萬達迴歸A股,沒被通過,而且一卡就是三年~這也是熊貓當初倒閉的元兇,萬達自己的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這半年來,萬達是否回攏了足夠資金度過難關是所有人的疑問。

而王思聰這次事件,可能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

王思聰的背後,萬達的真正計劃

一代宗師裡,老趙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一門裡,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裡子,面子不能沾一點灰塵,流了血,裡子得收著,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

王思聰欠錢這個事情,問題不大,欠360萬還是欠1.5個億,問題都不是很大,

問題大的,是王思聰欠錢被大量報道。幾十個債務人,一個一個排隊的給你限制消費。

這個現象爆出來,問題就非常大

它讓所有人看見,萬達這個裡子,可能收不住這滴血了。

王思聰這次事件後,很多人都在討論,萬達為何不替王思聰把這個欠款還了

實際上,當王思聰的事情爆發出來那一刻,就意味著萬達自己也面臨絕境了。他又如何去幫助王思聰呢?

王思聰的輝煌,本質是萬達的輝煌

王思聰的困境,核心也是萬達的困境

矇眼狂奔二十年,從東北小公司,擴張成全國性的地產巨頭。這是自己的奮鬥,但也離不開時代的進程。

但當時代的轉彎來臨時,一不產業升級二不自主研發,還自以為掌握一切想投哪就投哪,甚至還想著去割韭菜。

那麼可能,就真的忘記了那句話的初心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原來是KK:負債4205億,王健林到底錯哪了?

搜狐:大連萬達足球隊興衰史

創業家:李澤楷到底是小超人還是敗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