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做肥料 增收又環保

摘要:   田間地頭的秸稈、養殖場的畜禽糞便、熱電廠的草木灰,自然降解緩慢,佔用空間較大,還有可能造成環境汙染。在潁上縣金秋肥業有限公司,這些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卻都成了加工有機肥的主要原料。    近日,記者來 ...

  田間地頭的秸稈、養殖場的畜禽糞便、熱電廠的草木灰,自然降解緩慢,佔用空間較大,還有可能造成環境汙染。在潁上縣金秋肥業有限公司,這些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卻都成了加工有機肥的主要原料。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潁上縣六十鋪鎮的金秋肥業生產發酵車間,一進門就聞到了氨氣的刺鼻氣味。“氨氣的味道越大,說明發酵程度越高,有機肥質量越有保證。”企業技術負責人趙虎告訴記者,這個長60米、寬20米的發酵池,一次可填充各類原料500噸,按照一層秸稈粉末、一層草木灰、一層畜禽糞便的標準攤鋪,發酵一段時間後,用類似於航吊的翻拋機上下翻動,保證秸稈與畜禽糞便充分接觸。然後,再經過一個月的發酵,就可以加工成有機肥。

  

  金秋肥業成立於2013年8月,佔地100畝,總投資3000萬元。作為安徽省有機產業聯盟理事單位和市1168工程重點利用項目,企業通過與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目前已建成發酵車間、造粒車間、戶外堆放料場、複合肥生產車間等1.8萬平方米,年產優質有機肥3萬噸。

  

  農作物秸稈經過粉碎、發酵、造粒、烘乾、冷卻、包裝等環節,並添加有效活性菌、秸稈腐熟劑、土壤激活素等配方成分,就成了顆粒狀或粉末狀的有機肥。其中,有機質含量在45%以上的顆粒肥每噸售價1200元左右,常用於果樹追肥;而粉末肥每噸售價在750元左右,多用於花卉栽培。“去年,我們共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80%以上的產品都在省內市場消化。”企業生產負責人方建房告訴記者,加工有機肥所用的農作物秸稈主要來自周邊村莊,形成了以潁上縣六十鋪鎮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的秸稈收儲和綜合利用格局。同時,周邊20餘家養殖企業產生的畜禽糞便,國禎美潔(安徽)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產生的草木灰,都為企業生產提供了原料。

  

  “二期工程目前已經完成鋼架廠房建設,正在安裝設備。”金秋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中表示,隨著二期年產10萬噸複合肥及有機無機復混肥項目的投產,秸稈收儲範圍預計將覆蓋周邊100萬畝農田,實現經濟效益6000萬元以上。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肥料化利用是最環保的利用途徑之一。”潁上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負責人趙士波說,該縣有耕地187萬畝,全年產生各類農業廢棄物約124萬噸,目前可實現“五化”利用92萬噸,肥料化利用為當地秸稈綜合利用的主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