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

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一、什麼是鄉風文明?

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二、鄉風文明建設的5大措施

1、優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提升鄉風文明水平,要立足地方實際,探索創新發展以“山、水、田、林、園”相結合的鄉土農業景觀新模式,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旅遊景觀,引領農村農業產業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動開展建設“一條主幹道、一條主街區、一個規範化集貿市場、一批汙水垃圾處理設施、一條特色產業示範帶、一批特色文化名村“六個一”工程,實行“五個一點”的辦法(即爭取上級補助一點、本級財政補助一點、幫扶單位支援一點、村屯自籌一點、發動社會各界捐助一點),籌措建設資金,以點帶面,推動農村面貌全面改善。推廣應用垃圾處理新技術和生態養殖新模式,重點加強對主要河流和養殖區開展集中治理,突出抓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因地制宜採取有效措施創建“綠色村屯”。

2、著重抓好農村文化建設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比照城市社區建設,推動實現文化活動場所、健身器材“鎮鎮有”“村村有”“屯屯有”“校校有”,滿足村民對精神文化生活城鄉一體化的追求。建立城鄉服務聯動機制,依託文化科技“三下鄉”,開展流動文化服務,推動城鄉文化協同發展,促進民間文化繁榮發展。積極開展古鎮、古村落民間文化保護工作,大力推進地方特色文化名鎮名村建設工作,全面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效滿足農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抓好農村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

以創建文明城市為龍頭,突出城鄉聯創共建文明,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大力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星級文明戶等創建活動。成立衛生、文化、教育等志願服務隊,深入農村開展助學、助困、醫療、文化宣傳、文藝演出等志願服務。著重在村鎮兩級建立道德講堂,讓鄉賢道德模範、創業先進代表走上講堂,講述自己的坎坷經歷和感人故事,讓百姓有所感悟,見賢思齊,進一步提升農民思想道德水平。

4、引導鼓勵鄉賢參與修規立約

組織開展“新鄉賢”評選活動,聚焦鄉村致富帶頭人、公益慈善人士、優秀基層黨員幹部等對象,評選一批當代鄉賢先進典型。利用鄉賢文化研究會、鄉賢論壇、姓氏宗親理事會以及報紙、廣播、電臺、新媒體等平臺,宣傳、頌揚鄉賢的先進事蹟,尤其宣傳他們創業增收、報效鄉鄰的好故事,教化鄉里。引導鄉賢參與組織紅白理事會,積極引導移風易俗,倡導村民節儉養德,倡導喜事新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成立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襄助鄉村兩委強化監督和教化作用。

鼓勵鄉賢參與村規民約的修改、增刪、完善,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開展“十大孝子”“十佳好媳婦”“十佳兒童”“十大優秀母親”“十大孝親青少年”“最美孝善少年”等評優活動,在各媒體開設“鄉賢談家風”“鄉賢傳家訓”等專欄,請鄉賢誦讀家規家訓、講述家族故事,充分發揮鄉賢在弘揚好家風好家規好家訓方面的引領作用。

5、開展移風易俗行動

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深化農村殯葬改革,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