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儿,是你考研后才知道的?

考研对大多数人而言本就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如果只是冲着过线去的,相对简单;而如果想去梦想学府,去看更大的世界,那不简单。卓尔不群的背后,都是无比寂寞的努力。

——来自一位考研学姐的金句

有哪些事儿,是你考研后才知道的?

2020年考研国家线已经出了,不知道准备参加2021年考研的同学们心中作何感想,是否在心中想过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否能像学长学姐们一样过了国家线准备复试,还是准备毕业找工作,或者说是再加把油准备二战,这里就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时候学长学姐们对于考研的体验感,并且聆听一下学长学姐的忠告。

看看这些经历过的学长学姐对于考研这个可能会影响人生的游戏的一些看法,是否是如你们心中所看所想的“游戏体验极差”?下面就来罗列一些。


1、跨考没你想的那么难

不管你是一跨,二跨,还是三跨四跨五跨,考研虽然很难,但其实都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也不必过于担心竞争不过原生专业的同学,只要他不是保研,跟你就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可能需要担心的是目标院校原生专业的考生,因为毕竟他们跟老师都认识,上课的内容也很可能成为考点。

所以如果你是跨考无需太不相信自己或者太有压力,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认真复习就好。

但是,并不是说努力了就可以跨考成功,只是努力让它变得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因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事实上,大部分考完研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触:考研难度也就那样儿,事后回想起来都是考前由于对考研的未知而自己吓自己的。

有哪些事儿,是你考研后才知道的?

2、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对就业没什么区别

在现在这个年代了,学硕基本已经与专硕在就业上没什么差别了,只是学硕更注重理论,而专硕更注重实际运用,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你是硕士就是一视同仁。

并且,专硕相比学硕还是有一个时间上的优势,就是有的学校学硕需要3年毕业,而专硕2年就可以毕业(但是专硕学费会贵一些,补充)这相当于你可以提早一年毕业去挣钱,而且有的专业更注重实际运用和工作经验,早一年毕业还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它不香吗?


3、考研半途而废的人有不少

考研,它不同于高考,并不会再像高三那样有老师家长在你身边盯着你督促你对你负责,也没有老师在你不懂的时候给你答疑,考研复习完完全全靠个人自制力和自觉,没人会监督你督促你盯着你,只能自己督促自己,遇到的问题全部要自己解决。

因此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都会半途而废。能坚定地坚持下来,就已经胜利了一半儿。那些在考前放弃的人真是可惜了,再坚持一下可能都会不一样。


4、跟你竞争的人其实数量不多

考研具有一定的个人针对性,虽然每年有超200万人报考,近两年甚至达到了300万,但你的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人甚至不到,也就是说,只有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是直接竞争者。

这其中,对你最具威胁的就是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本科生,因为他们对于你具有天时(自己专业老师出题,上过出题老师的课)、地利(在自己院校考)、人和(跟专业出题老师相识),所以这是最具威胁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对手,但是,but,这样的人一般不多,你想想你们班有多少人考研,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你就知道这部分人屈指可数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竞争就不激烈了,想当海贼王的人不多,但是路飞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啊。

有哪些事儿,是你考研后才知道的?

5、考研信息收集非常重要

对考研信息的收集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甚至与复习旗鼓相当, 有不少想考研的同学都忽略了考前对目标院校信息收集与咨询的重要性,仅仅学校和专业很好,没想过他的录取人数和录取比例,也不经过调查就开始想当然地埋头复习。

有些在初试被挡下来,有些幸运地虽然辛辛苦苦进了复试,结果没想到保研已经占去了一大半的名额,还有特别喜欢本校的学生,那就尴尬了,最终只能背离自己选择的学校,含着泪去调剂。

所以,开始复习前一定要对目标院校进行情报收集,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肯定都会有一些干货的。


6、考研是个力气活

考研,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细节。让人开心的是,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体力和耐力事情。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我就默认你之前在各种渠道知道好多传说中逆袭的事情:某校大一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数人荣登清北;某院校一战渣,二战逆袭斩获理想学校各种浮夸的例子,某院校一学渣考上985名校,之前我不信啊,觉得...既然这么强,高考的时候干嘛来着,后来我发现这是真的,这不是梦!也就是说,对考研初试这件事,是英雄不问出处的。

按照稳妥的学习方法,做好时间管理,学够足够的时长。只要目标不太诡异,都没问题的。

问题就出在,方法不对,不知道反省,静不下心,半途而废。在考研过程中上述四条,会pass掉80%以上的人。


7、政治英语大部分分差拉开不大

一般复习上没有严重偏科的人,大部分英语政治都能考到55以上,55分对于绝大部分院校与专业来说都是完全可以过线的,而如果英语、政治能考到70分那就算很不错的分数了,80分算超高分。所以,不要太在意政治英语拉分的问题。

这些就是学长学姐们给2021年考研的你们的忠告,看完是否自己更有信心了呢,这里学长学姐们又给了大家一些小贴士,帮助大家更好更准确的学习。

1.英语作文模板真的好用。

2..数学成绩不到考试你很难测试出来,专业课成绩和英语成绩基本上就是你平时的模拟成绩(一般出入不会太大),政治就靠背大题和选择题知识点

3.真题大于一切(除了政治)。

4.只听过英语有不及格的,从来没听过政治有不及格的。

5.能坚持走完考研这一程(没有划水),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赢家。


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请把它坚持走下去,历经风雨才见彩虹,我们大多数人缺的并不是能力,而是坚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看到这篇分享的人,能对你们有用,考研是个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过程,很苦,这里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为大家节约备考时间,有想要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中的那所大学。

有哪些事儿,是你考研后才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