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歌手》這檔節目,從2013年至今,已經走過了七個年頭。過去的輝煌總是令人難忘,然而我們還是要保持向前看。關於2019年的《歌手》,網上不斷吐槽“大眾評審是聾子”、“節目沒意思”、“可看度大大降低”……然而真的如此嗎?這麼一檔現象級的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平心而論,《歌手2019》在“學院派”音樂性和“流量”流行性方面都做得很棒,可以說是老中青三代齊聚,雅俗“兩開花”。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對於本季的整體戰況,筆者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學院派”的掙扎與表達

劉歡、齊豫、龔琳娜、波琳娜……這幾位大神堪稱“學院派”的大師級人物。

首先說劉歡,上世紀他就包攬了各大電視劇的片尾曲,歌聲傳遍華夏大地,之後又因紮實的學術基礎而穩坐“國家隊”的交椅,2008年奧運會上引吭高歌的是他,2012年後帶領音樂綜藝類節目異軍突起的還是他……劉歡已經成為了內地流行音樂的“主心骨”,是毋庸置疑的權威導師。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劉歡

當他初次亮相《歌手2019》,一曲《夜》震撼全場,強勢拿下第一名,讓古典元素折服了演播廳裡所有的觀眾,了不起!

然而之後的劉歡成績並非一帆風順,甚至還有幾次險些被淘汰。

為何?

劉歡在節目中曾說“對待音樂要有一種仰視的態度”,言辭中充滿了敬畏。

所以他也是這樣選歌的,《帶著地球去流浪》宏大磅礴、《挪威森林》雋永文藝、《璐璐》一往情深……

但,並非所有人都把音樂當成藝術來看。

試想,作為普通聽眾的你,打開音樂播放器,觀看音樂綜藝,是為了放鬆消遣,還是為了學習藝術?

《歌手2019》是音樂節目,更是綜藝節目,偶有陽春白雪還可以理解,可如果整季都是如此,恐怕觀眾就要敬而遠之了。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劉歡

筆者相信劉歡老師肯定明白這一點,因此每當自己名次落後時,他總能“發大招”,一下摸準觀眾的脈搏,強勢逆襲回到榜首,比如找來那吾克熱改編《好漢歌》、以及重唱傳統民謠“法寶”《彎彎的月亮》。

是選擇讓音樂藝術化,還是讓音樂通俗化?

這大概不僅僅是劉歡老師一個人沉思的問題,而是節目中所有“學院派”歌手們集體思考的問題。

齊豫老師慢慢懂了,所以不再唱上世紀的老歌,而是唱起了《隱形的翅膀》、《雪落下的聲音》……名次迅速上升,順利晉級決賽。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齊豫

龔琳娜老師似乎“不願意”懂,堅持要唱“宋朝的流行歌曲”——《庭院深深》,結果是慘遭墊底,被淘汰。

復古並沒有錯,古典更沒有錯,但觀眾同樣沒有錯。

時代永遠在向前發展,我們要“文化自信”,確實不應該拋棄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但並非一定要照搬照用。

傳統是用來傳承的,而後改編,使之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現在的東西。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龔琳娜

就比如2016年爆紅的那一首《

緣分一道橋》,歌詞裡直接化用了唐朝詩人王昌齡的《出塞》,用搖滾流行元素進行譜曲,演唱中還加入了華陰老腔——既帶感又回味無窮,這或許才是“中國風”在當代應有的樣子。

二、“少壯派”的成熟與老道

吳青峰、楊坤、楊乃文……這些歌手作為華語流行樂壇的中堅力量,在《歌手2019》中的表現各有千秋。

首先說吳青峰,他是一位個人風格極其鮮明的歌手,換言之就是不夠“大眾”,之前便有很多網友詬病其嗓音過於“陰柔”,頗有微詞。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吳青峰

然而事實是吳青峰在節目裡幾乎是“順風順水”地走到了現在,比“學院派”的老江湖們還要穩,為何?

筆者認為,大概就是“走心”和“完整”吧。

蘇打綠時期的吳青峰就以“治癒系”見長,清澈的聲線、溫柔的語調、詩一般的歌詞、流暢悅耳的旋律……打造了《小情歌》、《無比倫比的美麗》、《我好想你》等多首膾炙人口的作品。

本次來到《歌手2019》,吳青峰將“走心”、“治癒”發揮到極致,《蜂鳥》、《燕窩》、《起風了》淺吟低唱,婉轉動聽,他就像是一泓清泉,在觀眾被來回“高音”轟炸的間隙中,給予大家一股清涼來解渴。

並且,吳青峰也說過,他將整季的選歌當成一張概念專輯來進行,而這也讓觀眾有了極大的興趣,自願地參加這一趟“治癒之旅”。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楊坤

楊坤,初次登場名次不佳,被大眾扣上了“油膩”的帽子,感覺像是“一輪遊”的命。

可是楊坤並沒有被淘汰,反而拿下了本季的“四冠王”頭銜。

至於秘訣筆者想大家也都清楚了,就是兩個字:選歌

是的,要論選歌,楊坤堪稱本季所有歌手中的“最佳”。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那一首《答案》在某小視頻平臺上的爆紅,楊坤在本季將選歌的眼光投入到了“熱單”上來,將“接地氣”作為演唱的唯一宗旨。

《下個路口見》的流行迷幻、《長子》的質樸吶喊、《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的為愛痴狂……這些“熱單神曲”的流行屬性被楊坤發揮、放大到了極致。

就拿最近這一期的《浪子回頭》來講,可能還是有很多網友不服,但筆者覺得楊坤拿第一實至名歸。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楊坤

《浪子回頭》的情感很直白,沒有什麼宏大、高雅的包裝,甚至帶著幾分粗糲。

然而就是這種粗糲,包含著原生態的洶湧力量。

音樂可以用來打磨藝術,也可以用來直抒胸臆。

《浪子回頭》便屬於後者,他把底層小人物的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面對風風雨雨,無力抵擋,想要浪子回頭,但還是一無所有。

楊坤把握住了這一點,所以他又贏了。

誰說“俗”不能勝“雅”呢?

所謂的大眾評審,是評審,更是大眾。

三、“新生代”的驚豔和稚嫩

《歌手2019》來到第七個年頭,在賽制上有了較大改變,門檻變得“寬容”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ANU、逃跑計劃、錢正昊、劉宇寧、“聲入人心”組合、許靖韻等歌壇“新生代”的身影。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劉宇寧

總的來說,這些歌手都有一定實力,然而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短板和稚嫩,所以在比賽中大部分都逃不了“一輪遊”的命運。

ANU,作為藏族說唱組合,將藏族本土音樂、嘻哈、電子融合在一起,極富特色,可是風格也過於單一,只唱了三、四首歌,觀眾就已經“吃膩”了。

劉宇寧許靖韻都有著出色的嗓音條件,是唱情歌的一把好手,但問題是,經過了六季的洗禮,如果只是普通的芭樂情歌,很難再震撼大眾評審。

逃跑計劃,在創作方面的才華大家有目共睹,只是可惜在唱功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在其他歌手“強大演唱機能”的搏擊中早早地敗下陣來。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許靖韻

也就是“聲入人心”組合還能與之一戰。

“聲入人心”組合,顧名思義,是由節目《聲入人心》的四名選手組成的團體,分別是鄭雲龍、阿雲嘎、蔡程昱、鞠紅川

這幾位選手,都有著帥氣的“偶像劇”標配外表,但是一開口便是“實力派”唱將。

他們將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融合,每一次演唱都像一部音樂劇,起承轉合,美輪美奐。

但是,這也就犯了和“學院派”歌手們同樣的問題。

作為普通觀眾,你平常是聽普通流行歌曲多一些,還是聽音樂劇多一些?

音樂劇固然高大上,但離被大眾廣泛接受和喜歡還有一定距離。

“聲入人心”組合的短板不在於人氣,也不在於唱功,而在於不夠“接地氣”。

不過雖說新生代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還是希望他們中能有人闖入總決賽,為華語歌壇的未來而發聲!

#歌手2019# 全方位解析!現象級音樂綜藝節目也有七年之癢?

“聲入人心”男團

總之,《歌手2019》給予了歌手們更大的主導權,使得整季的音樂性上了一個大臺階。

然而凡事總難兩全,音樂性有了,通俗性便告急了。

所以才會出現實力派歌手屢屢遭遇險情、大眾評審被網民質疑的情形。

所以才會出現很多觀眾直言節目缺乏看點、所謂“七年之癢”的狀況。

音樂可以是殿堂之上的藝術,也可以是市井衚衕中的小曲兒。

無論它是以哪種形態被表現出來,希望歌手們都能秉持一點:

以情動人,音樂也有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