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連鎖餐飲,必須要懂的後廚硬知識

開連鎖餐飲能不能成功的決定因素很多,商業模式也五花八門,但無論你採用何種模式,後廚的管理和控制均至關重要,且有一些我們必須要懂的基本知識。今天,我們重點說說:

標準化、中央廚房和供應鏈。

1、標準化

開連鎖餐飲,必須要懂的後廚硬知識

一般是指一道菜的標準化,以一份酸菜魚為例。

出品:一份酸菜魚一般多少份量?賣多少錢?用什麼容器?是否可以有替代方案?

流程:從下單到成品多長時間?從廚房出品到顧客桌子上多長時間?

操作:用什麼魚?一般多大一條?用什麼酸菜即其他配料,搭配比例如何?由哪些廚師負責?味型/調料是否能具體化?

改良:這道菜的核心是什麼?如何持續給顧客帶來新鮮感?多久調整一次?是否有反饋記錄表?是否明確產品負責人?

意義:標準化可以提高效率、明確並降低成本,但標準化的根本作用是為了品質的可控,避免因廚師的流動及操作不穩定造成對菜品的影響。

2、中央廚房

開連鎖餐飲,必須要懂的後廚硬知識

開連鎖餐飲,必須要懂的後廚硬知識

中央廚房

菜品標準化是做中央廚房的前提。所謂中央廚房,是採用巨大的操作間,將標準菜品的採購、選菜、切菜、調料等各個環節由專人負責,半成品和調好的調料一起,用統一的冷鏈運輸方式,趕在指定時間內運到分店,實現全部直營店的統一採購和配送。

以前餐廳的進貨方式是,除了一些標準化的乾貨外,所有新鮮食材由直營店實行單店採購。據估算,一個大型店需要5個選菜工,3個採購;若有20家門店,則需要100個選菜工,60個採購;採用中央後,只需要3個總採購,20個左右選菜工,另增加20個左右的配送人員;總體人力成本能節約大約100人。與此同時,由於統一採購,還能大規模降低採購成本,綜合成本能節約30%左右。因此,中央廚房最大的好處就是通過集中規模採購、集約生產來實現菜品的質優價廉,在需求量增大的情況下,採購量增長相當可觀。

但中央廚房受冷鏈物流限制,一般為某個區域內有密集的門店(一般不能少於20家)才做中央廚房,為多家門店的食材提供集採和集中處理,如切配、預烹飪等。中央廚房可以提高門店出品效率,同時降低綜合成本。因此,做中央廚房,需要考慮:

(1)菜品是否適合中央廚房加工?

需滿足以下幾個條件:a、批量生產的產品;b、店鋪每天使用量大,保存期長的產品;c、加工過程複雜,烹飪時間較長的產品;d、容易受個人技術而影響品質的產品;e、利用專門機器加工,能夠提高商品品質的產品.

(2)區域內門店是否足夠多?如果一個城市的門店少於20家,最好不去碰中央廚房.。

(3)算一算投入產出比(產出為效率提升);

(4)產品運輸過程中是否會被汙染或影響菜品品質、是否能解決復熱問題?

3、供應鏈

開連鎖餐飲,必須要懂的後廚硬知識

餐飲供應鏈示意圖

供應鏈一般指管理系統,作用是記錄、管理、提效等。標準化和中央廚房90%是在解決食材問題,而供應鏈是對餐廳所有鏈條的數據進行管理,包括後廚設備、餐飲食材、員工工衣、餐廳桌椅、餐廳一次性用品等。現有連鎖餐飲的供應鏈管理多為分頭管理,一家連鎖餐飲,其供應鏈往往有幾十個,管理繁瑣、冗雜且成本高。未來,供應鏈管理將逐步走向綜合化、集成化,以平臺模式降低餐飲供應鏈的綜合成本。有業內人士預言,互聯網時代的餐飲競爭,將主要在於供應鏈的競爭。

結語:開餐飲店,雖然門檻低,但要真正賺錢,且是持續穩定的賺錢,以相關專業知識做背書是必不可少的。盲目投資,盲目經營,最終的歸宿只有虧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