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在被髮往伊犁的時候,他感慨地說下了這句話。國家有難,大丈夫就應該奮勇直前,嘉賓是被別人誤會,被別人排斥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愛國之心。因為赤膽忠心是不可以用利益禍福來衡量的。林則徐就是這樣一位英雄。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林則徐因為虎門銷煙事件被朝廷詬病,朝廷認為英國列強就是為了跟林則徐討要一個說法,才發動戰爭的。因為林則徐的禁菸活動,切斷了英國在華的鴉片傾銷之路,等於是把英國資產階級的生財之道給阻攔了。所以,英國才會向清政府討要說法。但原因真的是這樣麼?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我個人覺得不是,因為對於當時的英國列強來說,他們想的可不會這麼簡單。僅僅因為自己的財路被堵了,就發動一場戰爭,這樣是得不償失的。因為戰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如果只是討要說法,那這多不划算。所以,這僅是清政府(當時向道光皇帝進言汙衊林則徐的兩個大臣)的單方看法。

英國想要的是更多的利益,而如果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那麼他們就有理由向清政府討要更多的不合理要求。所以這場“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蓄謀已久的,英國列強的目標一直都是清政府,而不是林則徐。

英國人為林則徐塑雕像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林則徐是“虎門銷煙”的領導者,按道理說英國人應該是恨他才對,可是英國人好像對林則徐並沒有多大的仇恨。舉個例子,在英國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有一尊林則徐的蠟像。能在這裡立蠟像的都是些在政壇上大有作為的人物。而如今林則徐的蠟像出現在這個蠟像館上,可見英國對於林則徐的形象還是非常認可的。當年林則徐出面反對鴉片的傾銷行為並沒有給他們帶去多大的不良情緒,他們也很尊敬林則徐的為人。

可是雖然林則徐在國外得到了尊敬,在當時清政府的眼裡,他卻是做了一件錯事。

林則徐虎門銷煙遭斥責,最終被貶到伊犁

道光皇帝為什麼會斥責林則徐,還將林則徐趕出了中央,讓他到邊疆去去駐紮了呢?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原因為很簡單,道光聽信了讒言。當時英國列強已經發動了戰爭,面對這麼強勁的對手,清政府顯得有些後怕了,所以派人去求和。害怕的心理會讓人失去正確的判斷能力。雖然林則徐的個人行為有可能是激怒英國列強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個人認為英國列強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林則徐。所以,那些向道光皇帝說英國列強是因為林則徐的個人行為而出兵的官員,其實就是有意要針對林則徐。可惜了,道光皇帝聽信了這樣的話,不再重用他,也不再相信他,這讓林則徐熾熱的心涼了大半截。

英國和清政府的對比說明了什麼

通過清政府和英國態度的強烈對比可以說明林則徐的禁菸行動是正確的,只是當時的清朝政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才會誤將一位忠臣良將給發配到邊疆。

那麼清政府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錯誤判斷呢?

我覺得原因有二: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其一,就是和林則徐作對的人太多了。這也進一步體現了清朝政府機構的腐敗之處——避免不了黨派的利益爭奪。林則徐和那些向道光進言的臣子是對手關係。所以,一旦抓到機會,自然而然就會踩林則徐一把。所以即便林則徐為自己辯解,那也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人們往往會選擇自己希望聽到的那一些言論。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其二,清政府的求和心理。這也不難理解,當時英國列強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清政府面對這樣一支先進的強敵,產生害怕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因為這種軟弱,才使得清政府想要逃避這一場戰爭,所以也就將引發這場戰爭的人物之一林則徐給搬出來當擋箭牌。殊不知,清政府才是英國列強進攻的理由。

英國人不計前嫌為林則徐塑雕像,在國內卻被貶職,將其發配戍邊

林則徐只不過是處在清政府和英國列強之的一個棋子。有了這顆棋子,“第一次葉片戰爭”就有了“正當”的理由。有了這個棋子,清政府就抓住了撇清關係的一根繩索。林則徐的故事已經能成為了過去,但是他的那種愛國精神卻永不會過時。他的形象終將會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緊密聯繫在一次,為人們所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