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屠白起用什么方法,最快杀死40万赵兵的?

话说,公元前260年,秦军要秘密进行一场浩大的工程——杀降。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风险,最快捷的方法,杀掉40万赵国士兵。

要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杀降。

之前,没有任何人有这么大规模的屠杀经验。

毕竟是40万人,不是40万头猪,就算是40万头猪,也得抓个三天吧。

怎么让他们乖乖就范呢?

项目负责人白起开创性的选择了坑杀。

坑杀可不是真的刨个坑、埋点土。

这个“坑”是“坑人”的坑,意为欺骗。

《东周列国志》中开创性的描述这个过程:

将降卒分为十营,使十将以统之,配以秦军二十万,各赐以牛、酒,声言:“明日武安君将汰选赵军,凡上等精锐能战者,给以器械,带回秦国,随征听用;其老弱不堪,或力怯者,俱发回赵。”

赵军大喜。是夜,武安君密传一令于十将:“起更时分,但是秦兵,都要用白布一片裹首。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

秦兵奉令,一齐发作。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其逃出营门者,又有蒙骜、王翦等引军巡逻,获住便砍。

四十万军,一夜俱尽。血流淙淙(cóng)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

武安君收赵卒头颅,聚于秦垒之间,谓之头颅山。

东周列国志

问题就来了,40万赵军,就怎么轻轻松松的被干掉了。

还真是,他们在投降之前已经被包围了几个月,缺粮断草,先是杀马充饥,发展到自相残杀,以人肉为食。

核算下来,一名营养充足手持利刃的秦兵只需杀死二名饥肠辘辘、手无寸铁的赵军。

很多秦兵甚至为没有抢到人头,没有战功而恼怒!

就算有个别人逃了出来,外面还有秦军的巡逻队,捕杀漏网之鱼。

这就是长平之战的结局:赵军全军覆没。

《东周列国志》还说:


大唐末年,有天雷震死牛一只,牛腹有‘白起’二字,论者谓白起杀人太多,故数百年后,尚受畜生雷震之报。

东周列国志

在战场所在地,山西高平地区有一道菜就叫——白起肉,俗称烧豆腐。

可见,白起杀降这事影响之深远,多么不得人心,遭人唾弃。

那么问题就来了,白起杀降对不对呢?

40万人,就是40万张嘴,饿肚子的时候,是一只只绵羊。

喂饱了,可就是身经百战的士兵,他们的家人在赵国,意味着他们的心也在赵国。

再说了,秦国40万士兵的饮食,保证起来就已经很艰难了。

思来想去,都是杀掉合适。

其实,长平之战,白起已经不是第一次搞大规模屠杀了。

公元前278年,鄢郢[yān yǐng]之战,白起带队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

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

公元前264年,斩首韩军5万人。

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屠杀,结果就是,大秦一统中国。

而白起,成了凶残的代言人,累世遭受唾骂。

问题又来了,白起真的以杀人为乐吗?

白起个人怎么看待杀人,咱们不得而知。

但是,白起在他那个位置不杀就是罪过。

无论换成黑起还是红起,甚至蓝起,所有的起,都要做同样的决定。

当一个人做到一个特定的位置之上,就没有了自我,只有使命。

在秦国将军位置上,白起看到的不是一个个赵国人,他看到的是一个个秦国的敌人。

他看重不再只是一个个士兵的性命,他更看重秦帝国的野望。

甚至可以这么说,对于一个士兵的生死,白起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位置需要怎样。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不是做了自己,而是他做了那个位置要他做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他做对了,才能做到那个位置。

比如李世民,作为一个人肯定不想杀自己的亲生兄弟,但是皇位要求他必须发动玄武门之变。

如果他不做,皇位就不是他的。

历史一次次证明:

从来没有人在操纵权力,

人从来只是被权力所操纵。

那么权力是是什么呢?

就是自然维系平衡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