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吳京等百餘明星出演,劉少奇之子任總顧問,大片劍指15億票房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討論

近幾年,主旋律大片影響力逐漸彰顯,在票房上也是表現相當亮眼,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種是以《紅海行動》為代表的“博納式主旋律”,一種是“建國三部曲”為代表的“滿天星模式”。

尤其是中影投拍的“建國三部曲”,全明星陣容是最大的賣點和話題,但似乎也是唯一的賣點和話題。作為開篇之作的《建國大業》,史無前例地吸引了172位明星不計較片酬和戲份參與出演。

胡歌吳京等百餘明星出演,劉少奇之子任總顧問,大片劍指15億票房

這部星光熠熠的主旋律大片,吸引了各方眼球,斬獲了4.3億元票房,也讓主旋律電影逐步類型化。如今,由唐國強擔任總策劃、總導演的主旋律大片《開國將帥授勳1955》,也是這種路子。

正拍攝的這部電影通過1955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評銜、授銜儀式,展現了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與我們開國將帥們高風亮節和歷史功績,吳京、陳道明、成龍、胡歌、黃渤等上百位明星加盟。

《開國將帥授勳1955》的來頭有多大?中宣部重大題材辦審核通過並正式下文批拍的電影,一部向建國70週年獻禮的重磅級電影。65年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授勳儀式,歷史意義重大。

這次授銜授勳儀式,也是全世界唯一一次集體授勳儀式,同時也是一次產生最多的功勳將帥:10位元帥,10位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802位少將。截至去年9月30日,僅有10人健在。

胡歌吳京等百餘明星出演,劉少奇之子任總顧問,大片劍指15億票房

作為新中國的首次授銜授勳,它為後人留下了“開國將帥”這個眾所矚目、解讀不盡的群體,評銜這件事本來就很複雜,不可能盡善盡美人人滿意,偉人曾戲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這些開國元勳普遍高風亮節、淡泊名利,為而不有、功高不居:主持評選工作的羅榮桓稱“要給我元帥軍銜,我不能接受”;葉劍英則“誠懇請求,我最多擺在大將的軍銜上。這是歷史的定評”。

當然了,也有些同志自恃勞苦功高、資歷深,認為應該得到更多的軍銜和榮譽,而組織上給自己評的銜低了,甚至公開拿自己和經歷相同的人攀比。《亮劍》中,李雲龍、丁偉、孔捷就是如此。

《開國將帥授勳1955》將宏大的場面和細膩的情感細節描寫相結合,並通過多次閃回穿插1955年授銜前後幾位將帥的回憶,濃縮展示我軍自建軍後的光輝歷史,同時解密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史實。

胡歌吳京等百餘明星出演,劉少奇之子任總顧問,大片劍指15億票房

超級IP+上百位明星加盟,讓這部主旋律大片自帶光環,有關部門更是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出品方將該片製作成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主旋律精品力作。

客觀地說,就連《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儘管在商業取得了成功,卻過於依賴明星而忽視故事導致影片的觀賞性大打折扣,觀眾的樂趣成了“數星星”。

顯然,彙集上百位明星的《開國將帥授勳1955》也讓人有些擔憂,畢竟明星太多,為了照顧每位明星的戲份(至少在片中露一下臉),影片在故事編排上會受到侷限,甚至導致觀眾不關注劇情。

對於主旋律大片來說,需要明星來撐場面、拉票房,但是過多反而是不利。沒有太多明星的《開國大典》,可貴之處在於它的史實、在於它的宏大、在於它的時代,刻畫出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胡歌吳京等百餘明星出演,劉少奇之子任總顧問,大片劍指15億票房

這或許才是《開國將帥授勳1955》正確的打開方式,唯有較好地實現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統一,時代的大小印記皆有展示,才能不負社會各界眾望,不負將帥之託,成為影史留名的佳作。

如果僅僅是與“建國三部曲”不相上下的水準,很難贏得各方的認可和讚譽,甚至會遭受一場口碑的反噬。劉源上將(劉少奇之子)、劉曉江上將等四人應邀,擔任影片的總顧問和軍事總顧問。

根據媒體的報道,《開國將帥授勳1955》的預期票房是15億元~30億元,儘管遠超《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但也不是沒一點可能,前提是拍出歷史感、走進觀眾的心裡。

胡歌吳京等百餘明星出演,劉少奇之子任總顧問,大片劍指15億票房

但願這不是又一部讓觀眾除了“數星星”找不到更多看點的主旋律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