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下你的孩子“手機”,擁抱真正的孩子吧!

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課,她說:任何一個犯罪的人的罪行的產生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時期。我其實非常喜歡她說的道理,我覺得心理學每個人都要學習一點,對自己的幫助會有效果的!

現在大多數的父母很忙很忙,有的父母真的是早出晚歸,連跟孩子說一句話的時間都沒有。這類父母他們到休息日的時候是怎麼安排時間的呢?我想也許是這樣的:早上睡個懶覺,醒來後躺在床上,玩會手機,刷回抖音,孩子看到父母醒來了,甚是開心,於是便來叫喚。

但是,孩子看到父母手裡的手機的時候,眼睛發亮,於是乎,便伸手去搶,無外乎兩種結果:一是拿到了;二是被爸爸或者媽媽呵斥;其實,通過這樣的一種設想,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孩子的本意不參雜任何的意圖,他們聽見房間內的聲音,便知道爸媽醒來了,於是想要與爸媽一起玩耍而已。但是,後期為什麼會演變成那樣的呢?便是現在的手機!人人都愛的手機,包括孩子。手機的出現佔據了父母大量的時間,就像是比孩子還是“親生”,因為手機是隨身攜帶的,而孩子是給父母帶的,你比較一下,覺得是誰跟自己親?當然是朝夕相處的手機啦!所以,手機是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的來源。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因為只有父母的相伴,他們才會有自信,勇敢地去挑戰自我!陪伴,是孩子內心的期望。不管再累,我們也要抽空陪他玩耍,陪他運動,陪他瘋笑……這樣,他的生活才算完整,他的心靈才會健康,他才會快樂!放下手機,陪伴孩子吧!

請放下你的孩子“手機”,擁抱真正的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