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前几天,我带着宝宝在广场上玩,遇见一个和宝宝差不多大(比我的宝宝小一天)的女孩儿。但是,个头儿却比宝宝矮了半头。宝宝凑到一块儿玩,我和大人就不由得交谈起来。

这个小女孩儿的奶奶告诉我:“孩子什么都不爱吃,只爱喝奶!追着才吃一点。”言语间,感觉十分无奈。

像我遇到的孩子,十个有九个不爱吃饭。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吃饭成了家长头疼的问题?造成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哪些?

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1.受别人的不良暗示

表姐家的孩子,特别不爱吃饭。十岁了,还长的特别矮小。表姐说起来也是一脸无奈。孩子平时跟着奶奶吃饭,奶奶是个吃饭特别挑剔的人,这个不爱吃,那个也不爱吃。因此,孩子也受大人的影响,也挑食挑的很厉害。

孩子面前无小事,家长对于某种事物的厌恶或者喜好,直接通过言语传递给孩子。孩子受不良言语的暗示,也会形成对某种食物形成喜好。

还有些孩子,受其他孩子的影响,产生对某些食物的喜好。比如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青椒。可是,我的一位同学,却不喜欢吃。她告诉我吃青椒时,那种厌恶的感觉。以后,每次吃青椒时,我都会想起她的描述,这导致了我后来也拒绝吃青椒。

2.吃零食

现在的物质条件极其丰富,每次带孩子出去玩,每个家长的包里,都会塞着各种零食,怕孩子饿着。孩子的胃口小,当胃里被零食填满了,自然吃不下饭去。

3.家庭气氛

我在罗大伦老师的书里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情绪不佳,就会引起肠胃系统出毛病。用中医解释就是“肝木横逆克脾土”。孩子在家庭气氛不佳的环境里,必然会心情不畅,引起肝气横逆。肝气横逆,就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紊乱,孩子必然不会好好吃饭。

一些在家庭环境糟糕,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里生长的孩子,个头儿矮小,面色发黄,看起来营养不良的样子,就是这个原因。而那些在和谐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犹如生长在优渥土壤里的小花一样,神色健康,眼神明亮。

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每位家长也是想尽了办法。但是,如果方法不当,只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吃饭,甚至产生厌食的症状。那么,家长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常犯的错误有哪些呢?

1.用自己认可的方式,来逼迫孩子

我的妈妈总是认为,女儿得天天吃点肉。为什么她这样认为呢?她说,孩子不爱吃鸡蛋,再不吃肉,那营养从哪里来?其实,每种食物都有营养,并不是肉里有营养,菜里没有。

这一做法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孩子只爱吃肉,不吃菜。如果天天吃肉,她的肠胃消化功能,可想而知。肉质纤维不是特别好消化,孩子的肠胃功能弱,时间久了,孩子积食,不但不爱吃饭,尤其是不爱吃蔬菜,还引起便秘。

很多家长,总用自己认为的方式,来让孩子吃饭。其实,孩子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都会由自然食欲支配的。

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认为:“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的,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

家长总是用自己认可的方式,来规划孩子的食欲,认为孩子该补充这种营养,该补充那种营养,而不管孩子到底爱不爱吃?孩子本身就不爱吃,大人为了所谓的营养,用强制的方式,来逼迫孩子,让孩子对食物产生了厌恶感。

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2.用强求的方式,来逼迫孩子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饭,想尽办法。我记得有位亲戚,孩子在前面跑,妈妈拿着玩在后面追,边追边喊:“好宝宝,再吃一口,再吃一口!”搞得孩子吃饭,像是在求他!

像这样的家长,有很多。孩子变着法的逃避吃饭,大人想尽办法往孩子嘴里塞。为了孩子吃饭,大人可谓是费劲了心思,费劲了唇舌,最后,收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大人总是用这种“过度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呢?大人的过度关注,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会从内心变得对这件事情产生抵触心理。

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饿了就会进食,不饿当然不会吃。如果把吃饭当成任务一样完成,而不管身体需要不需要,就要往里塞,孩子不产生抵触心理才怪!

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那家长如何让孩子从厌食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能够正常的吃饭呢?

1.改变态度,顺其自然

我在孩子吃饭问题上,也的确费了不少心思。从前,孩子一顿吃的少,我就心里像是有心病一样,怎么也过不去,总是想办法,再让孩子吃一点。每当孩子拒绝或者发脾气时,我只好作罢。但是,只能默默地叹气,不再逼迫孩子吃。

后来,我想自己也并不是每天都很喜欢吃饭,食欲好的时候吃的多,食欲差的时候自然就不怎么喜欢吃,孩子也一定是这样的。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便不再为孩子哪一顿吃的少,甚至是没怎么吃而烦恼了,更加不会逼迫孩子多吃饭。现在,孩子的食欲明显增强了,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控制孩子的进食,怕她吃多了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是积食,再把胃口变差。

2.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自己对某种食物的喜好

孩子受家长的影响比较大,在他自身没有任何判断力的时候,家长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对孩子的终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食物面前,家长不喜欢的吃的,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对于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要找机会暗示孩子他喜欢吃。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家长可以对别人说:“自己家的孩子,很爱吃饭,尤其是喜欢吃蔬菜!”

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3.如果孩子出现了厌食,一定要有耐心,将孩子的食欲重新调节好。

孩子的食欲,并不是一天就能调节好的,这正是考验家长耐心的时候。如果家长看到孩子不好好吃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干扰孩子,那么,孩子的食欲就永远不会调节好了。

4.让孩子多运动,增强消化能力

我的女儿最近食欲特别旺盛,我不得不控制她的食量,以免孩子吃太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旺盛的原因是每天家人都带着孩子出去玩,孩子太过活泼,连跑带跳的一天下来,消耗的多,孩子不饿才怪!

中国人养生,讲究多运动。这用在孩子身上,也挺合适的。让孩子多出去接近自然,多运动,不但对身体好,还有利于增强食欲。

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犯愁的家长:不是他胃口不好,是你方法有问题

结语:

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家长一定不要“用力过猛”,不要让孩子的食欲,按照自己的规划来走,而是,多试探孩子感兴趣的食物,增加他的食欲,尝试增加一些新的花样,来吸引孩子。家长对待孩子吃饭不强迫、不逼迫,在孩子面前不要用一些不良言语来暗示食物的好坏,用顺其自然的态度,温和耐心的方式,以及多去户外参加运动,来增强孩子的食欲,让孩子能够好好吃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