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易经》是中华历史上的一部奇书,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相传是伏羲发明了八卦,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推演出了《周易》,后来孔子又写了十翼,组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易经》共有六十四卦,开头两卦分别是乾卦和坤卦,乾为天,坤为地。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从乾卦智慧衍生出来的,而道家思想是从坤卦智慧衍生出来的。


《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1、乾卦智慧: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的运行刚健不已,君子由此领悟到要自强不息。


乾卦的智慧就是自强不息,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有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断努力,不断精进。有这种精神和智慧的人,他的命运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到自强不息的一个人,不得不提孔子。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他可谓是一位孤儿,又兼出生在普通的家庭。这样的一位孤儿,应该是比屌丝更加屌丝了,然而,他成功地逆袭为千古圣人,不得不令人惊叹和佩服。


《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看看他的学习态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能够不耻下问,进入到太庙里面,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当有人质疑他不知礼时,他认为这样做才是符合礼的精神。他随时随地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别人问他是否是天生圣人,为何能懂得这么多的学问,有这么多的技能?他回答说:“自己从小无人可依靠,只能努力地去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和技能”。他五十岁的时候学习《易经》,做到韦编三绝,古代的书就是竹简,他天天翻看用熟牛皮筋串联起来的竹简,把熟牛皮筋都翻断了多次。他对学习就是这么的痴迷,这么的勤奋。


他弟子三千,优秀弟子有七十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起弟子来,从来都是不知疲倦。


《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学术和主张并不能让各诸侯国所采用,然而他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做到多少是多少。


这就是孔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另一位自强不息的人就是三国的刘备,虽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不过中山靖王已经是两三百年前的事情,到刘备之时,家道已经没落到以卖草鞋为生。他刚出道时,被董卓所瞧不起。


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次败仗,就因为打败仗导致家人被俘虏的事情都发生过四次。他投公孙瓒、投吕布、投曹操、投袁绍,依刘表,连孙权,经历过诸多挫折和磨难,他并没有气馁。他一直坚定一个信念“光复汉室”。直到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他的人生事业才开始有了起色,终于割据一方,鼎立三国。


《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2、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的形势宽厚和顺,君子由此领悟到要培植深厚的道德来承载万事万物。


大地承载一切物质,不论是洁净的,还是污秽的。好比莲花,它也能够从污泥中吸收营养,然后能出淤泥而不染,它并不排斥淤泥。就像一位真正的君子,他固然能够跟其他君子共事,他还能够与小人共处。毕竟这个世界,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不完全只有君子,而没有小人。所以真正的君子,肯定有跟小人相处的能力,他有足够的胸怀可以包容小人,包容小人行径。


《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就像佛陀普度众生,既度好人,也同样度坏人。也像上帝爱一切人,既爱好人,也爱坏人。他们有足够的胸襟去容纳一切。


唐末五代时,是七八十年的乱世,这个当皇帝、那个当皇帝,换来换去,更新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故称五代。臣弑君、子弑父的事情在五代发生了无数起,很多历史文献也在那个战争频仍的时期遗失了。那时有一个人叫冯道,他活了七十三岁。每一个朝代变动,都请他去来辅政,他成了不倒翁。后来的史学家欧阳修写历史骂他没有气节。


《易经》乾卦智慧:自强不息;坤卦智慧:厚德载物


在那个大变乱的历史时期,他能够始终不倒,他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不被人攻击,大概没有财色名利的毛病,个人行为和修养上也让别人找不出攻击的地方。


他曾作诗“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能够厚德载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