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解读:乾卦

易经的智慧解读:乾卦

乾:元亨利贞。

乾卦

《子夏传》说: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

《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 初九:潜龙,勿用。白话文:龙隐藏起来,默默无闻,等待时机的到来。代表人生小时候

舜耕历山做潜龙【故事】相传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天下一片太平景象。但在历山这个地方,却住着一对出了名的坏夫妻。男的叫顽,女的叫嚣。顽是顽固、蛮横不讲理的意思,嚣是形容气势汹汹的样子。

这对夫妻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舜,小儿子名叫象。小儿子自小有种体种,跟他父母一个样,还狂妄无知,骄傲得很。顽、嚣却把他当宝贝一样,溺爱至极。

大儿子却跟他父母一点也不像,自小为人忠厚诚实,受到邻里的交口称赞,但顽、嚣却处处给他白眼,好像他们两人是舜的后爹后妈一样。孬的给舜吃,烂的给舜穿,还让舜住在不避风雨的破烂小屋中。但舜一点也不怨恨他的父母。

当舜还是少年时,顽、嚣将舜叫到面前,恶狠狠地说:“你该下田种地了!”舜孝顺地答应了。从此,舜每天天刚亮就赶着牛、拖着犁头下地了,一直干到太阳落山,舜才冋到家里。吃的都是父母、弟弟剩下的残汤剩饭。可舜依然一点怨气也没有。伹父母依然常常责骂他。

舜在耕地时,不时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爱而发愁,经常责问自己有哪里没做好,有时候竞仰天大哭起来。乡里人都说,舜是不堪父母的虐待才痛哭的。舜却说:不是,我哭的是怎么我不能让父母为我髙兴起来。

听了舜的回答,人人都夸奖他,说他是个天下少见的好孝子。一传十,十传百,由近到远,舜的孝名被传到四面八方。

人生启示

龙虽潜于深水,终有飞天之时;但潜的必须是龙,而不是虫。人在未发达之时,都可以用“潜龙勿用”来比喻,但能否有后来的“飞龙在天”,又全在“潜”之时是像一条龙,还是像一条虫。舜在“潜龙勿用”之时,耕于历山,以大孝显名天下,才有其后一生的辉煌。所以,青少年时,人在创业之初,都应像舜一样做一条“潜龙”,才能为以后的大展宏图打下坚实的根基,而不可妄自菲薄,自误前途。

2.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也代表人的青少年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龙出现在田野里,要普降恩泽,因此这时候去拜见有道德有作为或者能帮助自已的人是很有利的。

例解:

有一家公司招聘部门主管,进入最后面试的是3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总经理决定亲自主持,他一句话也没说,只递出了写有地址的信封,地址是本市一个偏僻的街道,然后挥挥手示意他们可以走了。第一个人看了看地址,便匆匆奔向信封上所写的地点。第二个人也一样,最后他们都没有被录用。第三个人拿到信封后,觉得这个信封很奇怪,他没有急着出去送信.而是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打开封口,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恭喜你,你被公司录取了!第三位青年的成功,是因为他在机会来临时异常冷静,最终紧紧地抓住了机会。

智慧解读【要诀】冷静思考,抓住机会。

3.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断句方式仍有争议)

一般用于人事,比喻人初得重用,不仅要整天自强不息,发奋有为;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象有危险发生一样,才能免除灾祸,顺利发展。也代表人的青年。

“九三”在奇数阳位,已至下卦上位,过分刚正,反而危险。好比有才能的君子一旦受到关注,反而处在危险的地位,此时须谨慎警惕,虽处险境,亦可无咎。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时时刻刻都谨慎行事,才能避免灾祸。

【例解】

金日磾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臣,他本是匈奴贵族,被俘后降汉,他与霍光皆为汉武帝的托弧大臣,权倾一时,但他侍宠不骄,进出有度、制家得法,有一次,汉武帝在游逸宴乐时,让十多个马奴牵出马来供他们观赏,当时有许多宫女在场,有些马奴忍不住偷看宫女,只有金日磾神态庄重,目不斜视。身材高大英武的金日磾以他正直的人品和熟练的养马技能恨快赢得了汉武帝的注意和器重,不久便拜他为马监,又提升他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在受到重用后更加严于律己,武帝对他越发敬重,赏赐金日磾累计达千金,待遇也比其他臣子优厚。朝中一些大臣十分嫉恨,纷纷抱怨,但武帝不为这些流言蜚语所动,反而更加器重他。

金日磾的母亲教子有方,金日磾继承了他母亲的优良传统,对子女管教甚严。金日磾有两个儿子,小时候长得非常逗人喜爱,均为汉武帝做“弄儿”(陪伴皇帝嬉戏的人),常陪伴在武帝身边,深受武帝所宠爱。可是弄儿长大后行为不检点,有一次,竟在皇宫里和宫女嬉戏,恰好被金日磾看见,金日磾怒不可遏,以其“淫乱”而将其子杀死。汉武帝得知后怒而责备金日磾,金日磾向汉武帝陈述了杀子的原因,汉武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从此更加信任金日磾。

《南史·杜骥传》中记载“尝侍宋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纯洁,汉人莫及。”金日磾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尽忠职守,他一生多次识破并挫败叛乱活动,在维护汉王朝的统治和社会安宁方面,建立了不朽功绩。

4.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代表人的青壮年

 此爻为乾卦第四爻,与君位大业的九五爻只一步之差。或,作疑惑解,此爻是讲龙在飞升于天的前夕,尚有疑惑,故退而居渊,此退是以退为进,是为飞升于天所作的策略退却,所以,是没有咎灾的

【故事】话说武王承继文王的王位后,谨修文王之业,以姜太公为师,周公旦做辅佐,召公、毕公为左右手,使周朝不断强大。

武王做王的第九年,群臣都进言,是该征讨商纣王的时候了。武王虽有疑惑,但转念一想,借此以观察天下的形势,还是有好处的。于是,命人在毕地搭起出师祭天的祭台。

经过一个月准备,武王在毕地举行祭天的大礼。武王祭祀天地之后,神色肃穆地对全场将士说:“我们在这里誓师!为实现文王的遗愿,解救天下苍生,将向商纣王发起进攻!勇敢立功者赏,怯阵后退者罚!”姜太公随后指挥5军,浩浩荡荡向前进发。

自武王出兵之日,各地百姓听说是去征讨暴虐的商纣王,都欢欣鼓舞。大军所到之处,青年踊跃入伍,人民送粮送水。一听说要渡黄河,渔民们都把自己的船纷纷捐出来;船不够,老百姓就把自己家的门板、床板拿出来做船。

儿天后,周武王的大军就乘船直发盟津。据《尚书》、《史记》等古籍的记载,武王渡河和到盟津后,接连发生两件怪事。

一件发生在武王渡河时,船到中流,突然,一条白色的大鱼飞跃进入船中,不偏不歪,正落到武王跟前。武王明白,这是天意。于是,俯身拾鱼,向天拜祭。姜太公、周公旦等大臣,也都纷纷向武王祝贺。

第二件怪事发生在武王刚在盟津住下来时。渡河后,武王随便在一简陋房屋住下,等待全军到齐。突然,将士们看见天上出现一片大火,大火从上向下,一直落到武王住的房屋上,变成一只红色的鸟儿,大声鸣叫。

大军渡河完毕,武王又在盟津举行盟誓。而参加盟会的大军,比起出发时的大军,不知多了多少倍,黑压压的排列有数千米长。《史记》上说,“不期而会盟津”有八百诸侯之多。

在盟津大会上,诸侯们都推武王当盟主,并要求马上去讨伐商纣王。可是,武王却说:“要说伐纣,早就该伐了。以今天的大军,也一定能战胜商纣王。但殷商还有比干、箕子二位贤人,现在去讨伐,一定会伤及许多无辜,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我决定大军退回各国。”于是,各国大军都从盟津退了回来。

智慧解读:高瞻远瞩,审时前进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只有进没有退,尤其是登上九五之尊,创造极盛的大业,其中必定是有进又有退的,而退则是为了更好的进。故此爻以龙退回到渊中,但渊为“龙跃”的依托,因而这是为“在天”所作的必要退却。武王在盟津会师八百诸侯,又退军回国,明里是退,但实里却为两年之后大会诸侯,一举灭纣,作了预先的演习。故人处世行事,不能只讲进,不讲退;要懂得必要的退,比起盲目的进说来,退更有益人生。

5.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代表人的中年。此爻为乾卦第五爻,为龙飞跃天上之象。以喻人事,则为人登九五之尊,或是事业到达极盛。若是此人为贤明的大人,则天下万民都会因此而获得其福泽利益。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故事】舜在接受了各种考验以后,尧以自己年事已高,决定将自己的职权全部禅让给舜。四岳和各位臣子都拥护尧的决定。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尧在京城南郊举行了重大的禅让仪式。文武百官穆立两厢,观礼的庶民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当尧神色庄严地把代表权力的皇杖交给舜,舜恭敬地接过权杖的一瞬间,臣民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舜接受尧的禅让后,开始代尧行使天子的权力。他并没有因自己有了天子的权力,而得意忘形。同以前一样,他尊敬四岳百官,凡有大事,总要虚心听取四岳百官的意见,他更加勤勉地为国工作,关心庶民的疾苦……没到一年的时间,舜就成为百官、万民打心里拥护的同君了。

舜还为民除害,消灭了四凶。根据许多史籍的记载,那时有四大恶人,号称四凶:一位叫共工,坏事干尽,门面装完,罪恶滔天,却迷惑了天下人民;一位叫驩兜,是共工的同伙,也是一个专行1X1恶,满口仁义的坏蛋;一位叫三苗,是南方的一个诸侯,以贪残庶民而臭名昭著;一位叫鲧,本是颛顼氏的后代,却不听从尧舜的命令,在臣民中影响极坏。舜对四凶一一进行了惩罚,“流共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臣服”。《尚书》、《孟子》都有这一记载。

舜就这样兢兢业业地一干就是二十八个年头,给天下万民带来了多少安定与幸福啊!这时,尧终因年龄太高而去世了。整整三个年头,没有一点喜庆之声,全部沉浸在悲哀之中。舜为尧办完三年的丧事,就退出尧的宫殿,跑到黄河的南边,想将皇位留给尧的儿子。

可是,谁也不把尧的儿子当天子,大臣们都跑到舜的地方来,百姓们也喂歌颂扬舜的功绩,各国诸侯也來向舜朝觐。舜在群臣百姓的拥戴下,只好正式登上了皇位。

人生启示

此爻为“九五之尊”,喻人事则是舜为天子,或成就盛大事业之兆。此爻讲要能泽惠天下万民之利,才能飞龙在天。而在这之先,又经过由“潜龙”至“在渊”的艰难发展。可见,人要成为“九五之尊”,或大业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达到。而要保持其已经取得的地位与成就,一定要惠泽万民。因此,那些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家伙,虽可能一时尊贵富豪,但最终是绝没有好下场的。唯有利民为本,才能成就盛大事业,受到万民的拥戴。

6.上九:亢龙,有悔。代表人的老年

此爻为乾卦的最上爻。亢,指盛极之过。《易》理以为极盛则衰,衰极则盛。若龙行至于亢,定有悔恨发生。

【上九:亢龙有悔。故事】殷王帝乙在位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微子启;小儿子名叫辛,就是后人所说的殷纣王。因启的母亲不是正宫娘娘,辛的生母是皇后,所以,帝乙死后,辛就做上了皇帝。

殷纣王未登王位以前,就因身材伟岸,勇猛有力,言谈善辩,被一班跟屁虫吹得天花乱墜,他自己更是十分的得意,认定自己是十全十美、空前绝后的伟人。如今做上皇帝,跟屁虫更多了,吹捧更肉麻了,殷纣王更是忘乎所以。

一天到晚,他不是与妇人淫戏,就是喝酒狂饮,把个皇宫闹得乌烟瘴气。他还嫌这样的淫乐、狂欢不够味,下令在沙丘建立一个专供淫乐狂饮的逍遥宫。

逍遥宫修成了,方圆数里,宫室不计其数,里面的摆设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数个大池里面灌满了酒,号称酒池;宫里到处悬挂着各种香肉,号称肉林。纣王又选出数百名美女,让她们一丝不挂地住进逍遥宫;纣王也赤身裸体,与美女们追逐在酒池肉林之中,一逛就是十多天。为了满足他的淫乐开支,他下令增收各种赋税,搞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他还一再下令选美,选得绝色美女苏妲己后,更是迷于女色,不理朝政。

一些正直的大臣都忧心忡忡,不断向纣王进谏。纣王根本不听,反而对进谏者不是贬官,就是废为平民,吓得群臣们都不敢进凍了。后来,纣王干脆设立各种酷刑,如炮烙之法,刳胫之刑,……用来对付劝谏他的大臣和不服从他统治的庶民。

每一次施刑,纣王和妲己坐在上面,饮酒取乐,在调笑声中看着受刑的人痛苦万分地死去。炮烙时,望着受刑者被炭火烧出焦烟,纣王和妲己还发出阵阵狂笑。真是毫无人性的东西!

老百姓日夜祈祷:上天啊!赶快降下大命吧!替我们消灭残暴的殷纣王!四方诸侯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反殷的义旗。这些消息传到殷纣王那里,他只是不屑一顾地狂妄冷笑说:“我是上天选定的真命天子,他们怎么奈何得了我!”

一天,比干又一次冒死劝谏,殷纣王竞然命令人把他的心肝挖了出来。微子听说后,马上匆匆地逃离了京师。箕子只好装成疯子,纣王仍不放过他,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

纣王残害三贤的消息一传来,武王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各诸侯国的军队也纷纷加入了讨伐殷纣王的战争。很快周武王的军队攻到京城。前些天还是不可一世的殷纣王,这时变成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被狼狈地烧死在大火中。

上九:亢龙有悔。人生启示

龙在飞天之时,已经发展到了极盛,此时若不采取保持盛状的措施,还要一味尤盛,必然招致有悔的结局。纣王贵为天子,不明“亢龙有悔”之义,穷极贪欲,正是亢龙有悔的最好写照。何为“亢”?凡一人一事皆有极盛,哲学上称为度,超过度就叫亢。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度,一件事有一件事的度,为人处世都要合于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

7.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白话文:龙没有领导,相互顺从。好的现象。也代表人的天年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用九,群龙出没,没有首,吉利

《象》解释道:各秉天德,不自居首领

智慧解读

用九”的意思就是通九,谓乾卦之六皆九。依古筮法,遇到六交皆九的情况,就以“用九”爻辞断事。群龙无首,就是说,群龙同时出现在天空中,但都不以首领自居,比喻众人都得志,齐心协力,所以很吉利。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例解

《水浒传》中的宋江,就善于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他要请金枪将徐宁,并没有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而是派石秀和时迁两人去,利用时迁“鼓上上蚤”的梁上功夫偷取徐宁珍视如命的传家宝一一金丝皮甲,激诱徐宁来到梁山入伙,大破铁甲连环马。宋江作为头领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大胆起用众人讥讽的“鼓上蚤”时迁。这样一来,宋江不必事必躬亲,而时迁又因得到立功机会而乐此不疲,尽心尽力。最后,事情也圆满完成。这就是群策群力、人尽其才的作用

要诀:群策群力,人尽其才。

统观乾卦,也可以看成是人生,事业,开始的时候默默无闻,努力耕耘努力学习,有迷茫的时候有孤独的时候,经过努力慢慢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事业有成了,身体出现毛病了,慢慢就后悔了,最后看透了整个世界,不在奔波,而衣享天年.

这就是易经乾卦的智慧解读,文中故事部分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告知,请继续关注下期:易经的智慧解读--坤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