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34:澹臺滅明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註釋】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高足,比孔子小45歲。 ②武城:魯國的城邑,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 ③焉爾:於此,在這裡。 ④澹臺滅明:人名,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後來也是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39歲。

【翻譯】

子游擔任武城地方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裡得到什麼優秀人才了嗎?” 子游回答說:“有個名叫澹臺滅明的人,行路時不抄小道,不是公事從不到我家裡來。”


【感悟】

古代為官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發掘和舉薦人才。孔子問子游有沒有在轄地發掘出賢才,實際上也是在指導子游如何為官盡職。

子游欣賞澹臺明滅,一是因為他"行不由徑",二是因為他非公事不至。

周朝實行井田制,一塊田畫出九個方塊,每塊一百畝,中間一塊是周天子的公田,外面八塊是分封的私田。井田以外有路,井田中間有徑。為抄小路走捷徑而路過別人的私田是不合乎周禮的。在孔子那個時代能夠像澹臺滅明那樣行不由徑遵守規矩的人已經很少了。由此可見,澹臺明滅是一個重禮守戒、克己復禮的人。

澹臺滅明如果不是有公事就不會去造訪子游。可見他安守本分,不攀援富貴。說明子游與子羽都是廉潔無私的人。

澹臺滅明長相醜陋,起初孔子不願收他做弟子,後來發現澹臺滅明為人端方、品德高尚,所以孔子曾感慨自己的過錯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臺滅明非常尊師重道,最終他自己也成為一代名師,廣收弟子三百餘人。可見,無論是孔子還是子游,他們從細節著眼,從小事上觀人識人,這種方法往往是可靠的。

孔子和子游識別人才往往更側重品行方面,這也反映了他們的人才觀,那就是應該任用正直誠實、公私分明的人。當時社會正處於大動盪、大變革時期,各諸侯國都渴望網羅各種人才,但他們更需要的是能夠用策略和計謀幫助他們爭奪土地、富國強兵之才。

《論語》134:澹臺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