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購房者很容易踩到的“4個雷”,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現在的商品房越建越高,尤其是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而新盤開盤時,大家會發現,中間樓層的房子都會賣得特別快。到底選擇幾層比較好?事實上,在選擇樓層時,購房者普遍陷入以下4個誤區,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買房時,購房者很容易踩到的“4個雷”,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1、7、8層為優質樓層

大多數人普遍都認為7層和8層是一棟樓中的優質樓層,這其中其實存在著很大的誤區,並不能這樣簡單的判斷。其實優質樓層還得依據總層數來判斷,通常為總層數的3/1到3/2之間,但同時又受周邊環境、小區規劃、採光條件、空氣狀況、景觀效果等的影響。在選擇優質樓層時,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再做決定,不能僅考慮某個單一影響因素。

買房時,購房者很容易踩到的“4個雷”,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2、樓層越低噪音越大

因底層離地面近,因此購房者大都認為樓層越低噪音越大,其實恰恰相反,原因就在於行道樹、綠化帶、自然景觀等可以降低噪聲,而樓層越高就越能廣範圍的接受噪聲,遠距離的噪聲都可以接受到。對於高層建築來說,通常5到24層噪聲較大,尤其是11層到22層之間,30層以上就較為安靜了。

買房時,購房者很容易踩到的“4個雷”,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3、樓層越高越好

開發商大都會根據樓層的高度來定價房屋,通常同一棟樓,除頂樓外,樓層越高,房價越貴,因為人們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共識:高樓層具有采光好、風景好、安靜等居住優勢。但其實也沒有必要一定要選擇高樓層,因為如果樓間距足夠大的話,選擇稍微低一些的樓層採光等也一樣挺好,且還經濟實惠。另外,住高樓層還存在一定的弊病,若停水和停電,上下樓梯就成為悲劇了,尤其對於老人來說,出行特別不便利,且若發生災害時,也不便於逃生。

買房時,購房者很容易踩到的“4個雷”,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4、9至11層為“揚灰層”

環境是選擇樓層的重要因素,很多購房者都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樓層越高空氣環境越好,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9至11層很受PM2.5青睞,不能買”的說法曾在網上熱傳,但相關人士已對此予以闢謠,其實不管是更“輕”的PM2.5還是更大的PM10“灰”粒,越是接近地面,濃度就越高。9—11層是揚灰層的說法其實就是個誤區,可不必理會。

買房時,購房者很容易踩到的“4個雷”,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畢竟每棟樓層高差距那麼大,層高3米的住宅樓和層高5米的loft公寓樓,他們的9-11層可完全不一樣。

購房者對待這些誤區,應有新的理解,但購房選樓層說到底還是要以個人需求、喜好、居住舒適度等為依據,綜合考慮,畢竟適合的才是優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