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球員是不是中國足球的救命稻草?他們能給國足帶來哪些變化?

2018年5月30日,中國足協在其官網公佈了新一期的國足集訓名單。本期名單中除了有多名年輕球員入選外,最大的亮點便是北京國安的歸化球員李可入選。李可的入選也就意味著中國足球國家隊開創了使用歸化球員的先河。

歸化球員是不是中國足球的救命稻草?他們能給國足帶來哪些變化?

國足首位歸化國腳:李可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李可的基本情況,李可原名叫作尼古拉斯·延納斯里。1993年出生在英國,他的母親是華人,所以他有一半的華人血統。李可出道與阿森納青訓,在場上司職後腰或者邊後衛。曾經代表阿森納一線隊出場過3次,但是並沒有在一線隊站穩腳跟,他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是在英冠聯賽效力。從他加盟國安的這幾場比賽來看,他防守兇悍,搶斷能力突出,防守面積大,並且有一定的後排插上得分的能力,實力比本土後腰要高出一個檔次。足協將他歸化進國足,確實能夠快速提升國足的中場硬度。

對於這次足協徵召李可進入國足,社會各界也是爭論不休。支持的人很多,反對的人更多。支持者認為使用歸化球員已經是亞洲足球的普遍現象,日本在很多年前就使用過歸化球員,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歸化球員的加入能夠大大提高國足的競技水平,助力國足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可以為國爭光。反對者認為,足協使用歸化球員完全就是胡鬧,是急功近利,病急亂投醫的行為。只有踏踏實實搞好青訓才是王道,其它的做法都是旁門左道,治標不治本。

歸化球員是不是中國足球的救命稻草?他們能給國足帶來哪些變化?

國足

對於足協本次召入歸化球員,我的內心是贊成的。很多人都說青訓才是國足的根本,只有培養出更多的年輕球員才能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對於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但是目前的現狀是國足的比賽成績越來越爛,已經“名聲在外”。社會上一提到中國足球都是嗤之以鼻,家長們都不願意讓孩子們踢球,青訓選材的範圍越來越窄,足球人口急劇下降。試問,連青訓的對象都沒有了,還怎麼搞的好青訓。這在無意中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壞,國足成績差導致大部分家長不願意讓孩子踢球,踢球的孩子少導致青訓搞不好,青訓搞不好導致足球人才凋零斷檔,這也就是國足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國足水平越來越差也就不奇怪了。惡性循環就這樣產生了。

歸化球員是不是中國足球的救命稻草?他們能給國足帶來哪些變化?

小球員

要想提高國足的水平,就必需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怎麼打破這個惡性循壞,辦法只有一種,加入歸化球員,提高國足的競技水平,打出好成績。成績好了,社會風氣也就變了,踢球的孩子也就多了,青訓也就能搞好了。就目前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來說,單一的強調重視青訓是行不通的,因為足球人口太少,青訓很難有起色。當然也不是說歸化外援就能萬事大吉,歸化外援在短期內肯定能夠提升國足的比賽成績,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需要青訓體系來做支撐。歸化和青訓都是必須的,他們互相支撐,缺一不可。歸化球員幫助國足取得好成績正好可以反哺青訓,青訓可以源源不斷的給國足輸送人才,助力國足的成績更上一層樓。歸化和青訓就好比人的兩條腿,只有協同一致,中國足球才能飛的更高。

最後希望足協既然已經做出了使用歸化球員的決定,就應該堅定的走下去,不要受外界輿論的干擾。對於使用歸化球員也應該大膽一些,現在光召入一個李可是不夠的,雖然他能夠提升國足的中場硬度,但是國足前場的攻擊火力太弱,後防線更是爛入渣,在前場和後場至少必須再各歸化一個強力外援,不然光靠李可一個人的話還是獨木難支。最後衷心的希望國足的成績越來越好,早日打進世界盃,給熱愛你的球迷一個驚喜。

歸化球員是不是中國足球的救命稻草?他們能給國足帶來哪些變化?

可愛的國足球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