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庭顾及兄弟情谊,终究埋下灭国伏笔,这个王朝二世而亡

西晋王朝二世而终,有人说罪在贾后,因为贾后乱权专政;也有人说过在八王,八王之乱让西晋元气大伤;还有人说过在五胡,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趁虚而入的北方游牧压断了西晋最后一份元气……

这些说的都不错,很符合“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流行谚语设定,当然,如果让贾后八王他们来个总结,他们或许会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有责任,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

无论是八王还是贾后又或是五胡,对于西晋灭亡都有责任,谁叫他们是当事人

帝王家庭顾及兄弟情谊,终究埋下灭国伏笔,这个王朝二世而亡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华大地动乱三百年

然而,西晋灭亡伏笔,其实是开国帝王司马炎埋下的

是他挑选了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是他放纵了司马诸王……

如果历史可以从来,如果司马炎知道晋末乱像,估计这个开国帝王在儿子和弟弟之间,会选一个下重手,而不是当初那样的怀柔……

司马炎为司马家的第三代,龌龊事爷爷司马懿干了、父亲司马昭干了、大伯司马师干了,司马家传承到第三代司马炎,他其实是躺赢。265年,司马炎接受禅让,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曹家啥根基已经被挖空杀绝,曹奂不禅位又能如何?

作为手上没有鲜血的第三代,司马炎是个理想主义公子哥儿,儿子能说出“何不食肉糜”,司马炎自己也不差,他幻想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为此分封诸王拱卫中枢图万世永存;他幻想发展经济与民休息,为此颁布五条诏书谋求官民共赢;自己嘛,国泰民安,正好妻妾成群夜夜新郎……

可惜,除了实现妻妾成群后宫佳丽万千外,其它都没按照自己意志转移,他对弟弟太过宽容,以至于其死后司马诸王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帝王家庭顾及兄弟情谊,终究埋下灭国伏笔,这个王朝二世而亡

父辈余荫

司马炎的弟弟叫司马攸,乃一母同生,打小儿过继给了无子的大伯司马师,如果真心算起来,这司马攸才是司马家族正统继承人,毕竟,司马师才是家主。不过司马师病死时,这司马攸才十岁,在尔虞我诈的曹魏末年无法引领司马家再进一步,行百里者半九十,司马家需要一个强力领导者,所以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继承了家主之位,也继承了司马师在曹魏的地位

司马昭上位后,经常对人说,这家业是哥哥的,我只是代为守护而已,以后还得传给司马攸。话虽如此,然而司马昭最终选择了大儿子司马炎作为世子培养。据说,当年司马昭真心想把司马攸作为继承人培养,奈何有人劝诫说,你大儿子司马炎没有人臣之像……反正对司马昭而言,给司马攸还是给司马炎都一样,都是他亲儿子,既然老大久候必反,不如索性立了老大吧

就这样,司马昭死后,司马炎成司马家主,也顺势接受曹奂禅位,成了西晋开国君王

帝王家庭顾及兄弟情谊,终究埋下灭国伏笔,这个王朝二世而亡

形势比人强,算了,这江山给司马家吧

家主和国主毕竟两码事,登基后的司马炎面临一个主要矛盾:如何处理兄弟关系?这天下其实是弟弟司马攸的。把皇位还给司马攸,自己不甘心,不还吧,又怕那啥,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皇位做的就不会那么稳当,很有一帮人在簇拥他司马攸呢,怎么才能两全其美?

在皇太子和皇太弟之间,司马炎最终选择了家天下,让儿子成为王朝继承人。而对于弟弟司马攸,司马炎也没有亏待,册封其为齐王、太子太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如果太子司马衷能扶的起来,或许司马炎的选择就没有错

奈何,十几年过去,太子司马衷傻子之名人尽皆知,朝堂又刮起了拥立皇太弟之风……

帝王家庭顾及兄弟情谊,终究埋下灭国伏笔,这个王朝二世而亡

司马衷也是绝了

既然选择了家天下嫡长子继承,那只能委屈自己弟弟了,283年,在荀勖和冯紞等人建议下,司马炎命令司马攸离开京师归赴封地就藩。司马攸呢,在赴藩途中吐血身亡,倒不是司马炎搞的鬼,而是司马攸本就有病在身,又被迫离京,气急攻心

得知司马攸死讯,司马炎哭的很伤心,后悔不该赶走弟弟

写到这里,弟弟司马攸都死了,这司马炎顾及兄弟情谊又如何埋下灭国伏笔呢?大约公元300年,司马攸儿子司马冏引兵入皇宫,废杀贾后,开启了晋末乱世……

如果司马炎能学学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杀的斩草除根,还会有其死后十年的晋末大乱么?

估计西晋多延续几十年问题不大……

帝王家庭顾及兄弟情谊,终究埋下灭国伏笔,这个王朝二世而亡

李世民杀兄囚父占嫂,开创贞观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