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崛起:自助者天助,张郃之死卧龙再次当枪

史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事: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粮尽,于回师途中埋伏了曹魏追兵,此战,曹魏大将张郃战死

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记载很简洁,就这么几句话,一不留神就忽略过了,但若对这几句话深入思考,会发现张郃之死水很深,分析起来细思极恐

司马懿崛起:自助者天助,张郃之死卧龙再次当枪

袁绍的四庭柱,曹操的五子良将

张郃之死,到底谁受益?

一般看来,受益最大的是诸葛亮

此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灭了曹魏一个大将,也算是大有收获。张郃当年可是硬抗主公刘备,得过自家两个郡的主,后来还在街亭大战中击败马谡,断过北伐粮道,让最可能成功的北伐毁于一旦

杀掉张郃,可谓狠狠的涨了自家威风

这一观点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得到完美体现,书中101回就以张郃为标题: 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为把张郃引入埋伏圈,魏延、关兴连番上阵,施展佯败计,最终在木门道这地方万箭齐发,张郃中箭身亡

事后,诸葛亮表现的轻描淡写

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张郃之死,通过小说演义手法确实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迎来读者们的夸赞,但是,对于诸葛亮自身来说,他需要读者们的夸赞么?需要锦上添花么?不需要!对他来说,把北伐军安然带回去,就已经完成战略目标,足够了,而杀张郃,除了以后能把自传写的更好看一些,没啥实质性好处

诸葛亮其实并不想杀张郃,木门道埋伏也只是阻截追兵让大军撤退更顺利些

对蜀汉来说,活张郃比死张郃,要有益的多,所以,埋伏之下,张郃也只是膝盖受伤。这膝盖受伤很是玄妙,一来惩戒了对手,给自家军马一个交代;二来死不了,杜绝了张郃以后战场冲锋在前可能,最终嘛,给司马懿添堵……

可惜,天不不遂人愿:飞矢中郃右膝,薨

司马懿崛起:自助者天助,张郃之死卧龙再次当枪

得知张郃已死,诸葛亮瞠目结舌

张郃之死,对蜀汉诸葛亮没啥好处,曹魏死个大将自然也没好处,那谁得了好处呢?当时的曹魏军中主帅司马懿得了最大好处,张郃很大可能死于司马懿的谋算!

曹家二帝曹睿登基时,早期跟随曹操打天下的军中名将基本凋零殆尽,像夏侯渊、夏侯尚、夏侯惇、曹仁等,还有被称之为五子良将的乐进、张辽、于禁、徐晃都已经去世,早期大将,也就剩下曹休、曹真,以及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张郃

而等到228年曹休病逝,面对诸葛亮攻伐,曹魏不得已启用闲置在宛城的司马懿时,司马懿在军中阻碍,也只有大将军曹真以及左将军张郃

到了331年,大将军曹真病逝、张郃战死,曹魏军中老一辈的战旗全部凋零,司马懿在军中独树一帜!

综上,张郃之死虽然是曹魏损失,但对于竞争状态的司马懿来说,真的是有益的。新的战将没有长成,面对诸葛亮兵锋,曹魏能用的人只有司马懿,不用也得用,别无选择!

司马懿崛起:自助者天助,张郃之死卧龙再次当枪

至于说张郃死于司马懿谋算,有四点原因

其一,曹魏很安全

蜀汉诸葛亮虽然处于进击状态不断北伐,但蜀汉和曹魏不是一个体量,诸葛亮的北伐实质上是以攻代守,就算曹魏军中没有大将镇守,诸葛亮也奈何不得曹魏,曹魏其实很安全。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司马懿可以放心搞私利

其二,司马懿有前科

当年张郃破街亭,断了诸葛亮北伐粮道,司马懿完全可以把蜀汉大军留在曹魏,至少,诸葛亮是跑不掉的。但是,面对空城中的诸葛亮,司马懿撤兵回街亭玩了一把养寇自重,让诸葛亮安然返回,之后向曹睿请罪时,美其名曰中了空城计

其三,张郃阻路了

张郃一生征战,在曹魏军中已经经营三十年,作为硕果仅存大佬,其门生故吏无数,如果不把这杆旗搬倒,司马懿虽是主帅,但也站不稳脚跟。比如《资治通鉴》中就有曹魏兵马骂司马懿记载

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谁给曹魏兵马骂自家主帅的胆子呢?很显然,同在军中身为副都督的张郃。司马懿若想站稳脚跟,张郃必须去死

第四,张郃本不愿追击

诸葛亮北伐退兵,张郃给的意见是穷寇莫追,此点《魏略》有记载: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

司马懿难道不知道诸葛亮不好追么?作为军中统帅,他肯定知道。而且司马懿对战诸葛亮一向是保守,为什么这次却力压追击呢?他想借刀杀人,送张郃去死!

最终诸葛亮成了刀,张郃死于蜀汉埋伏,此后司马懿安心培植势力,曹睿离他不了了

史书记载的张郃死于膝盖中箭,真的很有意思,如果司马懿真没事后添料,只能说自助者天助了,司马懿到底添没添料呢?谁也不知道了……

司马懿崛起:自助者天助,张郃之死卧龙再次当枪

面对张郃尸首,司马懿假心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