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次再去吧”这样哄孩子,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教育孩子,一定是有方法的。

孩子不听话,不服从你的命令,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

但是,如果哄孩子方法不对,就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这个药不苦,打针根本就不疼……

孩子生病了,喂孩子吃药,给孩子打针,却是让很多家长头疼。为了哄孩子把药吃进去,不少家长会用谎言来欺骗孩子。可能第一次管用,第二次管用,到了第三次可能就不管用了,孩子一点都不傻。

你可以告诉孩子,药肯定苦,但是为了治病,你要坚强一点;打针虽然有点疼,但是打完针你的病很快就好了,就可以出去玩了。你可以允许孩子哭,但一定不要欺骗孩子。


“等下次再去吧”这样哄孩子,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等下次吧,等以后再去……

生活中,我们会答应孩子很多事情。可能是因为工作忙,可能是因为别的事情,可能是自己根本就不打算去。每次孩子提起这件事后,你都会说,等下次吧,等以后再去吧。

然而,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也就不再信任你了,因为孩子会觉得你不够重视她。如果你想让孩子未来有责任心,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你就必须严格执行自己承诺过的事情。

千万不要告诉妈妈……

为了讨孩子开心,比如妈妈不允许孩子吃棒棒糖,爸爸会偷偷的给孩子买一个,但是不允许孩子告诉妈妈。

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孩子从小学会说谎,为了达到目的,不尊重父母的要求。孩子未来就会失去自制力,做事情没有原则

“等下次再去吧”这样哄孩子,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你还小,你不懂……

为什么飞机会上天呢?为什么火车跑那么快?为什么树上会长苹果……面对孩子对世界充满的好奇,很多家长没有耐心跟孩子一一解释。

尤其当孩子问一些敏感问题的时候,父母更是回避孩子,不愿意告诉孩子。这种方法,会阻碍孩子探索的欲望,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这是很多父母惯用的伎俩,孩子闹着要玩具不肯走,妈妈只能这么吓唬孩子。虽然有时候挺管用,但是这句话对孩子内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

孩子会认为,妈妈随时可能会遗弃自己,自己内心就会没有安全感。当孩子长大后,对他人往往不信任,容易自卑、感情敏感、生性多疑

“等下次再去吧”这样哄孩子,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都怪**弄疼宝宝,打它……

孩子小时候玩耍,不小心被桌子磕到了,妈妈马上就说,都怪桌子弄疼我家宝宝了,我们来打它。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就是出现任何问题,先想到的就是暴力。

其次,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讲任何道理的去埋怨对方,推脱自己的责任,而不知道真正的去解决问题

好好表演完,我才给你奖励……

每次家里来了亲戚,或者大家在哪里聚会,总会有家长逗孩子,让孩子唱一个、跳一个。展示才艺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氛围下。不能用物质的诱惑,或者是威胁的语气来强迫宝宝。

这样做的话,孩子会有一种压迫感,会非常的反感。家长只能征求孩子的意见,不可以诱惑或者强迫孩子去表演。

“等下次再去吧”这样哄孩子,是失败教育的开始

我都是为你好……

这种以爱之名,去要求孩子,就是不平等的做法。很多家长都以为是为你好为借口,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就是家长的一种自私。

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越是叛逆,因为你在压抑孩子的天性。

哄孩子肯定非常难,但是有些话会影响孩子的是非观,和行为习惯。

父母作为孩子的行为标杆,一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说的话,做出的行为,是否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避免一些育儿弯路。

我们既要做孩子的指路人,更要明确方向,为未来做铺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