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疾病!6岁以下孩子易中招,肺炎,你躲得过么?

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传播科学知识,让更多的父母学会学习育儿,让更多的宝宝不再遭罪,是我的梦想,也是一个普通儿科医生的奋斗目标!一滴水不能改变大海,一棵树不能遮盖森林,但至少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上,希望这一滴水能够滋润一朵花瓣,这一棵树能够为筋疲力尽的你遮挡一丝风寒。

我是儿科急诊杨医生,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每年要医治上万名患病的宝宝,每天都在接触焦虑的父母,医治患病的宝宝,反复说着最基本的常识、育儿知识、医学知识,比如发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要吃美林,孩子抽搐时不要把手伸进孩子的嘴里等等,真的觉得父母应该多了解一下育儿的最基本的常识,所以我把我也理解父母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除了孩子还有好多其他的责任与担当,但是最基本的育儿知识我想作为父母的你还是需要知道一些的。我在想,世界上最难的角色与职位可能就是父母这个角色了,因为一旦孩子来到世界上,一切与孩子有关的问题都需要作为父母的你来解决,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角色恰恰不需要通过任何考试就可以轻易得到,这也是我觉得科普比治疗的意义更大,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很多疾病在早期控制住就不会发展为后期的严重结果。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够通过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讲急诊的一些常见病例,让大家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但是确实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在公立医院的就诊过程,作为家长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比如,有篇文章就写到,没去过夜间的儿科急诊不足以谈人生,就是说在门诊或者急诊,可能平均分配给每个孩子的时间也就是5-10分钟,在这5分钟内,一个儿科医生需要了解病史,查体,写病历,下医嘱,告诉家长下一步该怎么办,拿到结果后如何解读,给孩子治疗,告诉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恩,也就5分钟左右吧,就是医学知识在充足的家长也会一头雾水,回到家往往家人一问,也说不出个大概,所以我把在诊室想说但没时间说出来的都写下来,给大家看看,让大家正视疾病,正视自己。

2018年的冬天想必大家在朋友圈也都听说了很多关于流感的话题,流感来袭,儿童和老人等免疫力相对较差的人群纷纷中招,很多宝宝中招后先是高热,流涕,肌痛,热退后本以为好转了,但是却反复咳嗽不止,有痰,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已经到了肺炎的阶段,所以,要重视咳嗽的症状,早期发现咳嗽的原因,早期治疗,预防是关键。

近期高发疾病!6岁以下孩子易中招,肺炎,你躲得过么?

雾化治疗是很有效,很直接的治疗方式,不会有依赖性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大部分是由病原体感染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儿童的呼吸系统屏障较差,对于冬季等流感流行季节,很容易导致肺炎,大部分肺炎的早期症状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咳嗽,流涕,如扁桃体炎,喉炎,若控制不佳或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极易发展至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近期高发疾病!6岁以下孩子易中招,肺炎,你躲得过么?

如果孩子得了肺炎,就需要好好医治,按照不同病原学来医治

那么,得了肺炎了,怎么应对呢:

首先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同的年龄病原不同,在家里盲目用药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如对于病毒性肺炎,盲目的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但无效,反而会破坏体内的益生菌屏障,往往是肺炎还没好,又出现腹泻;不要迷信抗生素,但也不要抗拒抗生素,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应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

近期高发疾病!6岁以下孩子易中招,肺炎,你躲得过么?

治疗不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必须要达到疾病的疗程才能痊愈

在治疗期间,由于肺炎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支原体感染的肺炎病程可能会达到7天甚至更多,期间可以配合雾化治疗,雾化治疗比较直接,比吃药效果快,而且化痰效果要好一些。其次,叩背促进排痰也很重要,很多家长发现支原体感染的肺炎的患者,早期发热,干咳,也没有痰,随着治疗的进行,发热症状逐渐好转,但是咳嗽由干咳变成了湿性咳嗽,这时就需要叩背,促进排痰,诊室里我也会教大家如何叩背,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再次就是跟大家说说对于肺炎的误解;

很多孩子直到最后也没有完全咳嗽停止,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的保护性措施,是有利于机体恢复的,大家想想,咳嗽出的是什么,痰,也就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当免疫系统启动后,杀灭的细菌,病毒,都会被巨噬细胞吞噬进胞内,对于不能处理掉的会运输至附近的淋巴结,对于杀灭的病原体,巨噬细胞会释放溶酶体,自行裂解分泌至气道,通过咳嗽排除,也就肺炎仍在恢复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急性期的痰是黄色的,带有脓性分泌物,恢复期的痰是白色的,比较稀薄。也不要一味的止咳,除了剧烈咳嗽,如影响睡眠,咳嗽伴有声嘶等情况,一般可以化痰,祛痰治疗,不要镇咳,对于小婴儿幼儿咳嗽能力差,尤其要注意。好啦,看了今天的肺炎科普,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杨医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