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媽媽”下廚煮壽麵

“經理媽媽”下廚煮壽麵

結束隔離後,一名小朋友作畫感謝工作人員的關愛。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耿旭靜 通訊員南宣攝

“经理妈妈”下厨煮寿面

經理肖芳為過生日的留學生做飯。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曾衛康 通訊員海宣攝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從境外歸來的同胞、外國友人在廣州“不期而遇”,他們在這裡開啟一段特別的經歷。各區隔離酒店提供了溫暖貼心的服務:廣式點心、長壽麵、燒鵝……“廣州味道”讓隔離人員感受到廣州的熱情好客;掃碼查詢核酸檢測結果、“一對一”隨叫隨到的生活關懷……“廣式服務”讓他們感受到廣州的專業負責。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深入廣州多個定點酒店,感受“廣式服務”的溫度和專業。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曾衛康、 耿旭靜、董業衡、秦松 通訊員陳曉潔、蔣蕾蕾、阮漢標

意外禮物 隔離酒店準備福袋“特色包”

海珠區隔離定點酒店錦江之星酒店醫護組組長鄭瑞昌醫生說,入境留學生一到酒店,往往已是深夜,醫護人員連夜採集咽拭子,儘快出具核酸檢查結果。對於隔離對象中具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人員,經專家綜合評估後會進行分類管理。“有一次發現一例肛周膿腫的隔離人員,醫護組立即將其送至醫院就診,及時防止了病情的惡化。”鄭瑞昌說。

“想不到入住有‘福袋’,裡面還有指甲鉗,你們真細心!”拿到入住“福袋”的隔離者讚歎說。在南沙不同街鎮的隔離酒店,分別推出了“特色包”。欖核鎮為隔離者準備了福袋,裡面裝有星海故里紀念冊、蘋果等“八樣”。“禮品不貴重,但頗有寓意,蘋果意為歡迎平安回家,星海故里紀念冊讓旅客知道欖核鎮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故里。”

“隨時掃碼隨時填,還能查詢核酸檢測結果,太方便了!”一名隔離者感嘆。南沙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同中國科學院軟件所,火線開發出“南沙區入境人員流調排查上報”小程序,僅兩天就上線。兩天後,南沙加推了核酸檢測結果查詢H5小程序,集中隔離人員可以第一時間查詢核酸檢測結果。此外,南沙商務局還與某機構聯合推出健康熱線諮詢互動,為隔離人員免費提供健康電話諮詢,只需要“一鍵呼叫”,即可與專家醫生“見面”就診。

天河區獵德街道轄內外國企業及領事館多,外籍人員居住密集。“我們印製中英日韓‘四語版’《市民健康防護指引》和《居家隔離觀察指南》,保證人手一份。現在‘穗康’上也可以選擇語言了,外國人也能自主申報。”工作人員小曾說。為了克服語言溝通障礙,天河林和街道潤和社區更組建了一支專業翻譯服務隊。

為解決境外返穗來穗隔離人員的難題,海珠區南洲街黨建專班隊伍在酒店設立了一名“總管家”,並在每個樓層設立一名“樓層管家”,推出了“1分鐘回應,12小時解決”的管家服務制。黨建專班總指揮鄺亮昇介紹說:“我們每天召開兩次工作例會,研究解決隔離人員提出的問題,爭取問題不過夜!”

感恩之心 為工作人員送上錦旗奶茶

溫暖而專業的“廣州服務”,贏得了眾多入境旅客的認可。“廣州帶給我家一樣的溫暖。”3月28日,在英國讀書的留學生小茜回國後來到南沙區欖核鎮一家酒店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4月12日,解除隔離的她離開隔離酒店、返回東北老家。她說,這一次相遇讓廣州成為了她的第二個家。

“14天隔離期,對於每一個接受集中醫學觀察的人員都很重要,我們也傾盡全力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石碁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方寶城表示,酒店工作組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高度負責、任勞任怨,堅持科學管理,規範操作,防護嚴謹,確保各項工作高效運轉,“正是有了強大的組織基礎、綜合協調和後勤保障,才順利完成任務。”

海珠區錦江之星酒店醫護組醫生李媛在疫情防控一線已連續奮戰70多天。她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名“哨兵”,要及時觀察出異樣情況,除了日常體溫監測、採核、隨訪等常規工作,還要對基礎病、心腦血管病、慢性病等重點人群進行分級分類服務,風險和壓力都很大的。

酒店駐點醫護組組長鄭瑞昌表示:“醫護人員肩上扛著的責任並不為人所熟知,但這是我們的天職,我們一定竭盡全力。”

每位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也被隔離人員記在心裡。4月5日,在海珠區錦江之星酒店完成集中隔離的一位留學生代表50位留學人員向酒店黨建工作專班贈送了一面錦旗,並點了50杯奶茶外賣,感謝所有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對他們的照顧。負責隔離工作的刁永忠組長不忍拒絕學生們的心意,收下奶茶後,將奶茶錢退回給了孩子。刁永忠說,孩子能平安回到父母身邊,回到祖國懷抱,就是我們最高興的事,不能讓他們再花錢。

獨特美味 特色水果送上門

4月11日上午,伴隨著掌聲和感謝聲,番禺區石碁鎮首批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符合解除醫學觀察條件,從石碁鎮荷花國際公寓集中離開。此次解除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共59人,在這裡,他們度過了難忘的14天。

當被問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時,來自安徽的王小姐告訴記者,“4月9日是我的生日,沒想到當天石碁鎮的工作人員竟為我準備了鮮花、蛋糕,太感動了!”王小姐說,“蛋糕很甜,把行程的苦惱都覆蓋了。”

在各家隔離酒店裡,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海珠區錦江之星酒店進行集中醫學觀察的廣州留學生、微博博主萌萌(網名)最難忘的是酒店經理“媽媽”帶來的美味。“14天的菜品基本不重樣,非常滿意這麼貼心的伙食。”在留學生眼中,錦江之星酒店的經理肖芳成為大家口裡“肖媽媽”。為了讓孩子吃好,肖芳下廚為過生日的學生煮了麵條。她說,自己的孩子和留學生們差不多大,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照顧好他們自己也心安。

在番禺區鍾村街一家隔離酒店,駐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家口味不同,工作組與供餐店協商,儘量兼顧各種口味,並電話諮詢每位旅客是要米飯還是麵食,口味選辣還是不辣,力求讓他們吃得滿意。“有條件的隔離酒店還為旅客送下午茶,工作人員化身‘快遞小哥’。”

在南沙區欖核鎮一家隔離酒店,留學生小茜第一次吃到南沙特色水果番石榴。“工作人員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聽我問起特色水果,就介紹了番石榴,還專門買給我吃。吃得我嘴上甜,心裡更甜!”

據瞭解,天河區還發動區內餐飲企業為集中隔離人員提供特色廣式下午茶,讓客人細品廣州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