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近代中国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代表人物洪秀全(一八一四一一一八六四年),小名火秀,原名仁坤,一八四三年自己改名为秀全。广东花县官禄㘵人,中农家庭出身,自幼读书,熟悉四书五经,因家庭生活困难,十六岁被迫失学,在家中帮助父兄耕田、放牛。

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十八岁被聘为本村塾师,在以书房阁”教书。这时,他仍然参加生产劳动,对封建制度压迫下的农民痛苦生活有切身体会。 他的家乡离广州仅九十里, 信息灵通, 来往方便。 他从十六岁起先后四次赴广州参加取得秀才功名的科举考试, 第一次失败了,但他没有灰心,以后义在一八三六年,一八三七年、 一八四三年几次应试, 结果仍然名落孙山。 这些年, 对他来讲从失意中了解到社会现实。他耳闻目睹了洋人的侵略活动; 清朝统治的黑暗腐败; 人民群众的激昂反抗。 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反映, 激怒了天资聪慧的洪秀全。 他开始把个人的坎坷身世和贫苦人的命运联系起来, 抛弃了功名愿望, 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 排除民族的积患, 这一切闪光的思想, 在他的主观世界里起伏翻腾。

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一八四三年, 洪秀全最后一次赴广州科考失败,回家后抱着批判旧世道的志向, 阅读了七年前在广州街头得到的传播基督教义的书籍《劝世良言》。 这部书是洪秀全获得基督教神学知识的最初来源, 为他利用和改造基督教提供了直接素材。梁发是第一个华人牧师。他编著的《劝世良言》 (初刊一八三二年, 九卷), 是个浅陋的宣讲福音圣书。 书里说教人们崇敬神天上帝,“贫者守分而心常安,富者慕善义,心亦常乐,··不干犯王章法度。”显然,《劝世良言》是适应基督教的精神侵略需要而刊布的, 它教训人们在现实的人间顺从忍耐,争得一张死后永享天堂幸福的门票。

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洪秀全从不同的角度, 接受了《劝世良言》的思想养料。他认为 “独一真神” 皇上帝是 “万能” 的世界最高主宰; 当今其他一切为人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 他认为皇上帝是个大慈大悲, 特遣爱子耶稣出世为人的上主, 耶稣投 胎降生, 替世人赎罪。 附会真经圣典, 洪秀全自称六年前 (一八三七年) 病梦里升天, 见到了皇上帝, 他 “头戴高边帽, 身穿黑龙袍, 满口金须, 拖在腹尚(上) , ” 派遣第二个儿子 (耶稣之弟)即洪秀全自身, 下凡救世。这里, 洪秀全所创造的皇上帝, 具有中国化了的慈善老翁的形象特点, 而他和皇上帝的长时间谈话, 无 非证明“受命于天”是有来头的。《劝世良言》里的上帝是麻醉人民的工具; 洪秀全思想里的ヒ帝却成了有异端色彩的革命斗争武器。 一八四三年,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当然, 不是《劝世良言》使洪秀全的思想革命化, 正是由于洪秀全的革命要求,而借助了《劝世良言》里的“独一真神唯上帝” 的思想。

《劝世良言》讲天国在天上, 在来世。 洪秀全从反对现存的社会、 密谋造反出发, 大胆地把天堂搬到人间, 使“斩邪留正” 的目标逐渐明朗化了。 这时, 洪秀全决心把拜上帝的洁丽圣水, 洒向神州大地。

这时, 他在离家乡三十里外的莲花塘 “李公祠” 任私塾教师。 六月, 洪秀全忖度《劝世良言》的 “洗 礼” 要求, 和表兄李敬芳在莲花塘自行“洗礼”。 回到塾舍, 他又毅然抛弃了“至圣先师”孔子牌位,公开向封建制度的思想支柱挑战,从当时来说,这是惊动各界的破天荒大事!

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去旧从新、心情“充满快乐”洪秀全冒着酷暑回到家乡。他敲碎家中偶像,又说服了密友冯云山,族弟洪仁廿,接受信仰拜上帝,三人同到村旁小河“洗礼”。这时,他们把《劝世良言》当成“天书”;在洪仁玕的一首诗里说: “全能天父是为神,木刻泥团枉认真,幸赖耶稣来救世,吾侪及早脱凡尘”。他们几个看破了俗世人间,天命归予,期待着天国降临。

冯云山原名冯乙龙(一八二二一一一八五二年),家住禾落地,距官禄㘵五里,是洪秀全的同乡同学。 他饱读经书,而又屡试不第,无奈沦落为塾师。 他坚毅勇敢,“艰苦甘心”,3出身“家道殷实”,后来“穿山透地不辞劳”,6宣传真'道于山区贫苦农民,化醒世人,成了洪秀全最得力的助手。冯云山、洪仁玕加入拜上帝会后,同样拆毁了私塾里供奉的孔子牌位,学童惊散,激起很大社会反响。

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