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開和匯文走出的,我軍早期不幸隕落的十大軍事家(九)

他14歲進入南開中學,19歲入黨並擔任匯文中學黨組織書記,是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的著名將領,我黨我軍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戰功卓著。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於1930年加入紅軍,歷任紅三軍團大隊長、大隊政治委員、師政委、師長,江西軍區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三、四、五次反圍剿。長征中,他歷任中央紅軍第一野戰縱隊1梯隊司令員兼政委、中革軍委總參謀部作戰局局長、紅3軍團5師師長,率部屢為前衛,在攻克婁山關、遵義城和四渡赤水等戰鬥中擔負主攻任務。後任陝甘支隊第2縱隊司令員、第4師政治委員,參加了直羅鎮和東征等重大戰役。抗日戰爭時期,他初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長兼太原辦事處主任,後於1938年春到河南確山縣竹溝鎮,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兼軍事部部長,組織訓練抗日武裝。他以200餘人起家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後率部在中原大地抗日戰場上縱橫馳奔,歷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司令員、第6支隊司令員兼政委、第4師師長兼政委,淮北軍區司令員,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並創辦了著名的《拂曉報》。1944年9月11日,他在河南夏邑縣八里莊指揮作戰時犧牲,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1989年,他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人民解放軍33位開國軍事家之一。2009年,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大名——彭雪楓。

一、識破叛變陰謀、拉回一團部隊

1932年8月下旬,彭雪楓與師長郭炳生率紅2師在江西宜黃、樂安地區進行短暫休整,遭到國民黨軍突然襲擊。彭雪楓率7團和師直屬隊迎頭掩護5團和6團轉移。其後,在江西軍區司令員陳毅率部接應下脫困。此時,6團歸建,但5團和師特務連卻不見蹤影。經偵查,5團和師特務連被師長郭炳生帶著向北進入了白區。彭雪楓大吃一驚,親自帶領15名精幹小分隊潛行北上,去追趕郭炳生和5團。直到第五天傍晚,才追上5團部隊。原來郭炳生在突圍後對5團官兵謊稱彭雪楓在突圍中犧牲了,6團和7團損失慘重等等。現在彭雪楓突然出現,大家欣喜異常,圍著彭雪楓打聽6團7團的情況。經過調查,郭炳生的種種可疑情況使彭雪楓心中已經有底:對郭炳生圖謀不軌,將部隊帶入白區,官兵們是有警惕的,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將部隊帶離險境。彭雪楓隨即召開了幹部會,告訴大家:“師主力已經到了中央蘇區。”聽了彭雪楓的講話,5團幹部頓時心明眼亮,堅決要求趕回蘇區去。郭炳生先是百般抵賴,後又表示要“將功補過”,在南返途中隻身溜走,逃往撫州,當了可恥的叛徒。

二、血戰婁山關

婁山關又名太平關,海拔1576米,自古被稱為黔北第一險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5年2月18日,毛澤東指揮紅軍二渡赤水,蔣介石命川軍、黔軍和中央軍圍追堵截,企圖消滅紅軍於婁山關、遵義地區。25日,彭雪楓率紅三軍團第13團為前衛團,在婁山關北與黔軍率先打響戰鬥。黔軍憑藉婁山關天險堅守,彭雪楓率部發起勇猛強攻,雙方反覆爭奪,一度形成相持。後續黔軍幾個團也都跟了上來,紅軍其他部隊也相繼投入戰場。26日晨,紅軍發起總攻,彭雪楓親自操刀上陣,指揮紅13團1營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頑強奪取關頭側翼重要制高點點金山,並打垮了黔軍敢死隊的多次反撲,守住了陣地,動搖了敵人軍心。經過一天激戰,殲滅和擊潰了黔軍4個團。其後,彭雪楓率部一路窮追猛打,與友鄰部隊一起又先後殲滅黔軍4個團,並於28日二佔遵義。此役,是遵義會議後的第一個大勝利,也是長征途中最重大的戰略轉折。毛澤東站在婁山關口上四望,心潮起伏,揮筆寫下了那首慷慨悲烈、雄沉壯闊的詞——《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三、發明“雪楓刀”

抗戰時期,彭雪楓所率的新四軍第4師處在淮北平原,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敵人,鞏固抗日根據地,他於1941年8日1日,在淮寶縣(今洪澤縣)岔河鎮組建了師騎兵團。雖然騎兵團在戰術、技術方面均師從於蘇聯紅軍騎兵,但自幼習武、精通刀術的彭雪楓深知馬刀是騎兵的重要武器,近距離作戰時比槍的作用還大。他通過對比蘇軍的高加索式馬刀、西北馬家軍的蒙古式馬刀和日軍的32式甲型馬刀,博採眾長親自設計了一種符合實戰而又具有新四軍特色的馬刀。這種馬刀刀身頎長,約一指寬,刀背輕薄,比馬家軍的長10釐米,比日軍的長5釐米,並帶護手圈,鋒利異常。實戰中,輕捷靈便,敵人的馬刀未到,我軍馬刀已劈中敵人。騎兵團戰士們愛不釋手,稱之為“雪楓刀”。騎兵團指導員王開一為此刀編寫了一段快板:雪楓刀,明晃晃,千錘百煉是好鋼;一馬撲到敵陣前,勢如破竹誰能擋;殺了東西南北趟,好比關公斬蔡陽。1942年,在洪澤湖沙山集一戰中,騎兵團揮舞“雪楓刀”衝鋒陷陣,僅用9分鐘就將300餘名日軍砍倒大半,80餘名日軍因恐懼而投降。建國後,解放軍騎兵部隊在“雪楓刀”基礎上研製出了65式騎兵軍刀,並以作為制式裝備。

四、創辦《拂曉報》

彭雪楓在我軍歷史上以儒將著稱。抗戰爆發後,中共中央決定派彭雪楓從竹溝帶領遊擊支隊挺進豫東。臨行前,彭雪楓建議創建一份報紙:“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只有把全民族動員起來,萬眾一心,才能戰勝敵人,報紙是傳播革命道理最迅速、最有力的工具之一。革命靠槍桿子,也要靠筆桿子,武攻文治,自古皆然。”辦報就要起個既有革命性又切合實際還得有鼓舞作用的報名。有人說叫“曙光”,有人說叫“勝利”。當時這類名字已屢見不鮮。彭雪楓則提議:“就叫‘拂曉’吧。”並進一步解釋說:“‘拂曉’代表了光明即將來臨的意思。”大家聽了,一致贊同。最後,彭雪楓在大家的公推之下欣然命筆,寫下“拂曉報”報頭。1938年9月29日,《拂曉報》在河南確山縣竹溝鎮創刊,彭雪楓親自為其撰寫了發刊詞———《〈拂曉報〉是我們的良友》。《拂曉報》是我黨我軍歷史上的名報,和同時期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所辦的其他報紙相比,《拂曉報》具有許多突出特點,如它不僅辦的較早,而且報史最長;它的發行最遠,曾被寄往東南亞、印度、法國、英國、蘇聯、美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它的印刷非常精美。此外,它得到過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表揚。在《拂曉報》百期紀念時,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王稼祥等都為它題了詞。

五、人物評價

自1938年至1944年,彭雪楓率部大小戰鬥3760次,累計殲敵4萬8千餘人,尤其是著名的淮北33天反掃蕩戰鬥,取得了敵我傷亡比例5:1的輝煌勝利。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在率部圍殲夏邑縣八里莊敵軍時,不幸中流彈犧牲,時年37歲。毛澤東得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後,淚流滿面地說道:“小小八里莊,竟折損我一員大將!”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區黨委在洪澤湖邊大王莊,分別為彭雪楓將軍隆重舉行追悼大會。中共中央的輓詞是“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鬥出生入死功垂祖國,打日本打漢奸千百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的共同輓詞是“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裡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周恩來曾說,他最喜歡兩個知識分子戰將,一個是陳賡,另一個是彭雪楓。陳毅同志曾稱讚他“吾黨匡天下,得君亦俊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