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十年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例如十年前,梅西是歐洲足壇的主宰,瓜迪奧拉作為教練不斷在擴張影響力,C羅則在加盟皇馬後試圖與新東家有一番作為,還有金錢,那時也在足球運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再看看現在,好吧,好像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改變了,但不得不承認的確有一些變化。在等待足球迴歸的日子裡,ESPN回顧了一下足球十年前的樣子,以及這十年間出現的一些變化,一起來看看。

浪漫主義並沒有消失

喬納森·威爾遜(Jonathan Wilson)在其關於足球戰術發展著作《倒轉金字塔:足球戰術史》中,曾前後20次提到“浪漫主義”這個詞,文中明斯克迪納摩前門將米哈伊爾·維吉恩科(Mikhail Vergeenko)描述馬洛費耶夫(Eduard Malofeev)就提到了“浪漫”一詞,他說:“明斯克迪納摩隊和基輔迪納摩隊之間的對抗是兩種不同理念的對抗,洛巴諾夫斯基(Valeriy Lobanovskyi)是一名理性的數學家式教練,馬洛費耶夫相比之下則更浪漫。他最想看到自己的球員在球場上展現自己,他曾說如果你在場上全力以赴,球迷們會愛上你。”(上世紀80年代初的蘇聯足壇,基輔迪納摩曾4奪蘇維埃頂級聯賽冠軍統治足壇。明斯克迪納摩則在馬洛費耶夫的執教下,於1982年打破基輔迪納摩的統治拿下1屆冠軍。基輔教父洛巴諾夫斯基追求極致的理性和精準,他打造的球隊如同機械式的“迪納摩機器”,白俄羅斯人馬洛費耶夫則更崇尚自由和創造力。)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關於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爭論並不是只出現在足壇,在美國棒球賽場和籃球賽場,以及橄欖球賽場,球迷都有關於比賽中實用性和觀賞性的探討。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不管有沒有統計數據來證明,足球也的確經歷了兩者之間的爭論,到底是機械式的團隊比賽更好還是發揮個人創造力更好?到底是持球能力重要還是冒險式的傳接重要?或許是因為每場比賽的進球本來就很少很稀奇,所以球迷們最熟悉的記憶通常是建立在球員們的“浪漫”姿態上的:比如一個無法預知的大力遠射轟門或一個百裡挑一的精準傳球,這些通常讓大家印象深刻。

10年前,足球的一些浪漫主義就在當時脫穎而出,而現在它也並沒有消失。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2010-2011賽季與2019-2020賽季五大聯賽(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各大球隊場均90分鐘的比賽數據(所有數據均來自OPTA數據庫)。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再來看看各種傳控球數據和成功率。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簡單總結一下兩份表格,拿十年前的數據和現在相比,五大聯賽的足球比賽好像變得越來越不激烈了,體現球員之間身體接觸和對抗的數據明顯下降,大家踢得越來越謹慎、小心和高效了,所謂的“浪漫”時刻越來越少了。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一些老球迷會抱怨比賽的強度和激烈程度不如從前,場面也不如以前驚心動魄,因為球員們在場上踢得越來越套路和理性。但如果你喜歡欣賞進球和得分,那麼這種改變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球員們進球和創造機會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些都意味著過去十年到現在,場上少了一些糟糕的進攻,更多了一些高質量的射門,這樣的變化似乎也並不差勁。也許我們只是需要重新定義一下我們所認為的“浪漫”,相比於隨性和自由,足球場上的理性、精準也是另一種“浪漫”的味道。

實用主義者穆里尼奧曾達到職業生涯巔峰

十年前穆里尼奧靠著他崇尚的實用主義在國際米蘭達到職業生涯巔峰,但隨著他的離開,國米也一蹶不振。47歲的穆里尼奧當時已經和波爾圖一起贏得歐冠冠軍,和切爾西兩奪英超冠軍。在2009-2010賽季,他又率領國際米蘭將意甲冠軍和意大利杯冠軍收入囊中,在歐冠16強的淘汰賽中,他戰勝了安切洛蒂執教的切爾西,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兩個回合輕鬆擊敗莫斯科中央陸軍,隨後進軍半決賽向巴薩下達通牒。

在半決賽中,國米在梅阿查首回合3-1擊敗衛冕冠軍巴薩,隨後在諾坎普,雖然大部分時間國米以十人應戰,但最終他們還是以3-2的總比分淘汰巴薩闖入決賽,在決賽中國米2-0擊敗拜仁,完成了歐冠、意甲和意大利杯的三冠王的偉業。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半決賽次回合的比賽前,時任巴薩主帥瓜迪奧拉曾告訴媒體說:“即使在他這個年紀,穆里尼奧仍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教練。”在率領國米贏得獎盃一週後,穆里尼奧便離開意大利去了皇馬,在那裡他和瓜迪奧拉開始了足壇教練之間最激烈的競爭。

與此同時,國際米蘭在穆里尼奧離開後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們在2010-2011賽季的意甲聯賽保住了第二名的位置,但從那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進入過聯賽前三,(本賽季國米暫居積分榜第三位),至於歐冠,連四分之一決賽都沒有進過。

9100萬歐元的隊均收入曾經很可觀

根據歐足聯的年度俱樂部基準報告,2009-2010賽季德甲球隊平均收入為9100萬歐元,這個數字在五大聯賽中排名第二位,但到了2018年,也就是歐足聯上一份報告發布的時候,9100萬歐元的收入只能在五大聯賽中排到第四位。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們現在仍然將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稱為歐洲五大聯賽,因為除了實力方面的差距,從隊均收入上來講,五大聯賽的球隊與其他聯賽的球隊遠遠拉開了距離,甚至完全不在一個水準上。

球隊平均收入統計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6-10級聯賽國家為:俄羅斯、土耳其、荷蘭、蘇格蘭、葡萄牙。排名基於2009-2010賽季的平均收入數據。

**第11至15級聯賽國家為:比利時,、瑞士、烏克蘭、奧地利、丹麥。比利時和瑞士在2017-2018賽季已躋身前十級聯賽。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目前英超聯賽仍然比其他聯賽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著,而五大聯賽也仍然以明顯的增長速度區別於其他地區。整個歐洲的球隊收入都在增長,但五大聯賽的隊均收入增長了83%,而歐洲其他聯賽隊均收入增長不到30%。9100萬隊均收入還不錯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我們要面對的數字和金額可能會更加龐大。

五大聯賽之外的老牌勁旅逐漸沒落

過去十年來,五大聯賽之外的球隊與頂級聯賽球隊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雖然他們仍然坐擁輝煌歷史和傳統底蘊,但實力的下滑卻是不可避免的。荷蘭有阿賈克斯和埃因霍溫,葡萄牙有波爾圖和本菲卡,俄羅斯有聖彼得堡澤尼特和莫斯科中央陸軍,比利時有安德萊赫特,烏克蘭有頓涅茨克礦工和基輔迪納摩,希臘有奧林匹亞科斯,蘇格蘭有凱爾特人和格拉斯哥流浪者等等。但隨著五大聯賽的俱樂部越來越強大,即使是這些曾經的名門望族現在也望塵莫及。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根據EloFootball的年度俱樂部排名,2010年歐洲排名前15位的俱樂部只有3家來自於五大聯賽之外,他們是排在第9位的波爾圖、第13位的本菲卡和第15位的頓涅茨克礦工。五大聯賽之外的5家最出色俱樂部平均排名為16.8位。在2020年,五大聯賽之外排名最高的俱樂部位本菲卡,也只是排在第20位,5家最出色俱樂部平均排名為24.4位。十年來,五大聯賽之外的精英俱樂部,他們的地位被明顯削弱了。

尤其對於葡萄牙精英俱樂部而言,要跟上現在的形勢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要知道從1960年到2004年間,本菲卡和波爾圖兩傢俱樂部歷史上一共贏得4次歐冠冠軍,另外還有5次闖入歐冠決賽,2次獲得歐聯杯冠軍,1次贏得歐洲優勝者杯亞軍。根據大家對俱樂部成功的定義,他們上一次取得成功還要追溯到2003-2004賽季(穆里尼奧率領波爾圖贏得歐冠冠軍),或者說是在2010-2011賽季(波爾圖贏得歐聯杯冠軍),再或者是2013-2014賽季(本菲卡進入歐聯杯決賽)。然而在過去這十年間,兩傢俱樂部加起來只有4次在歐冠1/4決賽中亮相,過去16年裡他們都沒能再進入過歐冠決賽。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荷蘭精英俱樂部也面臨著如此困境,四次歐冠冠軍得主阿賈克斯從1994到1997年間,曾連續三個賽季闖入歐冠半決賽。但2003年以後他們就只有一次成功進入半決賽,那是在2018-2019賽季,他們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奮力一搏淘汰了尤文,然而在隨後和熱刺的半決賽交鋒中,他們慘遭淘汰。今年2月份他們在歐聯杯32強中也被赫塔菲碾壓出局。與此同時,另一支荷蘭勁旅埃因霍溫俱樂部的排名也從2010年的第37位下降到目前的第86位。自2007年以來,這支曾在1988年贏得歐冠冠軍的球隊連歐冠1/4決賽都沒能進過。

2.3億歐元再也買不到C羅、本澤馬、卡卡和阿隆索

十年前2.3億歐元可以買來C羅、本澤馬、卡卡和阿隆索,而現在2.3億歐元只能買約維奇、米利唐、費蘭·門迪、羅德里戈和雷尼耶。

十年間隨著球隊收入的增加,球員的轉會成本也在不斷增加。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網Transfermarkt的數據,在2009年夏季轉會市場,足壇只有3筆超過3700萬歐的轉會紀錄。其中包括皇馬9500萬歐從曼聯簽下C羅的交易,以及6800萬歐從米蘭買下卡卡的交易,除此之外,當年皇馬還為本澤馬和阿隆索合計支付了7000萬歐的轉會費。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是那個夏季轉會市場上五筆重磅交易中的四筆(另外還有一筆是巴薩從國米簽下伊布的交易)。用當年的轉會市場和2019年的夏季轉會市場相比,高下立判,當年的這些花費如果放在今年的轉會市場上,根據金額分別可以排在第4、12、32和36位。也就是說,皇馬十年前花在阿隆索身上的錢,和瓦倫西亞去年6月花在巴薩30歲替補門將希勒森身上的錢差不多。

在去年的夏季轉會窗口中,一共有27筆金額超過3700萬歐的交易。十年前,轉會金額排名前20的交易平均轉會費為3400萬歐,而去年夏天這一數字升至7185萬歐。沒錯,約維奇、米利唐、費蘭·門迪、羅德里戈和雷尼耶都是皇馬在去年或今年年初簽下的重要球員——但現在簽下他們比十年前皇馬簽下的明星四人組多花了276萬歐。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他們很出色嗎?答案是肯定的,他們未來還有可能變得更出色。但他們有可能成為C羅、卡卡、本澤馬和阿隆索嗎?這個可能不太可能。

邊鋒球員的價值逐年提升

再次回到OPTA數據上來,從數據上看,本世紀初以來,球隊慣用的陣型似乎沒有發生太多顯著變化。

在2010-2011賽季,比賽中首發使用4231和442陣型的球隊更多一些,到了2019-2020賽季,這一情況沒有變化。當然使用433陣型的球隊也非常普遍。陣型對每支球隊而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所能反映出的信息也極其有限,不過,至少它能告訴我們一些場上位置的有趣變化。

41212是十年前足球場上第三受歡迎的首發陣型,這是一種非常緊湊的陣型,它犧牲了442陣型的中場寬度,能同時適應控球、防守為主的中場,和組織進攻型的中場,但本賽季這個陣型只被斯特拉斯堡和沙爾克04使用過一段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它已經被4312所取代,4312是一種側重防守的陣型,允許你在後場進行短傳,當然也能在兩翼給對手施壓。但這套陣型也並不是很風靡,在意甲聯賽,佈雷西亞和萊切等球隊比較喜歡使用它。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另外十年前還有一套除了上述三套流行陣型外最被大家接受的陣型,就是常常與瓜迪奧拉聯繫在一起的352陣型,這是一套側重控球的陣型,但現在幾乎沒有球隊使用。一些陣型的沒落意味著邊鋒在比賽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同時這也在轉會數據上得到了印證。

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網Transfermarkt的數據,筆者進行了一個數據實驗,列出從2008-09賽季以來每賽季轉會金額排名前20位的交易,最貴的交易計20分,第二貴的計19分,以此類推。然後將場上每個位置的得分加起來,包括前鋒、邊鋒、中場和後衛(守門員位置涉及的高價交易不多,暫忽略)。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樣就能很清晰的發現,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哪些位置的球員價值更高。從2008年到2011年間,前鋒每年的得分為93.7分,邊鋒為27分。

詳細數據如下:

2008-11轉會窗口:前鋒93.7分,中場62.3分,邊鋒27.0分,後衛27.0分

2011-16轉會窗口:中場球員77.2分,前鋒57.0分,邊鋒48.0分,後衛27.8分

2016-20轉會窗口:邊鋒61.0分,中場58.3分,後衛51.8分,前鋒39.0分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基本上從2011年後,邊鋒的得分逐步提升,直到超過前鋒。本賽季,在足壇七大最昂貴轉會交易排行中,有3名被德國轉會市場網Transfermarkt認定為邊鋒的球員。在上賽季,邊鋒在排名前六的轉會交易中佔據四席,在2017-18賽季,邊鋒在排名前三的轉會交易中佔據兩席。過去十年來,球隊越來越注重創造和組織核心,而不是純粹的射手或者前鋒,這一趨勢在歐洲各大聯賽球隊的轉會投資和陣型上都有所體現。

大巴黎不再是法甲聯賽的學渣

假設一下下賽季法甲聯賽的最終排名如下,你是不是覺得很有違和感?

1. 里昂

2. 波爾多

3. 馬賽

4. 里爾

5. 歐塞爾

6. 摩納哥

7. 巴黎聖日耳曼

其實本賽季法甲聯賽停擺時,里昂的淨勝球在聯賽中是排名第二的,但他們在積分榜上卻排在第七位。上面的排名表並不是筆者無中生有,而是根據21世紀前十年(2001-2010年間)法甲球隊的積分總和來排列的。畢竟在這期間裡昂曾七次獲得法甲聯賽冠軍,還在2010年進入歐冠半決賽,另外馬塞、波爾多和南特也分別在此時間段內獲得過一次法甲冠軍。而大巴黎則是顆粒無收。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但如果你是在過去八年左右的時間成為法甲球迷的話,那麼你對巴黎聖日爾曼可能瞭如指掌,當然你可能也會了解一些里昂女隊,因為在那段時間裡,里昂女隊曾6次奪取聯賽冠軍。

時間退回到十年前,巴黎聖日爾曼在法甲壓根稱不上是聯賽冠軍的競爭者。只是俱樂部所在地巴黎給了他們先天的地理優勢,但歷史上巴黎人只贏得過兩次法甲冠軍(1986年和1994年),並且進入21世紀的前十年,他們也只有兩次聯賽排名進入到前四。直到2011年,俱樂部被卡塔爾體育投資公司收購併投入重磅資金,他們才開始成為法甲聯賽的統治者。球隊的排名從2019-2010賽季的第13名迅速提升到第4名,然後在2011-2012賽季提升到第2名,之後連續幾個賽季穩坐第一,除了2016-2017賽季被摩納哥攪局。本賽季他們目前以領先第二名12分並少賽一場的優勢穩坐領頭羊位置,不出意外的話,冠軍最終也會被他們收入囊中。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去十年間,巴黎聖日爾曼依靠金錢和投資從法甲的學渣變成學霸,但足壇也不是沒有真正的灰姑娘童話。

萊斯特城和RB萊比錫上演灰姑娘童話

有人曾把大巴黎的崛起稱為灰姑娘的童話,但我們認為這一比喻更適合萊斯特城和RB萊比錫。他們在過去十年完成了從草根到殿堂的轉變。

2009-2010賽季,當時的萊斯特城剛剛從英甲升至英冠,在英冠的第一個賽季,作為升班馬他們拿到了第5名的不錯成績。2013-2014賽季,他們成功登上英冠榜首的位置,並於2014-2015賽季開始征戰英超,在這個賽季,萊斯特城在前29場比賽中僅贏4場,當時球隊排名墊底。在賽季還有9場就要收官的情況下,他們距保級區還有7分差距。時任主帥皮爾森重用前鋒瓦爾迪、邊鋒阿爾布萊頓和後衛胡特,最終在9場比賽中他們拿到不可思議的22分,令人難以置信的保級成功並獲得了那個賽季的第14名。

第二年拉涅利取代皮爾森成為萊斯特城新帥,同時坎特和岡崎慎司加盟,在那個賽季的前17場比賽中,他們保持強勁勢頭拿下38個積分。在經歷了1月和2月的動盪之後,又在之後的12場比賽中拿到了28分,這樣萊斯特城輕鬆捧起了他們的第一個英超冠軍獎盃。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樣的事情在足球經理遊戲中也許並不稀奇,但在現實足壇中,沒有財團的注資和資助,這種情況幾乎不太可能發生,但萊斯特城做到了。

不過在那之後,他們出售了奪冠賽季的16位明星球員,球隊的整體實力下滑。在之後的兩個賽季他們只拿到44積分和47積分,排名中游。不過本賽季球隊目前在前29場比賽中拿到了38個積分,位居積分榜第3位,和排名第四的切爾西拉開有5分的差距,下賽季他們很有希望進軍歐冠聯賽,當然我們也不確定下賽季什麼時候能真正開始。

萊斯特城沒有也不會有像曼城或者巴黎那樣的豐厚資金支持,但過去十年他們已經在英超頂級聯賽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併為自己制定了強有力的未來計劃。

再來看看RB萊比錫,2009年,德國紅牛集團買下了位於萊比錫郊外的德國第五級別聯賽俱樂部SSV Markranstadt,然後憑藉著公司的資源和德甲的50+1政策,這家現在名為RB萊比錫的俱樂部,上演了現實版的足球經理遊戲。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他們的點球成金是完全不同的類型,球隊於2013-2014賽季升入德丙。在當賽季的德丙聯賽中獲得亞軍,歷史上首次升入德乙聯賽。之後又於2015-2016賽季提前一輪鎖定德乙亞軍,順利升入德甲。從2009年建隊以來,RB萊比錫在7年之內連跳四級,2016-2017賽季登陸德甲的第一個賽季,他們獲得了聯賽亞軍,2018-2019賽季獲得聯賽第三名,現目前球隊在積分榜上排名第三。

在32歲的教練朱利安·納格爾斯曼的率領下,RB萊比錫和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球員一起踢著激動人心、積極向上的足球,他們的前鋒維爾納24歲,波爾森25歲,中場克里斯托弗·恩昆庫22歲,薩比策26歲,後衛於帕梅卡諾21歲,克羅斯特爾曼23歲。RB萊比錫隊的崛起讓德國球迷感到震驚,但出於某些原因,似乎他們還是喜歡拜仁的持續統治。當然不管怎樣,RB萊比錫現在是歐洲最好的俱樂部之一,放在十年前,這完全無法想象。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過去十年來依靠資本獲得成功的俱樂部還是佔更大多數。

壓迫緊逼戰術一直都是德國人的強項

過去是,現在依然是。

和籃球一樣,在足球場上,也有很多數據可以體現場上一方對另一方的壓迫緊逼,我們從OPTA挑選了兩個數據:前場30米進攻區域搶奪球權成功次數(Possessions won in the attacking third)和場上重新控球次數(Ball recoveries)。

從平均數據上來看,相比於十年前,現在的球隊在控球上會投入更多的球員和精力。五大聯賽球隊中上述兩項的平均數據都比十年前有所上升。前場30米進攻區域搶奪球權成功次數相較於十年前增長了44%,場上重新控球次數則增長了13%。

現在高位壓迫的戰術在足壇變得越來越普遍,在激烈的競爭中想脫穎而出就變得有點困難了。如果只看前場30米進攻區域搶奪球權成功次數,2010-2011賽季,五大聯賽中場均數據最差的是巴里(0.9次),數據最好的是不萊梅(8.8次)。到了2019-20賽季,差距縮小了,最差的雷恩(2.5次),最好的拜仁(7.3次)。

但德甲球隊在十年前和現在都具備著明顯的優勢。2010-2011賽季,在五大聯賽球隊重新控球次數的數據統計中,排名前十的球隊,德甲佔據六席。而在五大聯賽球隊前場30米進攻區域搶奪球權成功次數的數據統計中,排名前十八位的全是德甲球隊。當然也許十年前的數據統計不如現在精確和全面,但即便如此,也能很明顯地說明壓迫緊逼戰術一直都是德國人的強項。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2019-2020賽季,在重新控球次數的數據統計中,排名前五的也都是德甲球隊,排名前十五的則有八支德甲球隊。至於前場30米進攻區域搶奪球權成功次數上,雖然前五位只有一支德甲球隊(拜仁、利物浦、皇馬、曼城和巴黎聖日爾曼),但拜仁仍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法蘭克福也成為唯一一支上榜的非豪門球隊。

定位球得分不再輕鬆

在德國足壇,還有一種更為常見的進攻方式——定位球。

2019-2020賽季,定位球得分排行榜中,五大聯賽排名前六的球隊中有4支來自德甲,場均收穫0.4球的12支球隊中有6支來自德甲。回到2011-2012賽季,定位球得分排行榜中,五大聯賽排名前六的球隊中有3支來自德甲,在22支場均收穫0.4球或更多定位球進球的球隊中有9支球隊來自德甲。德甲球隊一直都是定位球得分的溫床,但十年間他們也只保持了優勢的緩慢增長。

從戰術到資本 過去十年足壇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2010-2011賽季,定位球得分最出色的球隊勒沃庫森場均進球0.56個,或者說每161分鐘有一個定位球破門。最差的切塞納和阿爾勒阿維尼翁場均為0.13球,即每692分鐘進一球。到了2019-2020賽季,定位球得分最出色的科隆場均0.60球,即每150分鐘進一球,相比十年前略有增長。但最差的沃特福德和馬洛卡場均0.07球,大約每1290分鐘才能進一球,差距跟十年前比擴大很多。

一直以來,定位球都是球隊進攻關注的重點,而過去十年間,在定位球得分上,擅長定位球破門的球隊優勢略有擴大,不擅長的球隊則差距明顯。這可能也意味著過去十年來,定位球對球隊和球員的要求變高了,一支不具備良好組織和周密計劃的球隊,可能無法像十年前那樣輕鬆地通過定位球得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