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例如十年前,梅西是欧洲足坛的主宰,瓜迪奥拉作为教练不断在扩张影响力,C罗则在加盟皇马后试图与新东家有一番作为,还有金钱,那时也在足球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再看看现在,好吧,好像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改变了,但不得不承认的确有一些变化。在等待足球回归的日子里,ESPN回顾了一下足球十年前的样子,以及这十年间出现的一些变化,一起来看看。

浪漫主义并没有消失

乔纳森·威尔逊(Jonathan Wilson)在其关于足球战术发展著作《倒转金字塔:足球战术史》中,曾前后20次提到“浪漫主义”这个词,文中明斯克迪纳摩前门将米哈伊尔·维吉恩科(Mikhail Vergeenko)描述马洛费耶夫(Eduard Malofeev)就提到了“浪漫”一词,他说:“明斯克迪纳摩队和基辅迪纳摩队之间的对抗是两种不同理念的对抗,洛巴诺夫斯基(Valeriy Lobanovskyi)是一名理性的数学家式教练,马洛费耶夫相比之下则更浪漫。他最想看到自己的球员在球场上展现自己,他曾说如果你在场上全力以赴,球迷们会爱上你。”(上世纪80年代初的苏联足坛,基辅迪纳摩曾4夺苏维埃顶级联赛冠军统治足坛。明斯克迪纳摩则在马洛费耶夫的执教下,于1982年打破基辅迪纳摩的统治拿下1届冠军。基辅教父洛巴诺夫斯基追求极致的理性和精准,他打造的球队如同机械式的“迪纳摩机器”,白俄罗斯人马洛费耶夫则更崇尚自由和创造力。)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争论并不是只出现在足坛,在美国棒球赛场和篮球赛场,以及橄榄球赛场,球迷都有关于比赛中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探讨。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管有没有统计数据来证明,足球也的确经历了两者之间的争论,到底是机械式的团队比赛更好还是发挥个人创造力更好?到底是持球能力重要还是冒险式的传接重要?或许是因为每场比赛的进球本来就很少很稀奇,所以球迷们最熟悉的记忆通常是建立在球员们的“浪漫”姿态上的:比如一个无法预知的大力远射轰门或一个百里挑一的精准传球,这些通常让大家印象深刻。

10年前,足球的一些浪漫主义就在当时脱颖而出,而现在它也并没有消失。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2010-2011赛季与2019-2020赛季五大联赛(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各大球队场均90分钟的比赛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OPTA数据库)。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再来看看各种传控球数据和成功率。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简单总结一下两份表格,拿十年前的数据和现在相比,五大联赛的足球比赛好像变得越来越不激烈了,体现球员之间身体接触和对抗的数据明显下降,大家踢得越来越谨慎、小心和高效了,所谓的“浪漫”时刻越来越少了。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些老球迷会抱怨比赛的强度和激烈程度不如从前,场面也不如以前惊心动魄,因为球员们在场上踢得越来越套路和理性。但如果你喜欢欣赏进球和得分,那么这种改变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球员们进球和创造机会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都意味着过去十年到现在,场上少了一些糟糕的进攻,更多了一些高质量的射门,这样的变化似乎也并不差劲。也许我们只是需要重新定义一下我们所认为的“浪漫”,相比于随性和自由,足球场上的理性、精准也是另一种“浪漫”的味道。

实用主义者穆里尼奥曾达到职业生涯巅峰

十年前穆里尼奥靠着他崇尚的实用主义在国际米兰达到职业生涯巅峰,但随着他的离开,国米也一蹶不振。47岁的穆里尼奥当时已经和波尔图一起赢得欧冠冠军,和切尔西两夺英超冠军。在2009-2010赛季,他又率领国际米兰将意甲冠军和意大利杯冠军收入囊中,在欧冠16强的淘汰赛中,他战胜了安切洛蒂执教的切尔西,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两个回合轻松击败莫斯科中央陆军,随后进军半决赛向巴萨下达通牒。

在半决赛中,国米在梅阿查首回合3-1击败卫冕冠军巴萨,随后在诺坎普,虽然大部分时间国米以十人应战,但最终他们还是以3-2的总比分淘汰巴萨闯入决赛,在决赛中国米2-0击败拜仁,完成了欧冠、意甲和意大利杯的三冠王的伟业。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半决赛次回合的比赛前,时任巴萨主帅瓜迪奥拉曾告诉媒体说:“即使在他这个年纪,穆里尼奥仍然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教练。”在率领国米赢得奖杯一周后,穆里尼奥便离开意大利去了皇马,在那里他和瓜迪奥拉开始了足坛教练之间最激烈的竞争。

与此同时,国际米兰在穆里尼奥离开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在2010-2011赛季的意甲联赛保住了第二名的位置,但从那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进入过联赛前三,(本赛季国米暂居积分榜第三位),至于欧冠,连四分之一决赛都没有进过。

9100万欧元的队均收入曾经很可观

根据欧足联的年度俱乐部基准报告,2009-2010赛季德甲球队平均收入为9100万欧元,这个数字在五大联赛中排名第二位,但到了2018年,也就是欧足联上一份报告发布的时候,9100万欧元的收入只能在五大联赛中排到第四位。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现在仍然将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称为欧洲五大联赛,因为除了实力方面的差距,从队均收入上来讲,五大联赛的球队与其他联赛的球队远远拉开了距离,甚至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

球队平均收入统计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6-10级联赛国家为:俄罗斯、土耳其、荷兰、苏格兰、葡萄牙。排名基于2009-2010赛季的平均收入数据。

**第11至15级联赛国家为:比利时,、瑞士、乌克兰、奥地利、丹麦。比利时和瑞士在2017-2018赛季已跻身前十级联赛。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目前英超联赛仍然比其他联赛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着,而五大联赛也仍然以明显的增长速度区别于其他地区。整个欧洲的球队收入都在增长,但五大联赛的队均收入增长了83%,而欧洲其他联赛队均收入增长不到30%。9100万队均收入还不错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我们要面对的数字和金额可能会更加庞大。

五大联赛之外的老牌劲旅逐渐没落

过去十年来,五大联赛之外的球队与顶级联赛球队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虽然他们仍然坐拥辉煌历史和传统底蕴,但实力的下滑却是不可避免的。荷兰有阿贾克斯和埃因霍温,葡萄牙有波尔图和本菲卡,俄罗斯有圣彼得堡泽尼特和莫斯科中央陆军,比利时有安德莱赫特,乌克兰有顿涅茨克矿工和基辅迪纳摩,希腊有奥林匹亚科斯,苏格兰有凯尔特人和格拉斯哥流浪者等等。但随着五大联赛的俱乐部越来越强大,即使是这些曾经的名门望族现在也望尘莫及。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EloFootball的年度俱乐部排名,2010年欧洲排名前15位的俱乐部只有3家来自于五大联赛之外,他们是排在第9位的波尔图、第13位的本菲卡和第15位的顿涅茨克矿工。五大联赛之外的5家最出色俱乐部平均排名为16.8位。在2020年,五大联赛之外排名最高的俱乐部位本菲卡,也只是排在第20位,5家最出色俱乐部平均排名为24.4位。十年来,五大联赛之外的精英俱乐部,他们的地位被明显削弱了。

尤其对于葡萄牙精英俱乐部而言,要跟上现在的形势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要知道从1960年到2004年间,本菲卡和波尔图两家俱乐部历史上一共赢得4次欧冠冠军,另外还有5次闯入欧冠决赛,2次获得欧联杯冠军,1次赢得欧洲优胜者杯亚军。根据大家对俱乐部成功的定义,他们上一次取得成功还要追溯到2003-2004赛季(穆里尼奥率领波尔图赢得欧冠冠军),或者说是在2010-2011赛季(波尔图赢得欧联杯冠军),再或者是2013-2014赛季(本菲卡进入欧联杯决赛)。然而在过去这十年间,两家俱乐部加起来只有4次在欧冠1/4决赛中亮相,过去16年里他们都没能再进入过欧冠决赛。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荷兰精英俱乐部也面临着如此困境,四次欧冠冠军得主阿贾克斯从1994到1997年间,曾连续三个赛季闯入欧冠半决赛。但2003年以后他们就只有一次成功进入半决赛,那是在2018-2019赛季,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奋力一搏淘汰了尤文,然而在随后和热刺的半决赛交锋中,他们惨遭淘汰。今年2月份他们在欧联杯32强中也被赫塔菲碾压出局。与此同时,另一支荷兰劲旅埃因霍温俱乐部的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37位下降到目前的第86位。自2007年以来,这支曾在1988年赢得欧冠冠军的球队连欧冠1/4决赛都没能进过。

2.3亿欧元再也买不到C罗、本泽马、卡卡和阿隆索

十年前2.3亿欧元可以买来C罗、本泽马、卡卡和阿隆索,而现在2.3亿欧元只能买约维奇、米利唐、费兰·门迪、罗德里戈和雷尼耶。

十年间随着球队收入的增加,球员的转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网Transfermarkt的数据,在2009年夏季转会市场,足坛只有3笔超过3700万欧的转会纪录。其中包括皇马9500万欧从曼联签下C罗的交易,以及6800万欧从米兰买下卡卡的交易,除此之外,当年皇马还为本泽马和阿隆索合计支付了7000万欧的转会费。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是那个夏季转会市场上五笔重磅交易中的四笔(另外还有一笔是巴萨从国米签下伊布的交易)。用当年的转会市场和2019年的夏季转会市场相比,高下立判,当年的这些花费如果放在今年的转会市场上,根据金额分别可以排在第4、12、32和36位。也就是说,皇马十年前花在阿隆索身上的钱,和瓦伦西亚去年6月花在巴萨30岁替补门将希勒森身上的钱差不多。

在去年的夏季转会窗口中,一共有27笔金额超过3700万欧的交易。十年前,转会金额排名前20的交易平均转会费为3400万欧,而去年夏天这一数字升至7185万欧。没错,约维奇、米利唐、费兰·门迪、罗德里戈和雷尼耶都是皇马在去年或今年年初签下的重要球员——但现在签下他们比十年前皇马签下的明星四人组多花了276万欧。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他们很出色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未来还有可能变得更出色。但他们有可能成为C罗、卡卡、本泽马和阿隆索吗?这个可能不太可能。

边锋球员的价值逐年提升

再次回到OPTA数据上来,从数据上看,本世纪初以来,球队惯用的阵型似乎没有发生太多显著变化。

在2010-2011赛季,比赛中首发使用4231和442阵型的球队更多一些,到了2019-2020赛季,这一情况没有变化。当然使用433阵型的球队也非常普遍。阵型对每支球队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所能反映出的信息也极其有限,不过,至少它能告诉我们一些场上位置的有趣变化。

41212是十年前足球场上第三受欢迎的首发阵型,这是一种非常紧凑的阵型,它牺牲了442阵型的中场宽度,能同时适应控球、防守为主的中场,和组织进攻型的中场,但本赛季这个阵型只被斯特拉斯堡和沙尔克04使用过一段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被4312所取代,4312是一种侧重防守的阵型,允许你在后场进行短传,当然也能在两翼给对手施压。但这套阵型也并不是很风靡,在意甲联赛,布雷西亚和莱切等球队比较喜欢使用它。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另外十年前还有一套除了上述三套流行阵型外最被大家接受的阵型,就是常常与瓜迪奥拉联系在一起的352阵型,这是一套侧重控球的阵型,但现在几乎没有球队使用。一些阵型的没落意味着边锋在比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同时这也在转会数据上得到了印证。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网Transfermarkt的数据,笔者进行了一个数据实验,列出从2008-09赛季以来每赛季转会金额排名前20位的交易,最贵的交易计20分,第二贵的计19分,以此类推。然后将场上每个位置的得分加起来,包括前锋、边锋、中场和后卫(守门员位置涉及的高价交易不多,暂忽略)。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样就能很清晰的发现,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哪些位置的球员价值更高。从2008年到2011年间,前锋每年的得分为93.7分,边锋为27分。

详细数据如下:

2008-11转会窗口:前锋93.7分,中场62.3分,边锋27.0分,后卫27.0分

2011-16转会窗口:中场球员77.2分,前锋57.0分,边锋48.0分,后卫27.8分

2016-20转会窗口:边锋61.0分,中场58.3分,后卫51.8分,前锋39.0分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基本上从2011年后,边锋的得分逐步提升,直到超过前锋。本赛季,在足坛七大最昂贵转会交易排行中,有3名被德国转会市场网Transfermarkt认定为边锋的球员。在上赛季,边锋在排名前六的转会交易中占据四席,在2017-18赛季,边锋在排名前三的转会交易中占据两席。过去十年来,球队越来越注重创造和组织核心,而不是纯粹的射手或者前锋,这一趋势在欧洲各大联赛球队的转会投资和阵型上都有所体现。

大巴黎不再是法甲联赛的学渣

假设一下下赛季法甲联赛的最终排名如下,你是不是觉得很有违和感?

1. 里昂

2. 波尔多

3. 马赛

4. 里尔

5. 欧塞尔

6. 摩纳哥

7. 巴黎圣日耳曼

其实本赛季法甲联赛停摆时,里昂的净胜球在联赛中是排名第二的,但他们在积分榜上却排在第七位。上面的排名表并不是笔者无中生有,而是根据21世纪前十年(2001-2010年间)法甲球队的积分总和来排列的。毕竟在这期间里昂曾七次获得法甲联赛冠军,还在2010年进入欧冠半决赛,另外马塞、波尔多和南特也分别在此时间段内获得过一次法甲冠军。而大巴黎则是颗粒无收。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但如果你是在过去八年左右的时间成为法甲球迷的话,那么你对巴黎圣日尔曼可能了如指掌,当然你可能也会了解一些里昂女队,因为在那段时间里,里昂女队曾6次夺取联赛冠军。

时间退回到十年前,巴黎圣日尔曼在法甲压根称不上是联赛冠军的竞争者。只是俱乐部所在地巴黎给了他们先天的地理优势,但历史上巴黎人只赢得过两次法甲冠军(1986年和1994年),并且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他们也只有两次联赛排名进入到前四。直到2011年,俱乐部被卡塔尔体育投资公司收购并投入重磅资金,他们才开始成为法甲联赛的统治者。球队的排名从2019-2010赛季的第13名迅速提升到第4名,然后在2011-2012赛季提升到第2名,之后连续几个赛季稳坐第一,除了2016-2017赛季被摩纳哥搅局。本赛季他们目前以领先第二名12分并少赛一场的优势稳坐领头羊位置,不出意外的话,冠军最终也会被他们收入囊中。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过去十年间,巴黎圣日尔曼依靠金钱和投资从法甲的学渣变成学霸,但足坛也不是没有真正的灰姑娘童话。

莱斯特城和RB莱比锡上演灰姑娘童话

有人曾把大巴黎的崛起称为灰姑娘的童话,但我们认为这一比喻更适合莱斯特城和RB莱比锡。他们在过去十年完成了从草根到殿堂的转变。

2009-2010赛季,当时的莱斯特城刚刚从英甲升至英冠,在英冠的第一个赛季,作为升班马他们拿到了第5名的不错成绩。2013-2014赛季,他们成功登上英冠榜首的位置,并于2014-2015赛季开始征战英超,在这个赛季,莱斯特城在前29场比赛中仅赢4场,当时球队排名垫底。在赛季还有9场就要收官的情况下,他们距保级区还有7分差距。时任主帅皮尔森重用前锋瓦尔迪、边锋阿尔布莱顿和后卫胡特,最终在9场比赛中他们拿到不可思议的22分,令人难以置信的保级成功并获得了那个赛季的第14名。

第二年拉涅利取代皮尔森成为莱斯特城新帅,同时坎特和冈崎慎司加盟,在那个赛季的前17场比赛中,他们保持强劲势头拿下38个积分。在经历了1月和2月的动荡之后,又在之后的12场比赛中拿到了28分,这样莱斯特城轻松捧起了他们的第一个英超冠军奖杯。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样的事情在足球经理游戏中也许并不稀奇,但在现实足坛中,没有财团的注资和资助,这种情况几乎不太可能发生,但莱斯特城做到了。

不过在那之后,他们出售了夺冠赛季的16位明星球员,球队的整体实力下滑。在之后的两个赛季他们只拿到44积分和47积分,排名中游。不过本赛季球队目前在前29场比赛中拿到了38个积分,位居积分榜第3位,和排名第四的切尔西拉开有5分的差距,下赛季他们很有希望进军欧冠联赛,当然我们也不确定下赛季什么时候能真正开始。

莱斯特城没有也不会有像曼城或者巴黎那样的丰厚资金支持,但过去十年他们已经在英超顶级联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为自己制定了强有力的未来计划。

再来看看RB莱比锡,2009年,德国红牛集团买下了位于莱比锡郊外的德国第五级别联赛俱乐部SSV Markranstadt,然后凭借着公司的资源和德甲的50+1政策,这家现在名为RB莱比锡的俱乐部,上演了现实版的足球经理游戏。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他们的点球成金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球队于2013-2014赛季升入德丙。在当赛季的德丙联赛中获得亚军,历史上首次升入德乙联赛。之后又于2015-2016赛季提前一轮锁定德乙亚军,顺利升入德甲。从2009年建队以来,RB莱比锡在7年之内连跳四级,2016-2017赛季登陆德甲的第一个赛季,他们获得了联赛亚军,2018-2019赛季获得联赛第三名,现目前球队在积分榜上排名第三。

在32岁的教练朱利安·纳格尔斯曼的率领下,RB莱比锡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球员一起踢着激动人心、积极向上的足球,他们的前锋维尔纳24岁,波尔森25岁,中场克里斯托弗·恩昆库22岁,萨比策26岁,后卫于帕梅卡诺21岁,克罗斯特尔曼23岁。RB莱比锡队的崛起让德国球迷感到震惊,但出于某些原因,似乎他们还是喜欢拜仁的持续统治。当然不管怎样,RB莱比锡现在是欧洲最好的俱乐部之一,放在十年前,这完全无法想象。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过去十年来依靠资本获得成功的俱乐部还是占更大多数。

压迫紧逼战术一直都是德国人的强项

过去是,现在依然是。

和篮球一样,在足球场上,也有很多数据可以体现场上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紧逼,我们从OPTA挑选了两个数据:前场30米进攻区域抢夺球权成功次数(Possessions won in the attacking third)和场上重新控球次数(Ball recoveries)。

从平均数据上来看,相比于十年前,现在的球队在控球上会投入更多的球员和精力。五大联赛球队中上述两项的平均数据都比十年前有所上升。前场30米进攻区域抢夺球权成功次数相较于十年前增长了44%,场上重新控球次数则增长了13%。

现在高位压迫的战术在足坛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脱颖而出就变得有点困难了。如果只看前场30米进攻区域抢夺球权成功次数,2010-2011赛季,五大联赛中场均数据最差的是巴里(0.9次),数据最好的是不莱梅(8.8次)。到了2019-20赛季,差距缩小了,最差的雷恩(2.5次),最好的拜仁(7.3次)。

但德甲球队在十年前和现在都具备着明显的优势。2010-2011赛季,在五大联赛球队重新控球次数的数据统计中,排名前十的球队,德甲占据六席。而在五大联赛球队前场30米进攻区域抢夺球权成功次数的数据统计中,排名前十八位的全是德甲球队。当然也许十年前的数据统计不如现在精确和全面,但即便如此,也能很明显地说明压迫紧逼战术一直都是德国人的强项。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2019-2020赛季,在重新控球次数的数据统计中,排名前五的也都是德甲球队,排名前十五的则有八支德甲球队。至于前场30米进攻区域抢夺球权成功次数上,虽然前五位只有一支德甲球队(拜仁、利物浦、皇马、曼城和巴黎圣日尔曼),但拜仁仍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法兰克福也成为唯一一支上榜的非豪门球队。

定位球得分不再轻松

在德国足坛,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进攻方式——定位球。

2019-2020赛季,定位球得分排行榜中,五大联赛排名前六的球队中有4支来自德甲,场均收获0.4球的12支球队中有6支来自德甲。回到2011-2012赛季,定位球得分排行榜中,五大联赛排名前六的球队中有3支来自德甲,在22支场均收获0.4球或更多定位球进球的球队中有9支球队来自德甲。德甲球队一直都是定位球得分的温床,但十年间他们也只保持了优势的缓慢增长。

从战术到资本 过去十年足坛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2010-2011赛季,定位球得分最出色的球队勒沃库森场均进球0.56个,或者说每161分钟有一个定位球破门。最差的切塞纳和阿尔勒阿维尼翁场均为0.13球,即每692分钟进一球。到了2019-2020赛季,定位球得分最出色的科隆场均0.60球,即每150分钟进一球,相比十年前略有增长。但最差的沃特福德和马洛卡场均0.07球,大约每1290分钟才能进一球,差距跟十年前比扩大很多。

一直以来,定位球都是球队进攻关注的重点,而过去十年间,在定位球得分上,擅长定位球破门的球队优势略有扩大,不擅长的球队则差距明显。这可能也意味着过去十年来,定位球对球队和球员的要求变高了,一支不具备良好组织和周密计划的球队,可能无法像十年前那样轻松地通过定位球得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