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坦克现代复制品

在人类坦克历史的发展上,德国绝对是一个相当亮眼的国家。

从参与实施闪电战、为德军横扫欧洲立下汗马功劳的德国I号坦克、II号坦克、III号坦克、IV号坦克,到为后世军迷津津乐道的黑豹坦克、虎式坦克、虎王坦克,以及战斗全重达188吨、最终未能量产的巨无霸鼠式坦克,再到二战后常年霸占坦克排行榜榜首的豹2主战坦克,每一款坦克都堪称那个时代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战场上最亮眼的崽。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国坦克设计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也不是一天就能达成的。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德国历史上乘员最多的坦克,人员最多的时候凑6桌麻将还有富裕的德意志铁甲先驱、德国坦克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马克I型坦克,后面的两个轮子是为了加强越壕能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打破西线阵地战僵局、脱离消耗战的泥潭,英国设计制造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式武器:坦克,并很快于1916年9月15日投入索姆河战役。

英国坦克的出现给德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德军在坦克机枪和火炮的猛烈射击下尸横遍野、溃不成军。这一天,英国21个步兵师在坦克的协助下5个小时内就向前推进了5公里,而之前依靠大炮轰步兵冲的战术,每前进一公里就得消耗几千吨炮弹、付出上万人伤亡的代价。

而且坦克自身也表现亮眼,其中有一辆坦克未放一枪就攻占一座村庄,另一辆夺取了一条堑壕,并俘虏300多名德军士兵。

尽管德军很快顶住攻势,阻止英军继续突破德军防线,但坦克的出场还是给德军造成了极大震撼,尤其坦克跨越壕沟和铁丝网的能力以及超强的效费比更是给德军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对付英国坦克,德国在研制T型13毫米反坦克步枪的同时,开始开发德国的“坦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坦克剖面图

1916年10月30日,弗里德里希将军主持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探讨坦克研发和生产,最后决定委托第7交通处制定坦克的设计方案,并由此定名为A7V战斗坦克。而A7V这三个字就是德语“第7交通处”的缩写,这是模仿英国做的保密措施。

1916年12月,A7V项目总负责人约瑟夫·沃尔默拿出第一张坦克设计图纸,1917 年1月完成设计,并且表示如一切顺利第一辆原型车可在1917年5月完成。此时早已被英国坦克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德军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口气就下了100辆订单。

只是A7V属于战时临时上马研发的产品,德国此前没有任何坦克研制基础,再加上军方的迫切需要等因素,就注定了A7V的诞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坦克底盘,可见中置发动机

因为军方需求迫切,因此在A7V项目上马的同时,同属普鲁士战争办公室管辖的第2处也以A7V使用的霍尔特履带式拖拉机底盘为基础开发了一款装甲运输车。为了能够拔得头筹,第2处的动作更快,1917年3月就举行了实车演示。

可惜仓促赶制出来的装甲车辆实在是一言难尽,在展示中,车辆可靠性令人发指,通过能力更差,就连在最小载荷下也步履艰难。

这直接导致军方对坦克的兴趣大幅降低,连曾经宣称“运动迅速的坦克在已有谷物的田野上有着奇袭的效力”的鲁登道夫也对坦克失去了当初的兴趣。尚在研发阶段的A7V受到牵连,100辆的订单迅速削减到10辆。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设计图

但英国坦克的压力迫使将军们回归现实,不过他们没有增加订单,而是在看了沃尔默的设计之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增强坦克的防护力,不仅能防子弹,还要能防炮弹。

经过测算,装甲厚度必须达到30毫米才能达到将军们的要求。但这样一来坦克重量就会大幅增加,沉重的坦克将在西线的堑壕和烂泥间寸步难行。为此沃尔默与将军们展开激烈争论,导致大量时间被浪费,影响了研发进度。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确定坦克车体正面装甲厚30毫米,侧面减半。

结果这样的改动使得坦克前部重量过大,加上坦克本来的设计中车体就长于履带,因此坦克出现了头重脚轻的问题,严重影响越野能力,很容易车头就怼在地面上,在跨越壕沟时甚至一头栽进去。

但此时军情紧急,沃尔默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说服将军们了。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U(524号过顶履带型)

这还不算完。1917年4月9日,阿拉斯地道战爆发,英军以1000多人的微小伤亡击溃了整个德军师团数万人,成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10多公里,有力保障了巴黎的安全,战场上的胜利天平正在向协约国倾斜。

而且此战中英国马克II型坦克出色的越野能力给德军留下深刻印象,鲁登道夫迅速命令沃尔默推翻原有设计,采用菱形车身和过顶履带设计,要求德国坦克必须有堪比英国坦克的越野能力。

朝令夕改瞎指挥让设计师们几乎崩溃,沃尔默不得不一边加快A7V的研发进度,尽快生产出样车形成既定事实以免军方再度变卦,一边分派人手研制A7V-U(过顶履带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生产中的A7V,还有两辆运输车

1917年4月底,A7V首辆样车面世,并于5月17日在美因茨进行实车演示,如果不出意外,A7V将很快投入量产,而不是A7V-U(过顶履带型)。

但德军的需求再次发生转变。美国参战后,德军统帅部认为1917年德军将在西线采取守势,不太需要这种进攻型武器,而且此前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军海上封锁,导致德国海外物资获取渠道几乎断绝,而坦克会消耗德国本就不足的资源库存。

因此尽管军方认可了A7V而不是A7V-U,但决定先只生产2辆,到年底总产10辆。只有A7V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订单才会恢复到100辆。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利用铁路进行机动的A7V

军方的态度直接拖累了A7V的研发进度,到1917年9月第一辆A7V才生产下线,1917年10月才开始量产和测试。

但英国的坦克攻势再次让德国军方改变了主意。1917年11月20日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首次大规模使用坦克对德军发动进攻,尽管英军最终未能获胜,但坦克在康布雷的战术部署表明,适当使用充分数量的机动装甲车辆能够转变战斗形势。

德国将军们再次将坦克的大规模量产提上了日程,并且为了保证1918年初德军实施的西线大反攻能一举扭转战场颓势,鲁登道夫认为坦克应当成为主导力量“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东西!”

德军统帅部又迅速命令,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40辆A7V,首批3支坦克部队必须在1918年2月份之前就做好战斗准备,所有机枪全部换成火炮,并且否决了沃尔默的轻型坦克计划,认为装甲太薄。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坦克内视图

军方朝令夕改令设计团队和工厂大为恼火,不过还是努力完成军方任务,最终在1918年初,A7V坦克正式入役。

A7V坦克为典型的箱式结构,战斗全重30吨,车长7.35米,宽3.06米,高3.35米,两条履带宽度2.115米,离地间隙0.2米;动力系统为单台最大功率100马力的2台戴姆勒水冷汽油机,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60-80公里,越野速度4-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0-35公里,最大爬坡度25度,最大越壕宽2米,最大涉水深0.8米,过垂直墙高0.4米。

A7V标配乘员是18人,除了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外,机枪手有12人,另有2名机械师,被称为世界上成员最多的坦克。

不过因为车内空间巨大,加上某些战斗需要,比如增加临时通信、铺壕沟和清除障碍的人手,乘员最多时可达26人!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行进中的A7V

坦克主武器是1门57毫米26.3倍径火炮,全重193千克,备弹180发(后增至300发,分别是高爆弹、穿甲弹、开花弹);火炮高低射界为上下各2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40度,最大射程6400米;坦克装备的穿甲弹可在2公里内击穿15-20毫米厚的装甲,这个穿深足以击穿协约国所有坦克。

不过好笑的是,当时德国火炮名扬天下,却没有现成火炮可以装备A7V,而重新设计已来不及。因此为了尽快满足军方需求形成战斗力,A7V选择装备战场上缴获的英国产马克沁-诺特谢菲尔德速射要塞炮应急。

坦克辅助武器是6挺马克沁7.92毫米重机枪,车体两侧后部各2挺,弹药基数1.8万发,由12名机枪手操纵,可以形成密集火力网,在杀伤步兵、占领堑壕的战斗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A7V看上去确实很强大,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亦或是防护力、速度,都要优于英国的马克型坦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泥泞的西线战场

但正如文章前面所说,A7V是战时临时上马研发的产品。而战场形势却在不断变化,西线战场在无数炮弹洗礼下越来越泥泞,已经没多少平坦地;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参战国军队为防范坦克攻击,战壕已经宽达4米。

而A7V最大离地间隙只有0.2米,过垂直墙高只有0.4米,随便来块大石头或小土坡就可能让A7V直接托底甚至是翻车;履带长度和履带中心距的比值较大,导致泥泞中的坦克转向非常困难;而且A7V越壕宽度仅有2米,加上本身头重脚轻的毛病,根本就越不过4米宽的战壕,反而容易一头栽进壕沟出不来。

糟糕的机动能力让A7V被戏称为“穿越原野的乡巴佬”,加上高大的外形更是战场上最好的活靶子,反而不如英国马克型坦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瓦砾中行进的A7V-527洛蒂号,可见前部火炮

此外,由于设计不完善以及自身30吨的重量,加上仓促生产,A7V的发动机经常不堪重负抛锚,而履带、传动机构等机械部件更是故障频发。

而且早期坦克没有像样的散热排气装置,发动机的热量、噪音、尾气和火药气体导致车内环境恶劣;而为了防止吸入尾气和火药气体,所有乘员都要佩戴防毒面具,只有在安全地带才会开窗通风,更是让每一位乘员在战斗中都备受煎熬,严重影响战斗力。

当时担负训练精锐突击群任务的第5突击营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最终导致鲁登道夫再次对坦克失去兴趣。他写道:“我无法用良好一词来描述它给我留下的印象。”

其结果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在1918年3月的命令中规定: A7V的量产在完成20辆后即行终止,其余底盘可继续生产,不过用于改造变型车。这也导致量产的A7V加上一辆原型车和一辆过顶履带改装车,最终只有22辆。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A7V和乘员

不过大战已迫在眉睫,德军已经没有时间再去修改、设计、建造新的坦克了。

1918年春,德军发动“米夏埃尔”行动,对协约国发动大规模反攻。德军用A7V组建了第1、2、3分队,又用缴获的英国坦克组建了11到16分队,协同步兵作战,并于3月21日在圣康坦战区对英军发动了第一次坦克攻势。

不过这次进攻并未创造多大战果,糟糕的机械性能使得一天下来所有的A7V都要马上检修,但德军坦克的登场依旧给英军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英军士兵见到德国坦克掉头就跑,这令德军指挥官们兴奋不已。

而德军的攻势也如坦克的震撼登场一样,迅速在协约国防线上撕开口子,俘虏7万余人,缴获1100门以上的火炮,甚至还有200万瓶英国威士忌。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掉进弹坑的A7V坦克

不过德军的攻势很快遭到协约国的顽强阻击。为打开缺口,4月24日,德军调集13辆A7V投入战斗,与英军在布列东涅村附近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坦克战。最终德军以损失2辆、被击伤1辆的代价,击毁击伤英军7辆坦克,大获全胜。

而德军损失的2辆坦克并非战损,506号掉进弹坑,542号陷进沙坑。这2辆坦克德军没能收回或击毁,最终成为了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战利品。

被击伤的是德军561号,英军曾以为已经将其击毁了,但实际上在英军走后这辆坦克后来又被车组开回去了。

只是布列东涅村A7V坦克的高光表现无法掩盖德军进攻不利的事实,此时的德军已经损失了23.9万精锐士兵,而且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协约国拥有美国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物资支持。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被法军俘获的542号A7V

不甘心失败的鲁登道夫又于5月27日发动攻击。但遭到33万美军的顽强阻击,德军损失了529号坦克。

6月1日,德军再次集中坦克冲击协约国防线,但有2辆直接在出发前趴窝,攻击中又损失527号、561号、526号3辆坦克,而德军也在战斗中遭遇失利,被迫在6月3日之后进行休整。到此时为止德军总共损失了6辆A7V。

德军的“米夏埃尔”行动已经展开几个月,但依然无法快速打开局面,士气已经非常糟糕。为了能够扭转局势达成行动目标,德军还是决定不惜代价,调动48个师的兵力和所有坦克准备在马恩河地区发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7月9日,德军发动试探性进攻,但很快7辆坦克中就有2辆趴窝,剩下的5辆也未取得实质进展。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被己方误伤,后被英国击毁的528号A7V

7月15日,鲁登道夫发动总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爆发。但德军很快遭遇法军顽强抵抗和FT17轻型坦克的反冲锋,损失16.8万人,最终惨败收场,不过没有坦克损失。协约国军队损失13.9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

1918年8月8日,亚眠会战爆发,协约国出动21个师、511辆坦克猛攻德军“亚眠防线”,最终以4万多人伤亡的代价,歼灭和俘虏德军7万多人,其中8月8日一天德军就伤亡2.8万人,投降1.2万多人,损失火炮400多门,德国参谋总长鲁登道夫将8月8日称为"德军最不幸的日子"。不过德军依然没有坦克损失。

同时战场上漫山遍野的协约国赛犬坦克和FT17坦克也让鲁登道夫终于意识到:“缺乏能大量集中使用的轻型坦克是德军战败的重要原因。”可惜这个严重耽误A7V坦克研发进程、否认轻型坦克的陆军总参谋部处长还是知道的太晚了。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法国的FT轻型坦克在一战中表现出色

8月21日,协约国发起了第二次攻击;8月31日,德军坦克投入战斗,但很快563号坦克趴窝,504号和528号被己方炮兵误伤,562号被协约国飞机投掷的炸弹击伤未击毁,成为空中反坦克战术的第一个牺牲品。

1918年9月以后,西线德军持续后退,被协约国逐出了“兴登堡防线”,同时也停止了坦克生产,所有坦克被集中用作机动救火队使用。在10月11日的战斗中,德军坦克发挥出色,以损失562号、560号、503号3辆坦克的代价成功击退英军。

这也是A7V自布列东涅村战斗之后久违的胜利,德国步兵对己方坦克大为感激。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被拆解销毁的A7V

不过此时的德军已经回天乏术,局部的微小胜利无法扭转整个西线战场的崩盘,而这场战斗也成为A7V坦克最后的绝唱。

随着德国战败,1919年6月28日,交战双方签订《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装备,已经生产出的坦克、装甲车需要全部销毁。

最终所有的德国坦克难逃被销毁的下场,包括A7V坦克在内全部被拆解熔炼成为炼钢炉中的铁水,只有澳大利亚缴获的506号A7V坦克被保存至今,成为当世仅存的唯一一台A7V坦克。

德意志坦克设计的开山之作——德国A7V坦克

闪击战

总体来讲,A7V坦克并不是一款成功的产品,甚至一出生便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22辆的可怜产量在英法坦克数千辆的产量面前更是不值一提,德军希望A7V能够成为西线大反攻中主导战场的力量,最终却沦为了协约国坦克的陪衬。

不过德国A7V坦克革命性地开创了德国坦克自主研发、制造和使用的先河,宝贵的研发和使用经验让德军受益匪浅,尽管一战后德国不被允许拥有坦克,但德国人的思想理念已经因为坦克的出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为后世德国坦克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A7V坦克就是德意志铁甲先驱、德国坦克的开山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