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这首词写出了绝世的孤独,你读过吗

熊炖曾在《百年孤独》中曾读到过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关于孤独,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写过,今日熊炖想与大家分这首《小重山》,其中“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可谓是写出了绝世的孤独:

岳飞这首词写出了绝世的孤独,你读过吗

《小重山》

[宋]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是抗金名将,是民族英雄,金军中流传着一句关于岳飞的著名评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文天祥曾说道:“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这首《小重山》作于南宋绍兴七年,正当抗金前线捷报频传,凯歌高奏,士气民心大振,收复中原失地胜利在望的时刻。宋高宗赵构不顾朝野上下的反对,重用秦桧。从此秦桧独揽大权,极力推行投降卖国政策。当时岳飞反对妥协投降,他相信抗金事业能成功,但是以奸臣秦桧为首的妥协派坚决制止岳飞再与金国作战,同时广大军民抗金救国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主战派相继被排斥出朝廷,遭到贬谪、流放和编管。岳飞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阻挠,深感自己杀敌报国的理想难以实现,内心的极度苦闷,但却无可奈何!

岳飞这首词写出了绝世的孤独,你读过吗

上阕是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结拍“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以景收束上阕,映衬词人不能成眠,更见孤独之感。上阕用简洁的语言和平淡的叙述质朴地展现出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其简沽有力、朴素真切的文风,确实展现出一代英雄的真性情和其所面对的历史情景的复杂性。

下阕写他收复失地受阻,要抗金却是“知音少”,内心郁闷焦急,用了比兴手法。词人一生追求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家山松竹苍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絃弹断,又有谁来听?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岳飞这首词写出了绝世的孤独,你读过吗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寄托了岳飞的一腔愤懑和无处言说的沉痛,每每读来心中都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这首词第一次读大概是高二的时候。当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岳飞这种大气概的人写出来的!记忆中的岳飞好像一直都是铮铮铁骨,所写的诗词也应该如《满江红》一样的金戈之声,所以每当熊炖读到“帘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时,总觉得不像岳飞这般猛将所写,所以当熊炖发现这首词确确实实是岳飞所写时,和满江红对照看了看,打心里佩服岳武穆的刚柔并济。

岳飞这首词写出了绝世的孤独,你读过吗

​岳飞,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八百多年来,一直在感染和鼓舞着后来人。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岳飞已成了一面爱国统一的旗帜,廉洁奉公的楷模,蔑视权贵、伸张正义的正人,以身殉志、宁死不屈的英雄。

一腔壮志难蕴藉,请君细读小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