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水“穩中有進”

一季度結束了,央行放好多水,我們來看看戰果。

存款準備金率默默降到6%了

4月3日,央行宣佈再次定向降準1%,對象是農村銀行和省內城商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

此次降準後,超過4000家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等,存款準備金已降至6%

6%是我國曆史上最低水平,上次到這個水平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

但這只是小銀行,大型銀行與中型銀行的準備金率還是會高一些。

我國銀行執行“三檔兩優”的準備金政策。三檔,即大型銀行、中型銀行、服務縣域的銀行,準備金率由高到低。兩項優惠,一是大

型銀行中型銀行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核標準的,可享受0.5%~1.5%的準備金率優惠;二是服務縣域的銀行發放當地貸款達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時,可享受1%的準備金率優惠。

在今年1月1日那次全面降準之後,大型銀行、中型銀行、服務縣域銀行的基準準備金率分別為12.5%,10.5%和7%

3月加4月兩次定向降準,大型和中型銀行最高可以調降2%,服務縣域銀行降1%,再加上兩優惠,大型銀行、中型銀行和服務縣域銀行最低準備金率可低至9%,6%和6%

自此,銀行準備金率告別兩位數。

今年到現在,到底放了多少水?

1月全面降準放水8000億,3月定向降準放水5500億,4月定向降準放水4000億,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

1.75萬億

防疫專項再貸款3000億,普適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最近又要新增面向中小銀行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總共1.8萬億

注意,以上是都是額度,具體是否實際發生還得取決於銀行的判斷。不過央媽還是非常給力,去年降準釋放的額度(1.7萬億),今年4個月就放完了。

央行的思路很清晰:降準不降息。目的也明確:支農支小,支持受疫情衝擊企業,如外貿、服務業。存款利率是不會降了,央行多次表示1.5%的收益率是貨幣的壓艙石。

降準都是給額度,發債卻是已經打出去的真子彈。一季度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12萬億,同比增長14%。債券餘額103萬億,淨增長4萬億。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08萬億,規模已達去年的一半。

財政政策的力度目前並不明確,雖然327會議提出要“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但財政部的口徑還是“有額度有項目就抓緊用,用完再說”。赤字率,特別國債和增加專項債的具體規模都不清楚。

總體來說, 這個水量不算大,不會造成通貨膨脹。降準和提升再貸款額度傳導到實體經濟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會一下子就湧入市場。債券發行規模增速比去年有所提升,考慮到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提升的幅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此次危機對比2008年

此次危機在境外發酵之前,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沒有構成經濟威脅。但在境外發酵後,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變成了足以匹敵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與2008年一樣,世界經濟鏈條被打斷了。境外進口減少,嚴重影響我國的出口,消費也未完全恢復。市場上支出急劇收縮,中小企業驟減,現金流狀況堪憂。這就是為什麼各國都急衝衝地出臺刺激政策。

比2008年好的方面是,這次危機不是由債務問題引起的(2008年是由美國債務問題引致),所以解決起來也相對簡單,只要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到渡過難關即可。

原本以為只要一個季度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得拖到兩個季度了,這還得看境外那些豬隊友的表現。不過私以為,再怎麼豬隊友,也會怕死,二季度怎麼都結束了。按照美國現在的新增確診增速,到5月底,全國人民都能感染完了,不會再新增了。

一季度的水“穩中有進”

經濟困難會疫情結束之後持續一段時間。因為疫情時間借的錢,之後都是要還的。

想象一下,一個人本來月入一萬,每月掙多少花多少,沒有存款。忽然有半年沒了收入,靠借錢過活。半年裡花的6萬,需要他在收入恢復後,減少開支還上。只有在他還完這6萬的債之後,他才能回到原來的支出水平。

在疫情結束之後,整個經濟都需要一定的修整時間。

公號:小熊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