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瞭解真實的唐伯虎

我們影視劇中知道的唐伯虎,本名叫唐寅,伯虎是他的字,所以稱為唐伯虎,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是什麼人呢?畫家、書法家、詩人等等,簡而言之,是一位明朝實打實的文化人。唐寅是個有意思的人,從他自己取的外諸多外號可以略知一二,古代人取號,其實跟現在文人取筆名,無本質差別。

五分鐘瞭解真實的唐伯虎


文筆斐然,文號居多,展露心性

1、六如居士,六如 : 也稱六喻。佛義中夢﹑幻﹑泡﹑影﹑露﹑電。喻世事之空幻無常。居士則指不出家的信佛的人。古代文人最喜歡以某某居士,以表大隱隱於市的超然處事態度。唐寅受舞弊案受牽連,被貶為吏,後侍奉寧王,不料寧王有謀反之意,裝瘋買傻脫身返回蘇州。就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著《六如居士集》,自稱為六如居士。

2、桃花庵主,唐寅到蘇州,看上一處房子,即為桃花庵,當時身上沒錢,借朋友的錢才買下來,用兩年時間寫詩文賣錢才還清了債務,有些詩文中自稱桃花庵主。

3、魯國唐生,懷念祖先唐儉跟隨李淵起兵,被封為“莒國公”,所以唐寅也自稱“魯國唐生”。

4、逃禪仙吏,則為唐寅受到科舉舞弊案牽連後,被貶為吏,在詩文中自稱自嘲。

五分鐘瞭解真實的唐伯虎


才高八斗遭天妒,一生坎坷多磨難

由於祖上多為將為官,家中積累不薄,到了其父唐廣德,經營一家小酒館,日子倒是過得安穩。回顧往事,其父感覺愧對祖先,沒有某得一官半職,於是將希望寄託在兒子,唐寅身上,不過唐寅也不負其父所託,十六歲中蘇州府試第一入庠讀書。對於唐寅來說,本是前途一片坦途,但厄運之神抓住了唐寅,24歲那年,父親去世,不到兩年,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去世。在他正值風華正茂之年,家人相繼離世,就剩他一個孤家寡人。而且唐寅自己是個讀書人,哪裡還會經營家業,唐家迅速衰落下去了,自己也生活越加窘迫。這時唐寅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整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甚至都打算放棄科舉,所幸朋友勸住了他。

但厄運一直跟隨著他,27歲參加錄科考試,考試期間,與好友張靈到勾欄妓院喝酒放鬆,這本來是極為正常的事,卻被主考官方誌遇見,正巧方誌非常厭惡這種逛窯子的行為,正準備把唐寅除名,幸虧非常愛惜唐寅這個人才的蘇州知府曹鳳勸住,方誌不得已以最後一名錄取唐寅。次年,參加應天府的鄉試,中南直隸鄉試第一,即為解元。

五分鐘瞭解真實的唐伯虎


次年便入京應戰會試。途中結交了徐霞客的曾祖徐經,徐經是個鉅富,徐經花錢買通了主考官程敏的童子,搞到了試題。而剛好政試題出得非常冷僻,只有唐伯虎和徐經兩份卷子答得好。而程敏也知道唐寅,考後,直誇唐寅答得好,是個大才子,遭人舉報,皇帝大怒,把程敏政罷官,取消徐經和唐寅名次,由於唐寅不知情,仍然把他貶到浙江當一個小吏。自尊心極強的唐寅感到十分不公和憤懣,偷偷跑回家,拒不受任命,發誓此生再不應考出仕,後來乾脆就靠賣詩字畫為生。

五分鐘瞭解真實的唐伯虎


大不幸中卻有小確幸,終機智躲過災禍

正德年間,唐寅迫於生計,到寧王府做幕僚。沒過多久,唐寅發現了寧王想造反的形跡,失敗後,自己難免一死,為脫險,心生一計,故意裝瘋,行為乖張,披頭散髮,塗花臉,身著爛衣,專挑人多的大街,高聲賣弄,成為街霸一號。寧王知道這事後,覺得太損顏面,告示踢出唐寅。之後寧王起兵叛亂,被王陽明擊敗活捉問斬,寧王被抄家問斬。

五分鐘瞭解真實的唐伯虎


寧王之亂後,唐寅明悟了,不再狂放不羈,轉而追求內心的安定,自號六如居士,寫《百忍歌》自慰:

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將奈何?

今與汝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

朝忍,暮也忍;恥也忍,辱也忍;

苦也忍痛也忍;飢也忍,寒也忍;

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方寸之間自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