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

懂一点古董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古董行当,有一个钱币非常之稀少,那就是印有“祺祥重宝”的铜钱,“祺祥”听起来就是一个皇帝登基后的年号才对,可在中国历史上好像我们也没听过这个年号,并且这个年号离我们还不太远,他就是在清朝晚期的年号。本期我们不妨对这个年号进行探秘。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祺祥重宝古铜币

这个年号诞生之初清朝过的并不理想,当时太平天国声势一时无两,而北京和圆明园又被英法联军占据,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率领后宫以及亲信信服大臣扔下首都北京不得不逃向热河的避暑山庄,大清的江山已经到风雨飘摇的时期,那个时期只要英法联军想让清朝灭亡,在太平天国的夹攻下,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八国联军侵华图

而这对于咸丰来说不吝于一场飓风般的打击,你想,带领臣下逃跑,这在大清建立后200年来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这对于一个还比较想励精图治的皇帝来说,丢了大半的清朝基业,对他的威望、精神、乃至于身体都是巨大的摧残,果然,咸丰仅仅活到30岁,自此撒手人寰。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影视作品中的咸丰皇帝

但咸丰皇帝想的可比较深远,他只有一个幼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但清朝的皇帝太小登基总是有风险的,比如五岁继位的顺治皇帝,当时的大清其实就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他才是真正的皇帝,而另一个是七岁继位的康熙,他有四位辅政大臣,可其中就有个鳌拜。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影视剧作品中的少年康熙

与历史惊人相似的是,我们的同治也仅仅只有五岁,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选择辅政大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按照第一种顺治的情况,那就应该让人称“六爷”或“鬼子六”的恭亲王奕担任,但奕此时已经和英法联军和谈成功,联军不仅没有推翻清朝,还退出北京城,奕有了“再造社稷”的大功,声望是如日中天,所以咸丰担心他成为摄政王多尔衮第二,所以坚决的排除掉他。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影视剧作品中的恭亲王奕䜣

最后他选择了第二种康熙的模式,以两位铁帽子王怡亲王、郑亲王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而当时的大功臣恭亲王奕却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另外咸丰安排更精妙的是,咸丰将他的两个印章给了慈安、慈禧太后,这样就防止了八大顾命大臣越过皇帝直接下圣旨,毕竟作为皇帝的母亲,慈安、慈禧的利益和皇帝是一致的。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影视剧作品中的慈禧、慈安

这种安排按理来说不可谓不精妙,但死去的咸丰怎么能想到,理论上的权力毕竟是理论上的,在热河,八大顾命大臣有宫廷禁卫,太后的圣旨仅仅只能停留在纸面,而八大顾命大臣更是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基本上让两宫太后失去权力,自此,到热河来奔丧的恭亲王奕成为她们最佳的契机,一个有发圣旨的权力,一个有如日中天的声望、地位以及权力。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影视剧作品中的慈禧

果然,两方联合之下,八大顾命大臣被一一逮捕,奕也成功成为“议政王”,而慈禧太后也自此开始了垂帘听政的晚清生活,这一场政变是整个清朝极为罕见的大案,怡亲王、郑亲王赐死,其余的顾命大臣或发配或罢免,而一些皇室宗室甚至在闹市口被斩首示众,开创清朝杀宗室方式的先河。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影视剧作品中的慈禧

而我们最初讲的由八大顾命大臣拟定的“祺祥”年号也自此废除,改成了“同治”,取的就是母子共同治理的意思,咸丰皇帝的遗命也被完全推翻,这种好像又变成“顺治”模式,只有一位“议政王”,但历史更给我们开了个玩笑的是,同治皇帝竟也跟顺治皇帝一样,感染天花而亡,年轻早夭。

清朝夭折了一个年号,至今无人提及,慈禧却借此年号上位

晚清权力图

说到这里,小编想说,真正的宫廷内斗其实都是充满血腥和利益的冲撞的,他们撕扯下彼此虚伪的面具后亮出的只能是长枪,在皇权至高无上的清朝,年幼的皇帝成了唯一的合法性来源,所以即便是后来的慈禧,也不得不要有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你觉得是这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