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人算计的北宋名臣寇准


寇凖出生于961年。先世曾居太原太谷昌平乡,后移居华州下邦。寇凖出身于名门望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父亲寇湘于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980年,19岁的寇凖考中进士。宋太宗选取进士,往往到殿前的平台亲自看望提问,年纪轻的人往往不予录用。有人教寇凖增报年龄,寇凖说:“我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怎么可以欺骗陛下呢?”后来考取了,被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

989年,寇凖曾奏事殿中,大胆进谏。由于忠言逆耳,宋太宗听不进去,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转要回内宫。寇凖却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事后,宋太宗十分赞赏寇凖,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凖,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

由于敢于直言,从谏如流的宋太宗任命寇凖为左谏议大夫等职务,开始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

宋太宗一直未立皇储。宋太祖驾崩后,其子德昭未能继位,宋太宗以皇弟身分践祚,并且宋太祖之死还有“烛影斧声”之谜,也就是说宋太宗有杀兄夺位之嫌。因此宋太宗传位,就面临两个选择:立自己的儿子,还是立太祖的儿子。当时一般大臣都讳言立储一事。大臣冯拯曾上疏请立皇储,被太宗贬到岭南。从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议论此事。宋太宗便向寇凖问起应立谁为皇太子。寇凖说:“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妃、中官(宦官)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选择众望所归者立为太子。”宋太宗低头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轻声问道:“襄王怎么样?”寇凖心中暗喜,便顺水推舟地说:“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认为襄王可以,就请决定吧。”第二天,宋太宗便宣布襄王赵恒为开封尹,改封寿王,后立为皇太子。

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寇凖任尚书工部侍郎,宋真宗很早就想让寇凖做宰相,(只是)担心他性格刚直,难于独自担任。

寇凖做宰相,选拔人才不讲门第,喜欢进用出身贫寒而有真才的人。在奸臣王钦若等人攻击下,1006年寇凖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知州。

1019年,丁谓主动邀请寇凖回朝再当宰相。丁谓对寇凖先后施展了两套阴谋。起初他一心想把寇凖拉为同党。在一次宴会上,寇凖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凖擦须。寇凖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丁谓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寇凖。宋真宗得风湿病后,刘皇后参预朝政,凡事皆问丁谓。后丁诬告寇凖导致再次罢相,被逐出京城。

寇凖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一语成谶,最后卒于东南门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远离家乡万里。

寇凖再次罢相后,丁谓当了宰相,将寇凖一贬再贬。

1023年,寇凖在雷州任所忧病交加,卧倒在床。此时,他以《病中诗》为题,赋诗一首:“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九月,寇凖病故于雷州,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宋仁宗准奏。但因所拨费用有限,灵柩运至中途,钱已用完,只得寄埋巩县。1033年十一月,宋仁宗为他昭雪,归葬下邽。敕令恢复寇凖太子太傅、莱国公,赠中书令,谥号“忠愍”。


被小人算计的北宋名臣寇准


被小人算计的北宋名臣寇准

寇凖代表作:

1.咏华山/寇凖七岁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春日登楼怀旧/寇凖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旧业遥清渭:多么像遥远清澈的渭水之滨的家乡。(清渭浊泾)

3.夏日/寇凖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罢相时离京心情悠然迟钝)

4.江南春/寇凖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5.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6.柳/寇凖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网上翻译难以达诂。自悟】夜晚深绿色枝条轻抚广阔沙原(不能译为拂去柳条上的沙土。如此太牵强)柳枝另有风雅潇洒的地方,那就是密密掩映着钱塘美女苏小小的坟茔。

被小人算计的北宋名臣寇准

被小人算计的北宋名臣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